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俊

作品数:33 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2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土壤
  • 6篇
  • 5篇植物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亚高山
  • 4篇养分
  • 4篇生物地球
  • 4篇生物地球化学
  • 3篇植被
  • 3篇微生物
  • 3篇冰川
  • 3篇冰川退缩
  • 2篇地带性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有效磷
  • 2篇植被带
  • 2篇生物有效
  • 2篇生物有效磷
  • 2篇湿地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成...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岭南师范学院

作者

  • 33篇周俊
  • 21篇吴艳宏
  • 16篇邴海健
  • 4篇邓伟
  • 4篇罗辑
  • 4篇王吉鹏
  • 4篇孙守琴
  • 3篇孙宏洋
  • 3篇王金牛
  • 3篇刘伟龙
  • 3篇梁建宏
  • 3篇祝贺
  • 2篇盖艾鸿
  • 2篇王根绪
  • 2篇吴彦
  • 2篇余东
  • 2篇何晓丽
  • 2篇李睿
  • 1篇周俊
  • 1篇宋雪茜

传媒

  • 5篇山地学报
  • 3篇草业科学
  • 2篇土壤学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适用于寒区贫瘠环境下提升土体基质肥力的微生物菌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寒区贫瘠环境下提升土体基质肥力的微生物菌肥,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菌糠28‑32份、谷糠13‑17份、微生物菌剂3‑5份、钾长石3‑5份、磷灰石0.8‑1.1份、角闪石4‑6份;所述微生物菌剂由埃...
孙宏洋吴艳宏周俊邴海健
文献传递
贡嘎山地区地表水化学特征及水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22
2016年
在系统采集贡嘎山地表水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Gibbs图和阴阳离子三角图,分析了贡嘎山地区地表水化学主离子(K^+、Na^+、Ca^(2+)、Mg^(2+)、CO_3^(2-)、HCO_3^-、Cl^-、SO_4^(2-)),)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重金属元素(Cu、Cd、Pb、Zn)和营养元素(N、P)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对贡嘎山地区地表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贡嘎山地区总溶解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TDS)质量浓度均值为103.22 mg·L^(-1),为低矿化度水,全流域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型为主.全区水化学主离子主要来自碳酸盐岩风化,但大气降水对东部地区河流的化学离子来源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区地表水中重金属元素和营养元素的质量浓度总体较低,且东部明显高于西部.贡嘎山地区地表水水质总体优良,并呈现西部优质,东部良好的空间分布特征,该特征主要受自然因素控制,但东南坡的部分水体已受到人类影响.
何晓丽吴艳宏周俊邴海健
关键词:地表水水化学特征水质评价
植物养分捕获策略随成土年龄的变化及生态学意义被引量:3
2021年
自然成土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与植被原生演替常同时发生。随成土年龄变化的植物养分捕获策略(NASs)对植物竞争能力和演替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将植物NASs划分为细根、微生物、特殊根系、食虫和寄生策略等5个类型;发现植物NASs的多样性随成土年龄的增加呈哑铃型变化模式;特殊根系策略对植物捕获养分的作用在成土中期最小、后期最大,细根和微生物策略的作用随成土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分析了成土过程中NASs对植物种间关系影响的变化,发现NASs对成土早期植物的促进作用和中期的竞争关系具有重要影响,而成土后期多样和互补的NASs对植被群落的稳定共存及多样性的形成具有影响;提出应进一步探究成土过程中土壤养分与植物NASs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开展更多研究以阐明NASs对植被原生演替、物种多样性形成和成土过程的贡献与机理。
李孝龙周俊彭飞钟宏韬Hans LAMBERS
关键词:根系性状生物多样性成土作用
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总结了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养分水平和生物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发现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健康多个指标的影响存在较大争议;分析了现有土壤健康评价方法在果园土壤健康评价中的适宜性,发现由于缺乏合适的评价方法,目前尚无法定量评价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健康整体水平的影响;提出应构建适用于不同果树品种的土壤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合理的指标体系应包含的5类核心指标:1)土壤结构和酸碱度;2)土壤养分的最低和最高含量以及大、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均衡性;3)土壤重金属含量;4)土壤生物调控的养分供给能力;5)抑制土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建议开展更多研究揭示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健康的作用机理,为研发适宜不同果园土壤的生草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刘静李孝龙明月欣余东孙宏洋周俊
关键词:果园生草土壤有机碳土壤酶活性土传病害
贡嘎山海螺沟水化学主离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5
2012年
在系统采集贡嘎山海螺沟水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Gibbs图、阴阳离子三角图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水化学主离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2+和HCO3-分别平均占阳、阴离子总量的78.63%和67.28%;源头区总溶解固体含量(TDS)与雨水的含量相当,全流域TDS平均值为128.36 mg/L;海螺沟流域水化学类型为Ca2+—HCO3-。在源头区,由于冰雪融水对径流量补给量较大,大气降水的输入作用对源头区水体化学离子的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从全流域看,岩石的化学风化是海螺沟水化学主离子来源的主要控制因素,蒸发-结晶和大气降水的作用影响较小。而碳酸盐岩的风化则是海螺沟流域岩石风化的主要类型。
周俊吴艳宏
关键词:水化学类型化学风化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山区人口密度修正——以岷江上游为例被引量:25
2015年
山区人口承载能力评价是山区国土空间管理的基础之一,而准确的人口密度数据是正确评价人口承载能力的基础。传统的人口密度算法并未考虑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分布带来的影响,不能客观反映山区人口聚集程度。引入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因子,选择岷江上游作为研究区,首先运用GIS技术提取地形起伏度,再运用SPSS软件对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县域不同地形起伏度与海拔人居适宜标准,剔除阈值以外不适宜人口聚居的面积,对人口密度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人口分布受地形起伏度的影响显著,二者的对数曲线拟合度为0.89,汶川县、茂县、理县、黑水县与松潘县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分别为:0.841、0.773、0.643、0.696和0.730;2应用地形起伏度对岷江上游人口密度修正,为真实反映山区人口密度提供了新的考量依据,剔除了人口密度空间噪音,5县地形起伏度与海拔适宜标准分别为:汶川3.2°和3 693 m,茂县4°和4 033 m,理县4.3°和3 790 m,黑水4.4°和3 853 m、松潘4.2°和3 966 m;地形起伏度高值区面积越大,修正前后的人口密度偏差越大,地形起伏度较大的理县和黑水县修正后的人口密度分别提高了7.8倍和5.6倍;地形起伏度较低的汶川县与茂县修正后人口密度仅分别提高2.3倍与2.4倍;3岷江上游人口潜在压力大,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汶川和茂县采取重点集约发展战略,理县和黑水县采取适度开发战略,松潘县应采取恢复与保护生态策略。
刘颖邓伟宋雪茜周俊
关键词:人口密度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岷江上游
一种提高被剥离耕作层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被剥离耕作层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的方法,先优化被剥离耕作层土壤堆体表面的坡度,随后种植两种及以上具有固定氮、活化土壤磷和产生高生物量的草本植物,布设喷灌设施、定期浇水、碎草还田、快速腐殖化处理。根据不同...
周俊孙宏洋谢俊志李俊焦帆
淋溶过程对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碳、氮海拔分布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为揭示淋溶过程在山地养分循环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贡嘎山东坡海拔2600~3200 m针叶林土壤碳(C)、氮(N)的海拔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海拔4个样点的针叶林土壤C、N含量及碳氮比(C/N),并结合其他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探讨了淋溶过程对土壤C、N海拔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分解强烈的凋落物层(O H层)的C、N含量和碳氮比(C/N)随海拔升高有降低趋势。由于凋落物碳(C lit)含量分别与O H层C、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O H层C、N海拔分布特征主要由C lit输入量控制。与O H层相比,矿质土层(A、B和C层)中C、N含量及C/N并未发现明显的梯度变化趋势。A层C、N含量在2781 m样点较低,而B和C层C、N含量均在2781 m样点最高。天然降雨中C、N含量明显低于壤中流中C、N含量,展现了淋溶作用对C、N空间分布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淋溶过程对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土壤C、N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何晓丽吴艳宏周俊马婷婷
关键词:亚高山
一种简易的分光光度计吸吐式比色皿
本实用新型比色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简易的分光光度计吸吐式比色皿,包括比色皿本体,所述的比色皿本体的腔体分别连接压吸气管、进液管、排液管,所述的压吸气管、进液管分别安装在比色皿本体上部两侧,所述的排液管下端伸入到比色皿本...
孙宏洋吴艳宏周俊邴海健
文献传递
岷江源区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土壤无机磷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2023年
土壤无机磷是高寒生态系统有效磷的重要来源,研究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无机磷组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刻理解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研究采用Tiessen修订的Hedley磷素分级法,分析了岷江源区卡卡山和斗鸡台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不同深度土壤(0-15和15-30 cm)无机磷组分的季节动态(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末期)和空间赋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土壤无机磷的含量受到生长期、植被类型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斗鸡台土壤活性无机磷(NaHCO_(3)-Pi)含量在生长季初期最低;卡卡山草甸(56.0 mg·kg^(-1))、树种线(68.4 mg·kg^(-1))和密闭森林(65.7 mg·kg^(-1))土壤活性无机磷含量在生长季末期最高(P<0.05);两处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中等活性无机磷(NaOH-Pi)含量在生长季末期均达到最高值(P<0.05)。2)密闭森林样带的土壤无机磷主要形态是活性无机磷,HCl-Pi是树种线样带土壤无机磷的主要形态,中等活性无机磷和残留无机磷(Residual-P)是草甸区土壤无机磷的主要形态。3)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水量、酸碱度以及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与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显著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植被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与无机磷组分的变化显著相关。
石钰琛宋怡珂周俊盖艾鸿石凝孙建王金牛吴彦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