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忠清

作品数:58 被引量:326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手术
  • 17篇外科
  • 17篇颅内
  • 14篇动脉瘤
  • 14篇颅咽管瘤
  • 12篇血管
  • 12篇手术治疗
  • 12篇外科手术
  • 11篇动脉
  • 10篇切除
  • 10篇颅内动脉
  • 10篇颅内动脉瘤
  • 8篇斜颈
  • 8篇痉挛
  • 8篇痉挛性
  • 7篇痉挛性斜颈
  • 6篇入路
  • 6篇手术切除
  • 6篇术后
  • 6篇显微外科

机构

  • 42篇北京三博脑科...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惠安县医院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58篇周忠清
  • 58篇石祥恩
  • 37篇张永力
  • 37篇孙玉明
  • 33篇钱海
  • 27篇吴斌
  • 22篇范涛
  • 19篇刘方军
  • 14篇李志强
  • 13篇王计强
  • 4篇刘波
  • 4篇梁冶矢
  • 3篇林达
  • 2篇王维兴
  • 1篇柳成荫
  • 1篇刘进良
  • 1篇高树梓
  • 1篇张亚卓
  • 1篇刘荣
  • 1篇杨扬

传媒

  • 14篇中国微侵袭神...
  • 12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北京医学会神...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咽管瘤手术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附58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1对象与方法2004年6月~2006年7月,我科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58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晨起采空腹血,测定血清皮质醇(Cor)。
孙玉明周忠清王计强石祥恩吴斌
关键词:颅咽管瘤激素神经外科手术
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5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55岁,平均47岁.其中动脉瘤破裂出血4例,1例表现为后枕部阵发性头痛.所有患者均采用远外侧入路,翻开皮肌瓣后,先于枕部肌群内分离枕动脉,开颅后显露同侧小脑后下动脉尾襻,并于此处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重建小脑后下动脉血流,再行动脉瘤孤立术或切除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5例患者术后1例无神经功能缺失;3例有后组脑神经功能障碍;1例出现颅内血肿,二次手术后并发对侧肢体偏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检查,吻合口通畅,动脉瘤不显影.随访2~29个月,平均18个月,4例预后良好,1例对侧肢体轻偏瘫.结论 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搭桥+动脉瘤孤立或切除术是治疗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汤志伟石祥恩张永力周忠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外科手术
后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后循环动脉瘤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纳入42例共44个后循环动脉瘤,包括基底动脉动脉瘤26例(27个)、椎动脉动脉瘤16例(17个)。其中15例分别行颈外动脉大脑后动脉P2段(4例)、颈内动脉大脑后动脉P2段(2例)、颌内动脉大脑后动脉P2段(2例)、椎动脉颅内外段(2例)、枕动脉小脑后下小动脉(5例)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余27例行单纯动脉瘤夹闭术。结果经随访共37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4例、基底动脉主干动脉瘤3例、椎动脉动脉瘤9例、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5例、大脑后动脉P1~P2段交界处动脉瘤4例、小脑上动脉动脉瘤1例和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1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活动能力,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性神经功能障碍,恢复良好率达88.09%。其余5例患者,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术后出现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生活不能自理;2例(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主干动脉瘤)因术后发生脑干缺血,围手术期死亡;2例(椎动脉动脉瘤)复发患者经再次治疗康复。结论对于不宜直接行手术夹闭的后循环动脉瘤,为了避免因夹闭动脉瘤和延长临时阻断载瘤动脉时间而发生术后脑缺血事件,可选择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以避免动脉瘤夹闭术带来的危险。
石祥恩张永力吴斌周忠清孙玉明刘方军钱海范涛李志强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重建术椎动脉基底动脉
颅咽管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的变化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手术前及手术后内分泌激素的变化,为颅咽管瘤手术后激素替代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科2001年6月~2002年12月共手术切除颅咽管瘤40例,其中15例为再次手术。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分别采静脉血,测定T3、T4、TSH、ADH、ACTH水平,记录手术前后24h尿量,测尿比重、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尿崩的出现率(分别为95%和95%)显著高于术前(分别为70%和57.5%);术后血浆ACTH水平(15.60±1.91)pg/ml,显著低于术前的(23.97±2.69)pg/ml。手术前、手术后血浆ADH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2.49±0.30)pg/ml和(2.80±0.29)pg/ml。结论颅咽管瘤手术后内分泌功能紊乱是常见的合并症;颅咽管瘤手术后除需常规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外,还应补充甲状腺素。
周忠清石祥恩刘波张永力
关键词:颅咽管瘤手术前内分泌激素甲状腺功能
痉挛性斜颈的手术治疗
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ST)又称颈肌张力障碍(cervical dystonia,CD)是一种累及颈部区域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颈肌阵发性的不自主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发性倾斜。...
周忠清石祥恩吴斌范涛钱海孙玉明
关键词:痉挛性斜颈神经根切断术
氟西汀在痉挛性斜颈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氟西汀在痉挛性斜颈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痉挛性斜颈患者,5例术前即给予口服氟西汀20mg/d,1例在术后6d起给予相同剂量氟西汀。全部病例维持用药3个月,之后逐渐减量至停药。术后1周和1个月分别评估患者疗效。结果6例患者中,1例患者1周/1个月疗效判定结果有差异(良好/优秀),但不确定为氟西汀的作用;另外5例患者1周,1个月疗效判定结果无差异,3例始终为优秀,1例始终为良好,1例始终为一般。结论氟西汀对痉挛性斜颈的治疗作用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尚不能作为痉挛性斜颈的单一治疗手段。
钱海周忠清石祥恩
关键词:斜颈氟西汀心理因素
手术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正>硬脑膜动静脉瘘是指发生在硬脑膜组织中的动静脉异常交通。临床治疗以血管内栓塞和结扎供血动脉为主,但由于硬脑膜动静脉瘘供血动脉和瘘口关系复杂,临床治疗困难,治疗后极易复发。最近2年来,我们手术切除5例复杂硬脑膜动静脉瘘...
吴斌张永力周忠清石祥恩范涛刘特莉
文献传递
桡动脉移植颌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9
2010年
颌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缺血的临床文献鲜有报道,近期我们成功完成1例桡动脉移植颌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现报告如下。
周忠清石祥恩张永力王计强刘方军孙玉明钱海
关键词:动脉搭桥术颌内动脉大脑文献复习动脉闭塞性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9
2005年
目的 研究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过去6 年内的991 例开颅手术,总结分析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抗生素治疗方案。结果 颅内感染率为3.7%,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仅为5.4%;幕下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率为13.5%,幕上开颅手术后的颅内感染率为2 9%(P=0 000);显微手术的颅内感染率为5.1%,非显微手术的颅内感染率为2.0%(P= 0.011);急诊开颅手术颅内感染率为2.7%,而择期开颅手术的颅内感染率为4.0%(P=0.544)。结论 显微手术和幕下开颅手术是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颅内感染的经验性治疗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要结合各单位的抗生素的耐药状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周忠清郑今兰张劲松刘荣石祥恩
关键词:开颅手术显微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附11例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手术切除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11例。病变位于中脑2例,脑桥8例,延髓1例。结果病灶镜下均全切除,病理证实均为海绵状血管瘤。随访1~36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例,无明显变化3例,遗留吞咽困难1例,面瘫及肢体活动障碍加重2例;病灶均无复发。结论选择正确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李志强石祥恩吴斌张永力范涛周忠清孙玉明
关键词:血管瘤海绵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外科手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