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 作品数:125 被引量:403H指数:10
- 相关作者:毛爱丽孟丽娜赵青郭进修王胜利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比较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常压引流和负压引流的效果。方法 87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4例)与B组(43例)。两组均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A组行负压引流,B组行常压引流,比较两组术后失血总量、手术前后2 d血红蛋白含量差值、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术后不同时间伤口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失血总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2 d血红蛋白含量差值与术前Harri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Harris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 h、24 h、48 h引流量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负压引流与常压引流相比失血量与引流量均更少,Harris评分升高幅度更大,为伤口引流理想方式,具有较大应用与推广价值。
- 杨广杰卜一多周炳康陈有肖亮郭庆功
- 关键词:引流负压出血
- 脊柱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护理
- 目的 随着城市日星月异的飞速发展,外伤性脊柱骨折日益增多,而严重的脊柱骨折往往伤情较重且较复杂,较常合并脊髓损伤造成瘫痪,可使病人丧失部分或全部下肢功能。因病情较重,病程长,还可继发其他合并症,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
- 杜娟
- 关键词:外伤性截瘫护理锻炼康复
- 骨科小儿患者的护理体会
- 目的总结骨科小儿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5年上半年36例骨科小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精心的照顾和积极的护理治疗,36例小儿患者均治愈出院,小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十分满意。
- 戚静静
- 关键词:骨科小儿患者护理
- 美容缝合与金属皮钉在TKA切口闭合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连续皮内缝合结合组织胶水(美容缝合)与金属皮钉在全膝关节置换(TKA)切口闭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 月至2018年1 月在我科接受TKA手术的38 例患者(26 例单膝、12 例双膝,共50例膝)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9人.将连续皮内缝合结合组织胶水设为实验组,金属皮钉设为对照组.记录各组中每例切口的缝合时间、术后换药次数、术后住院时间、VAS 疼痛评分、Hollander切口愈合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虽然实验组切口的闭合时间较长,但其术后换药次数少、住院时间短、Hollander评分高.结论连续皮内缝合结合组织胶水可安全应用于TKA切口的闭合,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 陈有王永胜刘敏杨广杰周炳康郭庆功冯世庆
- 关键词:美容缝合
- 雷公藤红素对类风湿关节炎小鼠骨侵蚀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CSL)在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CIA)小鼠骨侵蚀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DBA/1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CIA小鼠模型)和实验组(腹腔注射2 mg·kg^(-1)CSL的CIA小鼠)。统计各组小鼠的关节炎指数评分,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评估滑膜炎浸润及骨侵蚀情况,用TRAP染色检测骨组织破骨细胞(OC)数量。从小鼠股骨中分离诱导破骨细胞前体细胞(osteoclast precursors cells,OCPs),采用M-CSF+RNAKL诱导OC分化,分为OCPs组、诱导分化组和CSL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含有0.1,0.25,0.5μmol·L^(-1)CSL的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OCPs的凋亡率;用TRAP染色观察OC数量;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Fas/FasL死亡受体途径相关蛋白Fas、FasL、cleaved-caspase-8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果CSL能够缓解CIA小鼠的关节炎症,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和骨侵蚀,减少OC的数量。OCPs组、诱导分化组和CSL低、中、高剂量组中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2±0.24)%,(7.98±0.94)%,(8.41±0.84)%,(8.87±0.95)%,(12.57±1.53)%,OC细胞数分别为(0.8±0.7),(84.8±8.9),(70.0±6.6),(46.5±8.2),(32.5±4.6)个。与OCPs组相比,诱导分化组中细胞凋亡率和OC细胞增多(P<0.05)。与诱导分化组相比,CSL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升高,而OC细胞数量减少(P<0.05)。CSL高剂量组中Fas、FasL、cleaved-caspase-8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诱导分化组(P<0.05)。结论CSL能够有效缓解CIA小鼠的骨侵蚀作用,其机制可能是CSL激活Fas/FasL死亡受体途径诱导OCPs的凋亡并抑制OC分化,抑制骨破坏的发生。
- 周伟刘志刚宋卫中
- 关键词:雷公藤红素破骨细胞骨侵蚀
- 腰椎椎管狭窄并发马尾神经冗余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
- 2023年
- 目的分析腰椎椎管狭窄并发马尾神经冗余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马尾神经冗余征发生的风险模型。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25例50岁以上、结合门诊体检及MRI检查诊断为腰椎椎管狭窄患者。其中106例患者的腰椎椎管狭窄伴马尾神经冗余(试验组),119例患者的腰椎椎管狭窄不伴马尾神经冗余(对照组)。对患者基本特征资料及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马尾神经冗余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椎间孔、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对RNRs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性别、年龄、病史、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腰椎高度、椎间孔和侧隐窝是否狭窄与马尾神经冗余的形成有关(P均<0.05);BMI、腰椎前凸角度、最狭窄处所处位置和狭窄类型与马尾神经冗余的形成不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椎管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椎间孔狭窄与马尾神经冗余的形成相关(P均<0.05)。风险预测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 P=11.937+1.107×椎间孔-0.138×矢状径-0.159×横径-0.046×节段长度。ROC曲线分析发现,椎间孔、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联合预测马尾神经冗余征形成的AUC为0.779,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95%CI为0.719~0.840,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77%。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均<0.05)。结论椎管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和腰椎椎间孔狭窄是腰椎椎管狭窄并发马尾神经冗余征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椎管矢状径、横径、腰椎节段长度越短、椎间孔狭窄越明显,腰椎椎管狭窄患者越容易出现马尾神经冗余征。
- 邢可刘怡张梦瑶郭庆功
-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MRI
- 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某院收治的44例腰椎滑脱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均择期行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00%,术中、术后住院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ODI评分均较术前提升(P<0.05);随访结束时植骨融合成功率为97.73%。结论:腰椎滑脱合并骨质疏松症采用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治疗的价值较高。
- 肖亮王胜利周炳康杨广杰郭庆功
- 关键词:椎间融合腰椎滑脱骨质疏松症
- 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老年脊柱椎间失稳症
- 目的:探索针对老年人脊柱椎间失稳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的一种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有效稳定脊柱、防止内固定失效的方法.方法:本组22例平均年龄67.3(65~78)岁,患者均为不同程度脊柱椎间失稳症,合并骨质疏松(骨密度...
- 王胜利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椎间失稳手术治疗
-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观察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ULBD)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日~2021年11月31日在该院行UBE下椎管减压的25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且随访1年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术后第2天、1个月、3个月及1年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术后1年ODI评分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平均手术时间为(110.67±13.73)min,术后住院时间为(4.52±0.83)d;根据改良Macnab评价标准,优良率92%。术后平均入路侧小关节保留率为(83.2±9.1)%,对侧为(93.9±5.2)%。最后随访时,所有患者动力位片均未发现腰椎不稳。术后出现1例硬膜撕裂,术中未修补撕裂硬膜,给予补液等非手术治疗,术后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 UBE下单侧椎板切除双侧减压技术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技术,对于软组织及关节突关节破坏小,可以避免脊柱融合,同时保持了腰椎的稳定性及活动度。
- 郑浩杨广杰周炳康窦继元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负压引流的临床效果观察
-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负压引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于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A组,n=61)和对照组(B组,n=61)两组。
- 杨广杰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负压引流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