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开录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数学模型
  • 3篇登革热
  • 2篇严重急性
  • 2篇严重急性呼吸
  • 2篇严重急性呼吸...
  • 2篇伊蚊
  • 2篇综合征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呼吸系
  • 2篇呼吸系统综合...
  • 2篇急性呼吸
  • 2篇埃及伊蚊
  • 2篇SARS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数学
  • 1篇丝虫
  • 1篇丝虫病
  • 1篇疟疾

机构

  • 6篇海南师范大学
  • 3篇海南省疾病预...
  • 3篇万宁市卫生防...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海南省卫生防...
  • 2篇海南省热带病...

作者

  • 6篇吴开录
  • 5篇陈文江
  • 4篇吴开琛
  • 3篇李才旭
  • 3篇林明和
  • 1篇赵治国
  • 1篇赵志国

传媒

  • 6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运用数学模型探讨SARS聚集性传播的机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索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SARS)在家庭内和医院内聚集性传播和产生“超级传播事件”的机制。 方法 运用SARS传播数学模型 ,根据两个主要参数—接触率和感染效率的变动 ,估算SARS在小人群中的传播 ,以及加强防护措施对控制医院内传播的作用。 结果 定量地给出了家庭内和医院内聚集性传播所需的接触率和感染效率的条件 ,从理论上揭示了家庭内和医院内聚集性传播的机制 ;通过加强对病人 (包括疑似病例 )的隔离治疗和医护人员的防护降低接触率和感染效率 ,可以有效防止聚集性传播 ;防护措施必须使感染效率下降 85 %以上 ,才能使医院内传播的基本繁殖率降至临界值以下。 结论 SARS病毒较强的传播性和致病力导致较高的感染效率 ,以及家属和医护人员与病人不可避免的密切接触 ,和某些特殊的环境条件下被大大地提高的接触率 ,是造成家庭内、医院内和公共交通工具内聚集性传播进而产生“超级传播事件”的主要因素。
陈文江吴开琛吴开录林明和李才旭
关键词:数学模型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疾病数学模型和传播动力学研究的流行病学意义被引量:16
2006年
本文就我国多年来对疾病传播数学模型和疾病传播动力学研究和应用的经验,结合我国疾病防治的实践,简要地论述疾病传播数学模型和疾病传播动力学的功能,疾病传播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理论指标,如疾病传播速率、疾病的基本繁殖率和疾病的传播阈值、疾病传播的平衡状态及其流行病学意义,以及数学模型和传播动力学对于设计和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指导作用,目的在于促进我国理论流行病学的研究和应用,以利于我国流行病学和防治工作水平的提高。
吴开琛吴开录
关键词:数学模型
登革热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Ⅰ)——兼评Newton的登革热传播模型被引量:11
2001年
80年代海南省曾两次发生大规模的登革热暴发流行。为了深入研究登革热的流行规律和评价不同防治措施的效应,我们在分析登革热疾病生态学、制定传播流程图和重新给出蚊虫出生率、死亡率定义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登革热的确定性微分方程模型。并以海南省两个登革热流行的现场资料检验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显示观察值与预测值之间有很好的吻合。表明模型很好地反映了登革热的流行规律及各流行病学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将我们的模型与Newton的登革热模型作了深入、详细的分析比较。
吴开录吴开琛陈文江赵治国
关键词:登革热数学模型埃及伊蚊流行病学
SARS传播数学模型与流行趋势预测研究被引量:25
2003年
目的 为进一步探索SARS的传播和流行规律及其与防治措施的关系 ,并为此提供数学工具 ; 方法 通过数学和传播动力学的方法 ,建立数学模型 ,与广东省和北京市部分实际资料进行拟合和模拟预测 ; 结果 建立了适用于SARS模拟和预测的确定性微分方程模型 ,提出了SARS传播阈值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在传播速率 ,传播阈值与两地流行过程及其与防治措施之间的关系上取得了较好的拟合 ; 结论 预测广东省和北京市SARS的流行将于 6月上旬或中旬基本结束 ,这是由于防治措施已使传播速率和基本繁殖率下降至临界值以下的必然结果 ,提示在保持一定的控制措施和使传播速率降至一定水平的情况下 ,SARS的流行是可以防止和控制的。
吴开琛吴开录陈文江林明和李才旭
关键词:SARS数学模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登革热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Ⅱ)──利用数学模型评价不同措施对登革热的防治效应被引量:6
2001年
利用我们建立的登革热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对5种不同的防治措施和不同时间采取措施控制登革热流行的效应进行了模拟评价,结果显示,室内滞留喷洒对控制登革热的流行最为有效;清除革生场所有一定效果,但视清除孳生场所的程度而定;而同时采用清除孳生场所和使用蚊帐防护的措施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费用可能较低;超低容量喷洒效果较差。模拟结果表明,同一种措施,即使只提前10天实施,效果也好得多。模拟还表明,在人群中,如果70%以上的人具有特异性允疫力,即可有效地阻止同型登革病毒的输入和流行。上述模拟结果将为现场流行病学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显示了疾病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
陈文江吴开琛吴开录赵志国
关键词:登革热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埃及伊蚊
登革热、疟疾和丝虫病蚊媒的传播动力学比较及其与防治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登革热、疟疾和丝虫病三种蚊传疾病在传播动力学上的差异及其与防治效应的关系。方法 通过数学模型 ,对三种疾病的传播动力学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 登革热的传播速率 (即媒介能量 )和流行速率最高 ,但传播潜能 (即基本繁殖率 )较低 ,维持最低传播所需的叮人率 (即临界叮人率 )也较高 ,提示通过降低蚊群数量即有可能较容易地达到控制传播的目的 ;疟疾的传播和流行速率略低于登革热 ,但传播潜能比登革热高得多 ,临界叮人率也很低 ,表明疟疾不但容易引发地方性流行和暴发性流行 ,而且较难以控制和消灭 ,必须采取严密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丝虫病的传播速率和流行速率非常慢 ,传播潜能也非常低 ,提示有可能通过单一的控制传染源措施 ,容易地控制甚至阻断其传播。结论 三种蚊传疾病在传播动力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
陈文江吴开琛李才旭林明和吴开录
关键词:登革热疟疾丝虫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