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慢性鼻窦炎与中性粒细胞的关系研究进展
- 2024年
- 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种以上呼吸道局部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CR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各种炎症细胞的浸润,欧洲人种多为嗜酸性细胞浸润的T2型炎症,亚洲人种则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导的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T1/T3型炎症。中性粒细胞在CRS的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会影响不同药物对CRS的治疗效果,这类CRS患者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较为敏感,而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较差。
- 王飞刘庆华吴丽华黄少鹏陈洁
-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
- 地塞米松对兔急性肺损伤心肌的损伤作用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内毒素(ET)致急性肺损伤(ALI)兔心肌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日本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ET组(B组)和ET致伤+地塞米松干预组(C组),每组8只。除了A组以外,B组、C组均从颈静脉给予ET(700μg/kg),C组在给予ET前予地塞米松5 mg/kg。分别于0 h、0.5 h、1 h、2 h、4 h观察动脉血气变化。4 h后处死动物,取肺、心脏组织观察光镜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检测心脏中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变化。结果 B组动物血氧饱和度在0.5 h明显下降(265.4±70.2)mm Hg,肺组织明显渗出,水肿液形成,透明膜形成,肺间质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贴壁。心肌组织细胞肿胀,心肌结构排列紊乱,局灶可见心肌细胞坏死。与A组比较,B组心组织中的H-FABP明显降低[(302.0±89.1)vs(132.6±46.9),P<0.01]。与B组比较,C组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心肌中的H-FABP明显高于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36.0±88.1)vs(132.6±46.9),P<0.05],心肌损伤较损伤组明显轻。结论 ET所致ALI的心肌损伤作用可能与H-FABP的减少有关,使用地塞米松能增加H-FABP的含量,减轻肺损伤时的心肌受损作用。
- 翁翠莲翁翠莲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地塞米松
- 急性肺损伤ACE变化及地塞米松的拮抗作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内毒素(ET)所致急性肺损伤(ALI)中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为临床ALI的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3个月龄雄性白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ET组(B组),地塞米松+ET组(C组)。用静脉注射ET 700μg·kg^(-1)方法制作ALI模型,C组在ET注射前给予地塞米松(5 mg·kg^(-1))干预,在实验0、0.5、1、2、4 h行血氧饱和度(Pa O_2/Fi O_2)和血清ACE检测。结果:B组Pa O_2/Fi O_2在0.5 h降至最低为(265.4±70.2)mm Hg,随后逐渐升高,血清ACE活性在0.5 h升高至(68.39±6.29)u·m L^(-1),在1 h达到峰值(80.13±12.97)u·m L^(-1),2 h开始逐渐下降。C组Pa O_2/Fi O_2也呈现下降趋势,血清ACE活性呈现升高趋势,与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可通过对血清ACE活性的抑制,对ET所致ALI产生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 翁翠莲翁翠莲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内毒素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地塞米松
- 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嗅上皮中IGF-1R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R,IGF-1R)和Ki-67在嗅黏膜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取32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失嗅组,11例单纯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IGF-1R和Ki-67在两组嗅黏膜表达的分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嗅黏膜Ki-67和IGF-1R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嗅黏膜的再生能力明显减弱,与IGF-1R减少有关。
- 刘庆华李志春
- 关键词:KI-67鼻窦炎嗅上皮嗅觉障碍
-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行鼻内镜手术的CRSwNP患者43例,根据术前T&T嗅觉识别阈值分为嗅觉丧失组(24例)与嗅觉减退组(19例),对可能影响CRSwNP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Lund-Mackey评分、嗅裂前区评分(anterior olfactory cleft score,AOCS)、嗅裂后区评分、上鼻甲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数、上鼻甲黏膜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阳性细胞数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AOCS是CRSwNP患者嗅觉障碍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上鼻甲黏膜OMP阳性细胞数越多,CRSwNP患者嗅觉障碍加重的风险越小。结论AOCS、上鼻甲黏膜OMP阳性细胞数与CRSwNP患者嗅觉障碍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王彦黄少鹏郑昊刘庆华游立圣叶青
-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嗅觉障碍
- 急性肺损伤MMP-2mRNA变化及地塞米松的保护作用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内毒素(ET)致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对其水平的影响。 方法 24只3个月龄日本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A组),ET损伤组(B组),地塞米松预处理+ET损伤组(C组)。B组静脉注射ET 700 μg/kg以复制ALI模型,C组在ET静脉注射前给予5 mg/kg地塞米松进行预处理,监测氧合指数(PaO2/FiO2)、肺组织中MMP-2 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B组PaO2/FiO2于实验0.5 h降至最低(265.4±70.2) mm Hg,随后出现升高;肺水含量(0.813±0.009)%与肺组织MMP-2 mRNA表达(0.941±0.019)与A组[(0.787±0.005)%,0.608±0.015]比较明显增加(P〈0.01);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出现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C组PaO2/FiO2未见明显下降;肺组织肺水含量(0.788±0.012)%与MMP-2 mRNA表达(0.654±0.013)较B组明显减少(P〈0.01);肺组织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较B组轻。 结论 地塞米松可以通过抑制肺组织中MMP-2 mRNA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对ET致ALI产生保护作用。
- 翁翠莲刘庆华林兴盛石松长
- 关键词:地塞米松
- 难治性鼻出血鼻内镜下出血点的寻找和处理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及鼻内镜下止血方法。方法对26例经规范的鼻腔填塞未能控制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应用鼻内镜检查出血部位,并局部电凝止血处理。结果鼻内镜下发现出血部位依次为:嗅裂鼻中隔部10例(38.5%)、下鼻道顶部7例(26.9%)、中鼻道6例(23.1%)及部位不明者3例(11.5%),经鼻内镜下探查及电凝止血,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鼻内镜下出血点电凝术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 刘庆华李瑞玉
- 关键词:鼻出血电凝术鼻内镜
- 慢性鼻窦炎中的鼻腔分泌物IFN-γ、IL-5和IL-17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对比慢性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及鼻腔结构异常者鼻腔分泌物中肿瘤坏死因子(IFN-γ)、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方法选取鼻科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 NP)患者22例作为CRSw NP组,将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 NP)患者14例作为CRSs NP组,将因鼻腔结构异常、非手术治疗无效需入院手术治疗的患者1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取3组鼻腔分泌物,检测并比较IFN-γ、IL-5和IL-17的水平。结果 CRSs NP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CRSw NP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RSw N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IL-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w NP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CRSs NP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RSs NP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N-γ可能参与CRSs NP的发病过程,IL-17可能参与CRSw NP发病过程,中国人的鼻息肉发病炎性因子可能与西方人不同。
- 刘庆华李瑞玉
- 关键词:鼻息肉
- 慢性鼻—鼻窦炎嗅觉障碍嗅上皮中FGF2、IGF-1R和Ki-67的表达
- 目的:本实验通过探讨慢性鼻窦炎致嗅觉障碍患者嗅上皮的结构,以及探讨成纤维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F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insulin-like growth...
- 刘庆华
- 关键词:鼻窦炎嗅上皮嗅感觉神经元嗅觉障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KI-67
- 文献传递
- 嗅感觉神经元的再生调控及与嗅觉障碍的关系被引量:3
- 2006年
- 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在嗅觉中有重要的作用,且能够不断更新。ORNs的干细胞存在于嗅上皮的球形基底细胞中,ORNs的前体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ORNs产生的重要调控点。而对ORNs的调控分子信号主要为两个多肽类生长因子的超家族,这些分子信号对ORNs的再生和保持嗅上皮中适当数量的ORNs都有重要作用。了解ORNs再生的调控机制,研究促进ORNs的再生,可为治疗嗅觉障碍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
- 刘庆华李志春
- 关键词:嗅觉受体神经元嗅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