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宪军

作品数:17 被引量:63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基因
  • 4篇甲状腺
  • 4篇D2-40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突变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3篇免疫
  • 3篇基因突变
  • 2篇蛋白
  • 2篇真菌性
  • 2篇真菌性鼻窦炎
  • 2篇乳头状癌
  • 2篇切片
  • 2篇腺肿瘤
  • 2篇免疫组化
  • 2篇甲状腺乳头状...

机构

  • 17篇吉林市中心医...
  • 2篇延边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刘宪军
  • 10篇陈萍
  • 9篇巩雷
  • 4篇韩影
  • 3篇谢江
  • 3篇朴颖实
  • 3篇张伟东
  • 2篇张玉华
  • 2篇李弘
  • 2篇徐林娜
  • 2篇李红
  • 2篇李传甲
  • 2篇周艳萍
  • 2篇程薇
  • 1篇刘红刚
  • 1篇李桂兰
  • 1篇张卫东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DR(P-gP)、GST-л及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治疗强调围绕手术进行放疗、化疗、激素治疗、生物治疗等多手段治疗,提倡个性化治疗,其中化疗占重要地位,而肿瘤细胞对化学药物治疗产生耐药性是肿瘤治疗不能取得治愈性疗效的主要原因。许多学者致力于乳腺癌的多药耐药性研究,试...
陈萍张玉华朴颖实韩影张伟东李弘巩雷刘宪军谢江
关键词:乳腺癌C-ERBB-2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bax、bcl-2、CD44v6、nm23表达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bax、bcl 2、CD4 4、nm2 3基因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对 6 4例膀胱TCC及 2 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bax、bcl 2、CD4 4v6、nm2 3进行检测。结果  6 4例膀胱TCC中bax阳性率为 17 2 % (11/6 4 ) ,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为 90 0 % (18/ 2 0 ) (P <0 0 5 )。膀胱TCC中bcl 2阳性表达率为 82 8% (5 3/ 6 4 ) ,正常膀胱黏膜为 2 0 0 %(4 / 2 0 ) (P <0 0 5 )。bax、bcl 2阳性率随组织学分级的提高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在无浸润及有深层浸润的膀胱TCC中 ,bax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6 3%、2 0 0 % (P >0 0 5 ) ,bcl 2则分别为 83 7%、80 0 % (P >0 0 5 ) ;在无复发转移及有复发转移的膀胱TCC中 ,bax阳性率分别为 16 1%、2 5 0 % (P >0 0 5 ) ,bcl 2分别为 82 1%、87 5 % (P >0 0 5 )。 6 4例膀胱TCC中CD4 4v6阳性表达率为 5 0 0 % (32 / 6 4 ) ,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为 5 0 % (1/ 2 0 ) (P <0 0 5 )。nm2 3在膀胱TCC中的阳性率为 76 6 % (4 9/ 6 4 ) ,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为 2 0 0 % (4 / 2 0 ) (P <0 0 5 )。CD4 4v6阳性率Ⅰ、Ⅱ级与Ⅲ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nm2 3阳性率Ⅰ级与Ⅱ、Ⅲ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张玉华陈萍朴颖实韩影李弘张伟东刘宪军巩雷谢江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BAXBEL-2CD44V6NM23
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乳腺癌中HER-2基因状态与p53、Ki-67、TOPOⅡ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HER-2基因状态和p53、Ki-67、TOPOⅡ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以及HER-2基因扩增与HER-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运用FISH和IHC技术分别检测172例浸润性乳腺癌中HER-2基因状态及HER-2、p53、Ki-67、TOPOⅡ蛋白表达情况,分析HER-2基因状态与其相互的关系。结果:172例浸润性乳腺癌中HER-2基因扩增与p53、Ki-67、TOPO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为43.6%(75/172),HER-2基因扩增与HER-2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HER-2基因状态和p53、Ki-67、TOPOⅡ蛋白表达可为浸润性乳腺癌的预后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巩雷陈萍程薇刘宪军刘学鑫
关键词:乳腺癌HER-2P53KI-67
胃血管球瘤一例
2010年
患者,女,49岁.于2009年12月28日在体检时发现"胃部肿物"入院.既往无任何病史.腹部彩超检查:胃小弯角切迹、胰头前上方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腹部CT和MRI:胃窦部幽门前区占位,考虑间质瘤可能性大.胃镜检查:胃窦黏膜橘红色,不光滑,局部点片状充血较明显,幽门前区前壁小弯侧见一2.8 cm×3 cm广基黏膜隆起,表面见一小片充血、糜烂,胃蠕动良好,考虑为胃间质瘤.临床初步诊断为胃间质瘤,行胃大部切除手术.
陈萍徐林娜巩雷刘宪军
关键词:胃血管球瘤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胃间质瘤幽门前区腹部CT胃窦黏膜
肺癌组织中p53和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检测220例肺癌组织中p53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和47.2%。p53和VEGF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浸润和pTNM分期有关,P<0.05(P值分别为0.028、0.003和0.014),p53与原发肿瘤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P值分别为0.004和0.034),VEGF则与原发肿瘤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P值分别为0.798和0.686)。结论 p53和VEGF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以作为肺癌生物学水平的检测指标。
刘宪军李传甲李桂兰
关键词:肺肿瘤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突变与相关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BRAF基因突变和D2-40、CK19、cyclinD 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63例PTC和34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情况;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D2-40,CK19,cyclinD 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BRAF基因突变率和D2-40、CK19和cyclinD 1蛋白阳性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显著高于乳头状增生组(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BRAF基因突变率和D2-40、cyclinD 1蛋白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K19蛋白阳性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BRAF基因突变和D2-40、CK19,cyclinD 1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同时可作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巩雷陈萍刘宪军刘学鑫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D2-40CK19
D2-40,CK19,galectin-3,VEGF和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2-40,CK19,galectin-3,VEGF和EGF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2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织中D2-40,CK1 9,galectin-3,VEGF和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 D2-4 0,CK1 9,galectin-3,VEGF和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织(P<0.05);D2-40,VEGF,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K19,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2-40,CK19,galectin-3,VEGF及EGFR的检测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2-40,VEGF和EGFR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对预测淋巴结的转移与否可能有帮助。
巩雷陈萍刘宪军韩影周艳萍张卫东李红李传甲谢江
关键词:D2-40CK19GALECTIN-3VEGFEGFR
超声波在骨组织及骨髓活检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观察超声波在骨组织及骨髓活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超声波作用下稀硝酸水浴加热后脱钙。结果脱钙充分,快速,保存了骨组织细胞病变的基本结构,时间短,效果好,可以进行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于对骨疾病及骨髓病变的正确诊断。结论此种脱钙方法适宜标本量不大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方法简单,容易掌握,解决了骨组织病理制片难题。
刘宪军
关键词:超声波脱钙切片
病理制片质量控制的常见差错及应对措施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当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需要进行病理诊断,同时病理诊断也是尸体解剖、司法鉴定最具权威的手段,因此,病理诊断被冠以金色招牌,而组织制片的质量又是临床病理诊断和司法病理诊断的基础,临床病理医生及司法鉴定专家极其重视组织切片的质量,一组优秀的切片可以准确完整地反映疾病的病情、性质、预后并可为司法鉴定提供证据,因此质量好的病理切片是临床诊断及司法鉴定的基础。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常规病理制片中常易出现的问题,对实际工作的影响加以探讨,以期不断提高切片质量,从而保证准确、完整的临床病理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刘宪军
关键词:病理技术
黏蛋白5B在鉴别真菌性鼻窦炎组织中曲霉菌和毛霉菌的意义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黏蛋白抗体在真菌性鼻窦炎活检组织中的曲霉菌和毛霉菌鉴别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2001—2006年间66例真菌性鼻窦炎活检标本存档蜡块,其中真菌球29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12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24例,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1例;确认曲霉菌属44例(烟曲霉菌31例,黄曲霉菌7例,土曲霉菌6例),毛霉科真菌22例(毛霉菌14例,根霉菌8例)。用黏蛋白(MUC)2、MUC5AC和MUC5B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真菌,并与过碘酸-雪夫(PAS)和Grocott环六亚甲基四胺银(GMS)特殊染色结果进行对比。结果MUC5B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烟曲霉菌、黄曲霉菌和土曲霉菌总阳性率为90.9%,毛霉菌和根霉菌总阳性率为4.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UC2和MUC5AC均为阴性;PAS和GMS染色上述真菌均为阳性。结论MUC5B抗体可作为检测组织内真菌的有效指标,应用MUC5B抗体可以对真菌性鼻窦炎中曲霉菌属和毛霉科真菌进行鉴别。
朴颖实刘红刚刘宪军
关键词:黏蛋白类鼻窦炎曲霉菌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