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玉珍

作品数:34 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手术
  • 7篇止血
  • 7篇止血带
  • 7篇气囊止血
  • 7篇气囊止血带
  • 5篇护理
  • 4篇下肢
  • 3篇术后
  • 3篇下肢手术
  • 3篇充气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压疮
  • 2篇引流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上肢
  • 2篇上肢手术
  • 2篇手术室
  • 2篇气管

机构

  • 31篇粤北人民医院
  • 2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3篇何玉珍
  • 9篇李清梅
  • 9篇邹金英
  • 7篇蔡志敏
  • 7篇贝抗胜
  • 5篇冯晓英
  • 2篇邹丽霞
  • 2篇杨少峰
  • 2篇黄燕虹
  • 2篇张苑榆
  • 2篇吴强
  • 2篇黄志红
  • 2篇万震威
  • 2篇张孟贤
  • 2篇温伟英
  • 2篇罗冠雏
  • 2篇肖雨雄
  • 2篇王韶莉
  • 2篇张少云
  • 2篇宁雪莲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护理研究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国设备工程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究式学习模式在新毕业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新毕业护士进行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新入职大专学历护士10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观察组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运用探究式学习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培训后对培训的满意度、情景个案分析考核结果、评判性思维测试结果,分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两组护士培训后对培训的满意度、情景个案分析考核、评判性思维测试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可提高新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提升护士对患者入院评估、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及护理查房等方面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新毕业护士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评判性思维。
何玉珍周玲娟赖丽萍黄碧珍冯晓英温伟英郭湘云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新护士评判性思维
基于赋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4例青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赋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疾病进展恐惧心理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的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的FoP-Q-SF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赋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邓清桂陈大琼何玉珍曾继红陈俊斌王定佑梁丽
132例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
2003年
目的 针对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时容易忽略的护理问题和危险因素 ,探讨手术的配合要点。方法  1)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尽量减轻患儿的哭闹和心理创伤 ,提供适宜的手术环境温度并常规监测术中体温等措施 ,以提高患儿的手术适应能力 ;2 )充分认识手术中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 ,制定相应的对策 ;3 )准备合适的手术器械 ,给手术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 ,调节手术室光线等使手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结果  13 2例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12 7例顺利取出异物 ,5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 ,其中 3例心肺脑复苏成功 ,2例心肺复苏后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护士必须熟悉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及麻醉手术的配合要求 ,了解幼儿病理生理变化与成年人的差别和术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 。
李清梅何玉珍李丽华
关键词: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护理配合支气管镜
肢体气囊止血带个体充气压力值的临床研究
李清梅贝抗胜邹金英何玉珍蔡志敏杨少峰钟永善韩淑瑾饶一珍
该成果适用于肢体手术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的设定。为使肢体手术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个体化,检测健康人不同周径肢体的动脉血流在气囊止血带下阻断的充气压力,制定以肢体周径(cm)作为个体充气压力值(kPa)。临床应用1020例,...
关键词:
关键词:肢体手术气囊止血带
下肢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个体充气压力研究
使用气囊止血带创造无血术野是临床手术时常用的方法。而止血带是具有损伤性的器械,充气压力适宜与否,直接影响着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因此,在手术期间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的选择问题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大课题。医学专著和护理学...
李清梅贝抗胜邹金英何玉珍
文献传递
下肢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个体充气压力研究
使用气囊止血带创造无血术是临床手术时常用的方法.在手术期间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的选择问题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大课题.本文在健康志愿者血流动力学检测的基础上,比较了下肢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时两种不同压力的止血效果和止血带副损...
李清梅贝抗胜邹金英何玉珍
关键词:下肢手术气囊止血手术室护理血流动力学
文献传递
一种研药注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药注射装置,包括壳体、控制模块、研磨模块、搅拌模块和注射模块,研磨模块包括研磨室、上挤压机构和下顶持机构,研磨室上下贯通,底端处于搅拌模块,上挤压机构设于研磨室内顶端,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升降装置及上...
高美仙聂莉莉何玉珍罗健玲果基木果叶芳兰
4例门诊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配合被引量:2
2018年
总结4例门诊突发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急救配合经验。早期识别与呼救、早期基础心肺复苏、早期心脏电击除颤、早期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这4环相扣的"生存链"条,是抢救本组患者中最为重要的措施之一;在场群体广泛参与,创造条件实施基础生命支持的同时尽快实施高级生命支持,是本组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健。
李清梅黄洪才何玉珍关金娣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脏骤停急救配合门诊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①目的 探讨术前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在麻醉诱导后 1小时内快速输注超出传统认为的生理需要量的液体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②方法  2 2例ASAⅠ、Ⅱ级患者在腰硬联合麻或硬膜外麻 +气管内吸入异氟醚。麻醉成功后 ,快速静脉输注 70 6代血浆2 0mL/(kg·h)。监测SP、MVP、DP、CAP、Hb、Hct、pH、PaO2 、SaO2 ,并进行稀释前、后与术毕、术后第 1天比较分析。③结果 SP、MVP、DP、CAP均比稀释前升高 ,而只有稀释后SP、CVP有意义 (P <0 .0 5) ;Hb、Hct各时段始终低于稀释前 (P <0 .0 1 ) ,然而PaO2 /FiO2 >30 0 ,SaO2 保持 97%以上。④结论 在麻醉扩张血管的情况下 ,快速输入 70 6代血浆 2 0mL/(kg·h)是安全的。
邹金英蔡志敏何玉珍饶一珍黄文庆
关键词:血液稀释706代血浆血液动力学
自制负压引流联合新型水胶敷料治疗重度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 探讨自制负压引流联合新型水胶敷料(安普贴)对重度压力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8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在院的重度压力性损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制负压引流联合安普贴治疗,对照组A单纯采用安普贴治疗,对照组B单纯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3组重度压力性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A、对照组B的创伤愈合时间分别为(24.10±2.12)、(33.26±1.71)、(27.87±1.95)d,换药次数分别为(5.52±0.96)、(35.84±1.81)、(7.23±1.09)次,换药费用分别为(629.95±28.10)、(1354.29±301.63)、(10825.38±1678.21)元,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961、5017.527、1029.377,均PP〈0.01),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均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结论 自制负压引流联合安普贴治疗重度压力性损伤能明显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胡碧花何玉珍李慧危香莲黄志红吴强罗冠雏
关键词:安普贴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