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干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人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在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人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在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取血清标本和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咽拭子标本中EV71特异性核酸以及肠道病毒(EV)通用型核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EV71 IgM抗体。结果本组52例患者入院第1d经检测EV71 IgM抗体阳性率为56.4%,第2d累计阳性率为59.3%,第3~4d为78.5%,第5-6d为92.4%。EV71特异性核酸阳性率为74.2%,肠道病毒(EV)通用型核酸阳性率为79.4%,EV71 IgM抗体阳性率要显著高于EV71特异性核酸阳性率,P〈0.05;EV71 IgM抗体阳性率与肠道病毒(EV)通用型核酸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在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手足口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唐干平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惠州市新生儿PKU、CH、G6PD缺陷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了解惠州市新生儿PKU、CH、G6PD缺陷的发病率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情况。方法:对惠州市2004年度新生儿筛查资料及惠州市各区人口出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H的发病率是4/3157,G6PD缺陷的发病率是415/12629,PKU的检出率是1/12629;惠州市的新生儿总筛查率是27.60%。结论:新生儿筛查是早期发现PKU、CH、G6PD缺陷患儿,使其得到早期诊治,避免发生体格和智能发育障碍的有效手段,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高利洁 许国庆 唐干平关键词:新生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苯丙酮尿症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450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孕早期中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孕中期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孕妇,研究其胎儿NT值与染色体核型及妊娠结果的关系。结果 450例病例检出异常核型20例,检出率4.44%;其中NT≤2.5 mm 342例,检出异常核型2例,检出率0.59%。胎儿NT≥2.5 mm 108例,异常核型18例,占16.7%,其中74例3.5 mm≥NT≥2.5mm的胎儿检出染色体异常5例,检出率为6.7%;34例NT≥3.5 mm的胎儿检出染色体异常13例,检出率为38.2%,两组异常核型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NT增厚是孕早期中期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敏感而有效的超声指标,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作为胎儿NT≥3.5 mm孕妇重要的产前诊断方法。 朱素优 曾育英 黄秋媚 唐干平关键词: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 羊水 染色体核型分析 探讨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在产前诊断及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病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2020年 目的探究产前诊断及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病因检测中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的应用效果,另分析产前诊断及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时期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方法共计抽取1058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其中使用B超引导进行产前诊断的患者236例,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患者822例,患者均于2015年12月-2019年11月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分组对比患者检测结果。结果绒毛细胞长期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绒毛培养的成功率与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中的成功率相比较高,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率与产前检查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的培养时间分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细胞长期培养在临床中的应用可以作为产前诊断以及流产诊断的标志,临床诊断中需要确保检验标本的新鲜度以及无菌性,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绒毛细胞培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基础。 唐干平 朱素优 曾育英关键词:产前诊断 未婚未产女性GyneFixIN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16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 探讨未婚未产女性吉妮环取出困难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4mg,术中运用异丙酚无痛取环。采用回顾性分析其取器困难的原因,以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16例均顺利取出,宫口未见节育环尾丝。术中出血量少于10ml。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未婚未产女性应尽量避免采用节育环避孕,且尾丝不宜过短。积极治疗妇科炎症是预防节育环取出困难得重要措施。 韩玉梅 唐干平关键词:宫内节育器 取环术 惠州市惠城区妇科门诊病人中HPv亚型感染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调查常规门诊病人中21种HPV亚型感染发病率,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扩增快速杂交法。结果在1908名门诊病人中共检出HPV阳性的有338例,其中高危型196例(占57.99%),高危型中16型52例(占15.38%),其次58型45例(占13.31%),52型39例(占11.54%);低危型31例(占9.17%),其中6型18例,11型11例,同时感染2个及以上亚型的74例(占21.89%)。感染率高的依次为16型、58型、52型。结论HPv感染在人群中的分布以高危型为多,各年龄段感染率无明显的差异,混合型感染者以年轻女性为多。 曾育英 唐干平 钟继生 朱素优 欧阳丽莹关键词:门诊病人 染色体多态性与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多态性与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 540例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患者,同时以至少一胎足月分娩的无异常生育史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及核型分析。结果在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组中,染色体多态性检出182例,发生率为11.82%;对照组染色体多态性检出10例,发生率为1.67%。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组中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染色体多态性与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予以重视。 曾育英 朱素优 张荣 唐干平关键词:染色体多态性 不孕不育 自然流产 惠州地区299例孕妇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2013年 目的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重要性,防止染色体病缺陷患儿的出生,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素质。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4月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遗传咨询符合介入性产前诊断条件的孕16-24周301例孕妇在B超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15-20ml进行培养,通过制片、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301例羊水培养成功299例,成功率为99.34%,检出数目及结构异常11例,阳性率为3.65%。其中,21-三体7例,18-三体2例,罗伯逊易位1例,5号短臂缺失1例,其它多态性13例。结论产前诊断是优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指征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行羊水细胞培养及核型分析,可有效防止染色体病患儿的出生,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在目前仍然是产前诊断中安全、可靠的方法。 曾育英 朱素优 唐干平 张荣关键词:产前诊断 羊水细胞培养 核型分析 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患者染色体多态性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遗传咨询门诊中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患者染色体多态性的情况。方法:对817例不孕不育及有自然流产史患者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必要时行C显带或N显带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817例就诊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85例,阳性率为10.40%,其中不孕不育患者381例,检出染色体多态38例,多态检出率10.00%;自然流产史436例,检出多态47例,多态检出率10.78%。涉及的染色体包括D/G组随体增加、1号及16号次缢痕、9号倒位、Y染色体长度异染质区变化。结论:染色体多态性与不孕不育和自然流产有一定的相关性。 曾育英 朱素优 唐干平 刘芳关键词:染色体 多态性 不孕不育 自然流产 惠州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二周年情况报告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了解惠州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筛查率,了解筛查病种的发病率。方法统计惠州地区三区三县近二年来的人口出生数及筛查婴儿数;对三区三县部分医院出生72h且喂奶6次以上的婴儿采集外周血滤纸标本,用荧光分析法分别做G-6-PD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的筛查。结果惠州地区近二年来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筛查率为38%;G-6-PD缺乏的发病率为5.33%;CH的发病率为1/2811;PKU的发病率为1/12651。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能够早期发现患儿,使得患儿得以及时治疗,从而减少残疾儿的发生。是提高人中素质的重要措施。 唐干平 林芸 曾育英 朱素优 周莹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苯丙酮尿症 G-6-PD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