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奚少彦

作品数:13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预后
  • 5篇肿瘤
  • 5篇病理
  • 4篇受体
  • 4篇鼻咽
  • 3篇蛋白
  • 3篇预后分析
  • 3篇生长因子受体
  • 3篇临床病理
  • 3篇胶质
  • 3篇鼻咽癌
  • 3篇表皮
  • 3篇表皮生长因子
  • 3篇表皮生长因子...
  • 3篇病理学
  • 2篇血管
  • 2篇咽肿瘤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胃癌

机构

  • 13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13篇奚少彦
  • 5篇吴秋良
  • 5篇卢佳斌
  • 5篇侯景辉
  • 5篇梁建中
  • 4篇雍娟娟
  • 4篇陈忠平
  • 4篇宗永生
  • 2篇陈银生
  • 2篇高远红
  • 2篇曾敬
  • 2篇柯超
  • 2篇陈芙蓉
  • 2篇张惠忠
  • 2篇王静
  • 1篇赛克
  • 1篇杜紫明
  • 1篇常晖
  • 1篇王翦
  • 1篇冯沿芬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癌症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氧化酶-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Ki-67在鼻咽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Ki-67的表达在鼻咽癌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研究的线索。方法随机抽取86例鼻咽癌病例进行EGFR、COX-2及Ki-67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形态改变。结果 COX-2及EGFR在鼻咽癌的表达率分别为70.9%(61/86)和72.1%(62/86);且均在T分期(T1、T2、T3)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2:P=0.012,EGFR:P=0.016)。COX-2及EGFR的表达得分之间呈正相关(r=0.213,P=0.049)。COX-2与EGFR的共表达率为53.5%(46/86),在T分期中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9.801,P=0.007)。另外,Ki-67的表达在T分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OX-2与Ki-67、EGFR与Ki-67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OX-2与EGFR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和共表达与T分期相关。COX-2与EGFR的免疫表达强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在鼻咽癌发展过程的作用及其相互联系的机制值得深入研究,从而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奚少彦吴秋良宗永生梁建中雍娟娟侯景辉卢佳斌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环氧化酶-2KI-67鼻咽癌
原发性颅内DICER1突变型肉瘤7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DICER1突变型肉瘤(primary intracranial DICER1-mutant sarcom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及鉴别诊断,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方法收集2021—2023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经二代测序确诊的7例原发性颅内DICER1突变型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同期10例胶质肉瘤、4例FET::CREB颅内间叶性肿瘤、4例恶性脑膜瘤、3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例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3例滑膜肉瘤及3例横纹肌肉瘤,共30例作为对照。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10~32岁(中位年龄23岁)。组织形态多为梭形或多形肉瘤样,6例出现了嗜酸性小球结构,3例伴横纹肌或横纹肌母样细胞分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3例(3/7)灶性表达结蛋白,3例(3/7)ATRX缺失表达,4例(4/7)具有p53突变型表达模式。此外,4例(4/7)出现了SALL4的灶性或弥漫表达,而对照病例30例均未见SALL4蛋白表达。二代测序结果显示7例原发性颅内DICER1突变型肉瘤病例中均存在DICER1基因体细胞突变,其中5例DICER1基因突变位点均为p.E1813D。截至2024年5月,7例患者均存活。结论原发性颅内DICER1突变型肉瘤是一种罕见肿瘤,需要熟悉其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分子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
区丽琼奚少彦付凌怡张文光贤欣仪刘艳辉云径平曾敬胡婉明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肉瘤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46例局部复发性鼻咽癌和63例原发性鼻咽癌活检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EBERs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局部复发性鼻咽癌中p63和CK5/6的强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原发性鼻咽癌(P=0.005和P=0.026); Ki-67的强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387); 组织坏死、炎性渗出和间质促纤维增生明显; 畸形瘤巨细胞多见,癌细胞鳞状分化程度更高。5例复发性鼻咽癌细胞EBERs原位杂交和LMP-1免疫组化标记均为阴性。结论(1)局部复发性鼻咽癌有2个复发间歇高峰,即2~5年和9~11年。(2)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细胞p63和CK5/6强阳性表达率、鳞状分化程度更高,侵袭性更强。(3)10.87%(5/46)的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细胞EBERs原位杂交和LMP-1免疫组化标记均为阴性。
雍娟娟吴秋良宗永生侯景辉梁建中匡亚玲奚少彦卢佳斌
关键词:鼻咽肿瘤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
黏附G蛋白偶联受体L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黏附G蛋白偶联受体L3(ADGRL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分析工具,首先分析ADGRL3在泛癌中的表达,进而分析ADGRL3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比较ADGRL3在不同病理特征的胶质瘤间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与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随后采用DAVID数据库对STRING和GeneMANIA数据库筛选的相互作用基因与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最后采用TIMER数据库,对ADGRL3进行免疫浸润分析。结果ADGRL3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在脑低级别胶质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肿瘤,其表达水平随着脑胶质瘤级别的升高而降低。ADGRL3的表达水平与多个临床病理指标相关。在脑低级别胶质瘤中,高表达ADGRL3的患者比低表达的患者预后好(P<0.05)。然而,在胶质母细胞瘤中ADGRL3的表达水平高低与患者预后没有相关性(P>0.05)。STRING、GeneMANIA、DAVID数据库分析发现ADGRL3的互作基因与蛋白富集于信号转导、蛋白质异源二聚体活化、神经元投射等过程。在脑肿瘤中ADGRL3与CD8^(+)T细胞浸润相关。结论ADGRL3能够影响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可以作为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王曼霞许日臻胡远军奚少彦于燕姣陈芙蓉陈忠平张泽舜王静冯冰虹
关键词:胶质瘤预后生物信息学
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来源血管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与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生长需要不同微循环模式。然而,GBM中微循环模式的细节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检测了GBM的微循环模式,分析了它们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2个公认的GMB影响因子——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的80例GBM患者的临床样本。在GBM临床样本和异种移植瘤样本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分析包括内皮依赖的血管(endothelium-dependent vessel,EDV)、细胞外基质依赖的血管(extracellular matrix-dependent vessel,ECMDV)、GBM细胞来源血管(GBM cell-derived vessel,GDV)和马赛克血管(mosaic vessel,MV)在内的微循环构筑,并进行了血管密度评估和三维重建。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了MGMT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通过Sanger测序检测了IDH1/2突变。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了微循环模式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GBM临床样本和异种移植瘤样本中均观察到全部4种微循环模式。在所有组织样本中均检测到了EDV,而只在少量的组织样本中观察到了其他3种模式(ECMDV:27.5%;GDV:43.8%;MV:52.5%)。GDV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9.56个月,GDV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60个月(P=0.015)。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组中,GDV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76个月,而GDV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23个月(P=0.022)。结论GDVs可作为GBM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即使在MGMT启动子发生甲基化的患者中也具有预测价值。
梅鑫陈银生陈银生陈芙蓉陈芙蓉奚少彦张继张继柯超柯超王静
关键词:内皮细胞分化胶质母细胞瘤血管生成拟态
室管膜瘤的病理特征与临床预后分析
奚少彦陈忠平曾敬王芳
AJCC—TRG联合ypTN分期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预后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AJCC-TRG分级联合ypTN分期评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后的预后,并筛查预后最差的亚组人群。方法 2004—2012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LARC 263例,男176例,女87例,中位年龄55岁。所有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并于放疗结束后6-8周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根据第7版AJCC-TRG分级标准及ypTNM分期标准对术后组织标本重新评价。生存分析评价不同肿瘤退缩分级(TRG)联合ypTN对各项生存指标的预测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OS、DFS、LRFS及DMFS,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60.1个月,全组5年OS、DFS、LRFS和DMFS分别为80.0%、75.0%、97.0%和81.0%。不同ypT/TRG、ypN/TRG组合间的OS、DFS及DM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ypT3—T4/TRG 2—3、ypN1—N2/TRG 2—3亚组预后最差,5年OS,DFS和DMFS分别为66.9%、56.0%,52.2%、41.4%和60.9%、46.0%。结论 AJCC-TRG联合ypTN分期能更准确评估LARC预后,筛查出高危远处转移预后最差亚组人群,对指导LARC个体化术后辅助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魏嘉旺肖巍魏奚少彦常晖王俏镟李力人张惠忠曾智帆丁培荣高远红
关键词:预后
APAF-1和COX-2表达程度与局部晚期直肠癌neo—CRT后pCR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组织中APAF-1、COX.2表达程度与新辅助同期neo.CRT后pCR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2012年行neo—CRT及根治性手术的82例局部晚期直肠癌疗前癌组织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评估APAF.1、COX-2表达水平。复阅术后病理组织切片,评估放化疗后肿瘤退缩等级(0—4级,pCR为4级)。分析APAF-1、COX-2表达程度与pCR是否相关。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neo—CRT后0、1、2、3、4级分别为0、6(7%)、33(40%)、20(24%)、23(28%)例。APAF-1高表达组pCR率高于低表达组(37%:17%,P=0.047),COX-2低表达组pCR率高于高表达组(38%:15%,P=0.028)。APAF.1高表达/COX-2低表达组pCR率高于APAF-1高表达/COX-2高表达组、APAF—1低表达/COX-2低表达组、APAF—1低表达/COX-2高表达组(56%、14%、17%、15%,P=0.005)。APAF-1表达程度与pCR呈正相关(P=0.042),COX-2表达程度与pCR呈负相关(P=0.024)。结论APAF-1、COX-2表达程度与局部晚期直肠癌经neo—CRT后是否达pCR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对pCR有更高预示价值。
彭海花余昕奚少彦张天董隽游凯云蔡木炎王成涛张惠忠文碧秀高远红
关键词:新辅助放化疗
SL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膜整合蛋白SLP-2(stomatin-like protein 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胃癌手术标本19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中SLP-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胃癌组织中SLP-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3.2%(120/190)。SLP-2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和远处转移均无关(P>0.05);(2)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LP-2阳性表达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LP-2的表达、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TNM分期、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均影响胃癌预后;多因素分析表明,只有肿瘤直径和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1)SLP-2在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2)SLP-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胃癌的预后,其过度表达提示胃癌预后差。
颜淑梅吴秋良奚少彦梁建中张玉冯沿芬侯景辉卢佳斌黄春雨杜紫明周志伟
关键词:胃肿瘤预后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胃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为分子靶点指导胃癌患者临床用药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的方法检测103例胃癌患者HER2及VEGF的状态,同时联合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HER2的状态,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胃癌中HER2扩增率约为11%(11/103),在阳性病例中IHC与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 situ hydridization,FISH)方法的符合率为90%,具有相关性(P<0.01);②HER2的扩增与胃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与否及Lauren分型相关(P<0.05);③胃癌中VEGF表达阳性率约为24%(25/103),VEGF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Lauren分型相关(P<0.05);④HER2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 HER2、VEGF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特别是分化较好的胃管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及VEGF在胃癌(特别是肠型胃癌)中的表达对了解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和贝伐单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吴晓陈蕾庄轶轩陈炯玉洪超群奚少彦张灏
关键词:胃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