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学峰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R和DR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活体茎突解剖学观测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及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活体茎突解剖学观测中的意义。方法210例茎突受检者CR、DR拍片后,行反转,边缘锐化,调节窗宽、窗位,放大,4种联合后处理,在显示茎突清晰的图像上分别测量茎突长度、前倾角和内倾角。结果茎突长(24.34±3.55)mm;前倾角(19.21±3.08)°;内倾角(24.16±4.28)°。左、右侧茎突长度、前倾角、内倾角度无显著差异。结论CR、DR图像联合后处理使活体茎突显示清晰,能做出更为准确、全面的观测,在茎突疾病的诊治和确定手术术式中具有指导意义。
- 赵勇李慎江朱峰刘德斌梁文杰崔学峰朱岩
- 关键词:DR图像后处理茎突解剖学
- 六氯乙烷吸入性肺损伤HRCT随访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初步探讨六氯乙烷吸入性肺损伤高分辨CT(HRCT)表现在随访中的变化。方法 8例六氯乙烷急性肺损伤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在肺损伤后3个月内多次行胸部HRCT扫描。分析其CT表现变化。结果首次CT检查(中位时间9.68 h),7例(87.5%)图像未显示异常;1例(12.5%)图像显示右肺下叶内基底段"毛玻璃"样改变。第二次CT检查(中位时间29.13 h),1例(12.5%)图像显示病变有进展;6例(75.0%)图像首次显示肺呈"毛玻璃"样改变,部分伴实变影,1例(12.5%)并发纵隔气肿;1例(12.5%)正常。第三次CT检查(中位时间53.75 h),6例图像显示病变有进展;1例患者(12.5%)图像首次显示右肺下叶内、外基底段、左肺下叶外、后基底段"毛玻璃"样改变;1例图像显示病变消失。第四次CT检查(中位时间145.10 h),6例图像显示病变基本稳定;1例图像显示病变明显吸收;1例图像显示病变消失。第五次CT检查(中位时间505.00 h),6例图像显示病变消失,1例图像显示病变明显吸收;1例图像显示病变略有吸收。结论六氯乙烷吸入性肺损伤肺部HRCT表现为如下过程:无异常→出现异常(中位时间29.13 h)→明显进展(中位时间53.75 h)→基本稳定(中位时间145.10 h)→病变吸收、消失(中位时间505.00 h)。
- 李慎江梁文杰李翠李常城刘德斌朱峰朱岩崔学峰郑立广
- 关键词:氯化物肺损伤随访
- 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半年CT随访变化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半年内CT增强随访的恰当次数。方法对24例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术后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在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行CT增强双期扫描(以3 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分别在25 s及120 s行胸部扫描。记录病灶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强化区最大单径之和、治疗后未强化区最大单径之和及治疗后空洞最大内径之和。使用均数间方差检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灶最大单径之和在治疗后1个月(3.67±1.16)cm、3个月(3.00±1.00)cm及6个月(2.87±1.13)cm与治疗前病灶最大单径之和(3.42±1.31)cm相比,无显著差异(f=1.025,P=0.391,>0.05)。治疗后1个月(0.53±0.53)cm、3个月(0.52±0.55)cm及6个月(0.67±0.81)cm之间,病灶强化区最大单径之和无显著差异(f=0.174,P=0.841,>0.05)。治疗后1个月(3.42±1.12)cm、3个月(3.00±0.89)cm及6个月(2.64±0.99)cm之间,病灶未强化区最大单径之和无显著差异(f=1.845,P=0.174,>0.05)。治疗后1个月(1.74±1.44)cm、3个月(1.26±1.29)cm及6个月(1.17±1.08)cm之间,病灶空洞最大内径之和无显著差异(f=0.695,P=0.506>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病灶强化区最大单径之和明显小于治疗前病灶最大单径之和(f=16.765,P<0.001)。结论周围型肺癌微波消融治疗后病灶大部分发生了坏死,术后半年内CT增强随访未见明显变化,建议术后半年进行一次CT随访。
- 李慎江肖湘生范丽李翠鞠广文梁文杰李常城刘德斌朱峰朱岩崔学峰郑立广
- 关键词:肺癌微波消融随访
- CT增强双期扫描在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技术在评价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52例经非手术治疗肺癌患者行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以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分别在25s及90s行胸部螺旋扫描),记录肺癌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净增值,并与文献结果对照。记录25s及90s时肺癌的强化模式。结果治疗后肺癌平扫CT值、增强后25s及90sCT值分别为(42.20±7.43)HU、(57.35±10.09)HU、(71.85±12.45)HU。平扫CT值与文献报道的未经治疗的肺癌平扫CT值(40.70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5,P=0.152(0.05)。强化净增值(29.46±10.85)HU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未经治疗肺癌的强化净增值(35.79HU)(t=4.206,P=0.001<0.05)。52例中32例90s时表现为均匀强化;32例中25s时21例表现为混杂强化,7例表现为均匀强化,2例表现为中央强化,2例表现为周边强化。结论治疗后肺癌有逐渐强化的趋势;肺癌强化净增值能反映肺癌的血供,可作为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 李慎江赵勇朱岩朱峰刘德斌梁文杰崔学峰毕文杰
- 关键词:肺癌X线计算机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