张伟婷
- 作品数:36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院药学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PLC法测定肾移植患者血浆中霉酚酸的浓度
-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建立快捷、方便、准确的霉酚酸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并研究其在中国肾移植患1者体内的多剂量药代动力学特征。
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5μm,4.6×250mm),流动相:乙...
- 叶丽卡谢志红王若伦许欣张伟婷
- 关键词:肾移植霉酚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 文献传递
- 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调查胰肾联合移植(SPKT)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SPKT且出院后接受随访的108例SPKT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SPKT术后病人SF-36中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及社会功能维度得分低于我国常模,但高于我国糖尿病肾病透析病人和国外SPKT手术病人等待者(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躯体方面回归方程的是SPKT术后时长、经济负担、照顾者(P<0.05);进入心理方面回归方程的是SPKT术后时长、经济负担(P<0.05)。结论:SPK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其生活质量受SPKT术后时长、经济负担、照顾者等因素影响,护士应基于可干预因素,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以改善SPKT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 曾丽娟张伟婷方佳丽邓绚莹金敏张婉祎李嘉莉黄丽新
- 关键词:器官移植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 改良式同侧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 2022年
- 总结23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以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31日64例接受改良新术式同侧胰肾联合移植术的受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64例患者均于术后当天血糖恢复正常水平,23例患者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其中4例单纯移植胰腺排斥,8例单纯移植肾排斥,十二指肠排斥5例,6例移植胰、移植肾、十二指肠混合排斥,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移植物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重视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快速微量血糖监测,腹泻及消化道出血、腹胀腹痛、尿色尿量的观察,动态监测肾脏及胰腺功能,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胰肾联合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
- 潘彩琴张伟婷邓绚莹金敏张婉祎
- 关键词:胰肾联合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护理
- 肾移植术后胃肠型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 2007年
- 肾移植患者因术后常规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致免疫功能低下,移植后非常容易并发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感染,其中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20%~70%,可导致移植失败,危及患者生命,但临床上肾移植后胃肠型巨细胞病毒感染病例比较少见。我院2003年3月-2005年5月共行肾移植245例,其中3例患者在移植后并发重症胃肠型CMV感染,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合理治疗,积极护理,1例主动放弃治疗后死亡,另2例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 高云张伟婷苏丽芳李洁敏金敏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肾移植术后胃肠型免疫功能低下肾移植患者CMV感染
- 骨髓BM-MSCs治疗慢性移植肾损伤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患者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安全性并分析BM-MSCs对CAN患者移植肾功能的影响以及修复移植肾损伤的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符合入组标准CAN患者11...
- 潘光辉张伟婷项鹏陈正谢斯盛马俊杰李光辉方佳丽张磊徐璐朱景辉
- 一例肾移植术后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个案护理
- 2021年
- 总结一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涵盖发病初期积极寻找病原体和控制感染的同时严格实施消毒隔离管理,对因病原菌累及皮肤所致的皮肤溃疡进行创口照护。治疗过程中积极维护肾功能,给予合理化的营养干预和指导功能锻炼。经过45天全程精细化护理,患者转归良好,顺利出院。
- 邓春惠李嘉莉张伟婷
-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肾移植护理
- 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供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提高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成功率。方法对活体供肾移植中102名供者进行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的准备,加强对并发症的精心护理。观察手术疗效、供者心理和身体的恢复情况。结果全部102例亲属活体供者左肾摘取术均成功,术后1周内血Cr、BUN均下降至正常值范围,全部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9~13天出院,正常生活。3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经对症处理及行二期清创缝合后,切口完全愈合。1例术后出现短暂的血Cr升高,最高达428μmol/l,一周后下降至108μmol/l。其余98例供者无任何相关并发症。供者术前、术后心理健康,尤其在术后无明显心理问题出现。结论亲属活体供肾摘取术成功率高,通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更能使供肾者减少相关的并发症,使身心早日康复。
- 苏丽芳张伟婷龙志玲高云邓春惠
- 关键词:肾移植活体供肾围手术期护理
-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临床系列研究
- 潘光辉陈正廖德怀谭理连张伟婷方佳丽易燕李光辉张善斌徐璐杜杨春
- 1、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技术及CTVE技术,至2008年2月共完成120例,很好显示肾动脉的起源、大小、形态、分支、变异、走行及与周围脏器的解剖关系。检测肾动脉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操作简单、无创伤性,相对减少...
- 关键词:
- 关键词: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外科并发症
- 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护理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3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总结。结果 3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 苏丽芳容超贤张伟婷张婉祎
- 关键词:活体肾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护理
- 自体骨髓MSCs联合低剂量免疫抑制剂诱导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
- 目的通过对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输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并联合低剂量FK506行免疫诱导,探讨BM-MSCs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2009.9-2012.9在我中心拟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
- 潘光辉项鹏陈正朱景辉徐璐马俊杰李光辉方佳丽张磊张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