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学教研室 作品数:11 被引量:9 H指数:2 相关作者: 张丽丽 刘洪超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军事 历史地理 更多>>
全世界最早的病毒研究机构——弗里德里希·勒夫勒研究院 2014年 弗里德里希·勒夫勒研究院(Friedrich-Loeffler-Institut,FLI)由弗里德里希·勒夫勒于1910年创建,是全世界最早开展病毒研究的机构。FLI的使命是关注家畜卫生,研究人畜共患疾病。其主要职能除了研制口蹄疫病、经典猪瘟等动物疾病的一些疫苗外,还为传染性疾病做诊断。FLI在德国6个地方设有10个分支机构,总部设在Riems岛,岛上设有4个研究所;Jena设有2个研究所;Brunswick有1个研究所;Mariensee有1个研究所;Celle有1个研究所;Wusterhausen有1个研究所。FLI的标志人物是弗里德里希·勒夫勒,他是德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卫生学家、病毒学建立者之一,开辟了免疫学,尤其是白喉的治疗等。 杨威 张丽丽 李志平关键词:病毒研究 雷氏德医学研究院的毒气研究工作 1867年英国基督徒、建筑工程师亨利·雷氏德来到中国,不久成为上海的富豪。他生前立下遗嘱,将其遗产用于发展上海的教育卫生事业,因此成立了"雷氏德基金会"。在此基金会的资助下,雷氏德医学研究院于1932年建立,1957年该... 杨威 李志平关键词:毒气战 阿尔茨海默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现 被引量:4 2014年 1864年,阿尔茨海默出生于德国。1887年,阿尔茨海默在维尔茨堡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88年,阿尔茨海默来到法兰克福精神病院,并在此工作了14年。其间,阿尔茨海默与弗朗茨·尼氏合作出版了6卷本《大脑皮层的组织学与组织病理学》。1903年,阿尔茨海默来到慕尼黑大学精神病系工作,并于1904年发表了博士后论文《进行性麻痹组织学研究的鉴别诊断》。1912年,阿尔茨海默应邀前往布雷斯劳大学任教。在前往布雷斯劳大学的途中,阿尔茨海默患病,于1915年逝世。1906年,阿尔茨海默利用显微镜研究患者奥古斯特的脑组织标本,发现大量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同年11月,阿尔茨海默在图宾根举办的第37届德国西南精神病学年会上报告了奥古斯特的病历,但没有引起关注。1910年,克雷佩林在第8版《精神病学》中将奥古斯特所患疾病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因此为世人所知。 张丽丽 李志平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科学 精神病学 对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影响重大的几位科学家 2016年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最早名为"太平洋大学医学部",是由埃利亚·斯塞缪尔·库珀( Elias Samuel Cooper)1858年创建. 1882年11月9日完成重建,更名为"库珀医学院",以表示对创建者的纪念.1912年7月1 日,库珀医学院并入斯坦福大学,正式成立斯坦福大学医学院[1].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早期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后,一些重要科学家加入后,才开始快速发展. 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在每年8月发布的美国大学排名(即US-NEWS排名)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一直名列前茅,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优秀科学家的工作密不可分. 刘洪超 张艳荣关键词:科学家 ELIAS 医学部 政府与科学发展间的关系:巴斯德及巴斯德研究所的历史启示 2009年 巴斯德是法国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是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奠基人之一。巴斯德研究所是一个世界顶级的公益性私人科研机构。通过回顾巴斯德及巴斯德研究所的历史,对"政府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杨威 李志平关键词:历史启示 日本731部队细菌战及人体实验研究报告概要解读 被引量:1 2016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6年1月19日-1948年11月12日,美国主导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然而在中国东北进行了大量细菌战及人体实验研究的日本731部队的罪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审判。 张艳荣 杨微 李志平关键词:细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审判 远离历史视野的谢和平(R.H.P.Sia) 被引量:2 2016年 R.H.P.Sia是参与肺炎球菌转化研究的学者之一,该研究对于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此后诸多参与DNA研究的学者都成为知名学者,但关于R.H.P.Sia在史料和相关研究中却鲜有发现。根据一些散在的、极为稀少的资料对R.H.P.Sia进行还原,确认R.H.P.Sia为北京协和医学院谢和平(Richard Ho-Ping Sia),认为其远离历史视野原因包括淹没在黄金时代的浪潮里;华人同行中的"小人物";受限于时代发展的大环境;失去学术道路的引领者;失落于历史研究的选择性。 张艳荣 李志平关键词:生命科学史 脑内GPS的研究与发现 2023年 20世纪以来,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进展, 科学家们发现了脑内GPS, 揭示了大脑空间认知的机制。脑内GPS的发现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1971年, 约翰·奥基夫发现了大脑海马体内的位置细胞, 为脑内GPS研究的开始;1980年, 詹姆斯·兰克发现了大脑内侧内嗅皮层的头部方向细胞, 脑内GPS的研究取得了突破;2005年, 莫泽夫妇发现了网格细胞, 标志着脑内GPS研究的成熟。脑内GPS的发现不仅揭示了大脑在细胞层面的空间认知功能, 还为研究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陈甜甜 李志平老年痴呆:从古典时期的疯狂到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2 2018年 西方医学对老年痴呆认识的历史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对意识障碍与老龄期必然相关的认知、法国哲学家福柯所谓的"古典时期"的疯狂与理性的对峙、精神病学的诞生和近代分类医学体系中的老年痴呆以及19世纪末阿尔茨海默病命名及现代研究。在该疾病的认知史上,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能科学地认识它,甚至是对该种病患加以道德评判或人格歧视。在这样一种境况下,相对于理性的非理性对待其实才是"疯狂"。直到21世纪的今天,在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上依然存在未解之谜,需要以理性态度去对待。 辛凤迪 张艳荣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痴呆 疯狂 精神错乱 从仙人掌到麦司卡林:致幻剂的发现史 2017年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致幻剂的特殊位置不仅在文化艺术上有深刻体现,而且在早期宗教活动中也有着独特的影响。人类使用有致幻作用的植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对于致幻植物的有效成分却知之甚少。直到1897年,德国化学家亚瑟.赫夫特(AahurHeffter,1860--1925)分离出了世界上第1种致幻剂“麦司卡林”,才开启了致幻剂的科学研究时代。笔者讲述并分析从仙人掌中发现并成功分离麦司卡林的历史过程,以期为致幻剂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历史借鉴。 薄翔文 李志平关键词:仙人掌 发现史 人类历史 致幻植物 文化艺术 宗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