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立军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腺
  • 2篇肿瘤
  • 2篇腺肿瘤
  • 2篇甲状腺
  • 1篇多西他赛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甲旁亢
  • 1篇妊娠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鼠肺
  • 1篇清扫术

机构

  • 5篇泰山医学院
  • 1篇聊城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任立军
  • 4篇郭峰
  • 4篇孙清慧
  • 3篇张成雷
  • 2篇刘辉
  • 1篇赵红
  • 1篇杨延芳

传媒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西他赛、环磷酰胺与多西他赛、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环磷酰胺(DC方案)与多西他赛、吡柔比星(DT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麦默通穿刺确诊局部晚期乳腺癌可手术患者73例,随机分为DC组(35例),DT组(38例),分别给予DC方案,DT方案化疗3个周期,DC组35例,DT组38例化疗结束2周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DC组,DT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TNM分变化、术后并发症及化疗前后ER、PR、HER2变化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比较DT组优于D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均较新辅助化疗前降低(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均为阴性患者对化疗敏感,DT方案对于HER2高表达患者疗更敏感。结论DT及DC新辅助化疗方案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均有效,DT方案优于DC方案。
郭峰刘辉张成雷任立军孙清慧
关键词: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环磷酰胺吡柔比星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0年
目的 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SAP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插管胰胆管注射5%的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复制大鼠SAP模型,各组大鼠分别于建模后3h、6 h、12h剖杀,检测血清淀粉酶、肺含水量、肺组织中TNF-α、LIF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组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均低于模型组(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肺含水量减少(P〈0.05),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肺组织中未见明显的LIF基因表达,建摸后3h、6 h、12h治疗组TNF-α、LIF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SAP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张成雷孙清慧任立军郭峰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TNF-ΑLIF
妊娠相关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
2008年
目的研究妊娠相关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妊娠相关乳腺癌患者20例,其中5例妊娠早期患者终止妊娠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8例妊娠中、晚期患者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待分娩后行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7例哺乳期患者确诊后立即停止哺乳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结果终止妊娠、哺乳期和继续妊娠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0%、57%、62%。5年总生存率为60%。结论妊娠相关乳腺癌误诊率高,应采用个体化治疗,其5年生存率与非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相似。
孙清慧郭峰任立军赵红刘辉
关键词:妊娠乳腺肿瘤预后
原发性甲亢合并原发性甲旁亢1例
2009年
孙清慧任立军郭峰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例报告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1
2011年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9月至2009年9月期间收治的22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32例,次全切除术189例。术后病理学诊断单侧甲状腺癌202例(91.40%),双侧甲状腺癌19例(8.60%)。甲状腺的原发肿瘤直径0.2~8.0Cm,平均3.5cm。有包膜侵犯50例;多灶性33例。每侧颈清扫淋巴结数目i0~24个,平均14.3个。颈部淋巴结转移总发生率为37.56%(83/221),中央组(Ⅵ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3.94%(75/221),颈深组(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8.10%(40/221)。当肿瘤直径〉1.0cm、肿瘤突破甲状腺包膜、多发灶或年龄〉45岁时Ⅵ区及Ⅱ+Ⅲ+Ⅳ区的同侧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的淋巴结转移为Ⅵ区淋巴结,其次为Ⅱ+Ⅲ+Ⅳ区淋巴结,初次手术应常规清扫Ⅵ区淋巴结,当肿块直径〉1.0cm、癌肿突破甲状腺包膜时或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应清扫Ⅱ+Ⅲ+Ⅳ区淋巴结。
任立军杨延芳张成雷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颈淋巴结清扫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