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机电工程系

作品数:27 被引量:75H指数:6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机械工程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理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砂轮
  • 3篇感器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 2篇载荷
  • 2篇数控
  • 2篇线圈
  • 2篇小波
  • 2篇互感
  • 2篇3D打印
  • 2篇差分
  • 2篇高性能
  • 1篇刀具
  • 1篇刀片
  • 1篇等效
  • 1篇等效载荷
  • 1篇地面车辆
  • 1篇电磁
  • 1篇电磁干扰
  • 1篇电化学

机构

  • 27篇厦门大学
  • 2篇陕西汉江机床...
  • 2篇成都邦普切削...
  • 1篇陕西法士特齿...
  • 1篇中国航空研究...
  • 1篇厦门市儿童医...
  • 1篇中国航发中传...
  • 1篇中国航发哈尔...
  • 1篇中国航发控制...
  • 1篇厦门创云精智...

作者

  • 1篇吴德会
  • 1篇詹东平
  • 1篇侯亮
  • 1篇姚斌
  • 1篇姚博世
  • 1篇祝青园
  • 1篇蔡惠坤
  • 1篇唐永鹏
  • 1篇韩联欢
  • 1篇陈彬强
  • 1篇林静
  • 1篇李军
  • 1篇邓顺贤
  • 1篇郑奇
  • 1篇孙维方

传媒

  • 6篇工具技术
  • 5篇微纳电子技术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计算机集成制...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电化学
  • 1篇精密制造与自...
  • 1篇情报杂志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国外电子测量...
  • 1篇航空制造技术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向主控式创新的高价值专利挖掘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研究目的]从高价值专利培育视角出发,结合主控式创新设计方法,尝试运用价值导向讨论高价值专利挖掘。[研究方法]对高价值专利培育视角下专利挖掘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结合高价值专利应用提出了改进的主控式创新流程模型,进而阐述了多元价值导向的、面向主控式创新的高价值专利挖掘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移动终端LCD显示屏幕产品工艺质量检测技术创新的案例,说明高价值专利挖掘对于促进主控式创新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引入价值导向的创新设计方法可在当前专利制度约束下,选择基于专利技术价值度与法律价值度二级指标对应的优选TRIZ工具,从而增强了主控式创新理论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适用于智能制造创新方案。
林静连晓振侯亮
关键词:TRIZ理论
可转位刀片周边刃磨的新数学模型和轨迹补偿方法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空间曲面成型理论建立可转位刀片周边刃磨削刀轨计算的统一数学模型,给出以斜圆柱或斜圆锥面为过渡面的刀片后角推导方法;结合周边刃磨床中常有的夹具误差,给出了利用运动轨迹补偿的计算公式;以图形文件为接口,研发了一种适用可转位刀片的周边刃磨削数控指令自动生成方法。通过磨削仿真加工和现场磨制验证了试验方法的正确性,可保证刀片的几何精度在±2μm以内。
郑清何泽姚斌
关键词:可转位刀片误差补偿
光学超精密加工装备与技术
报告主要介绍了报告人课题组在中大口径光学非球面的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领域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报告首先论述了中大口径光学非球面的特点和加工要求,然后分别介绍了大口径光学非球面超精密磨床和柔性抛光机床等加工装备的研发与使用状...
彭云峰
工程机械减振降噪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
2017年
目前国内的工程机械研究基本上是围绕整机性能展开,忽视了整车的振动、噪声和舒适性(称为NVH性能),而工程机械的NVH性能已成为用户关心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客车和工程机械要发展并跻身世界市场,必须解决整机存在噪声偏高的共性问题,提升NVH品质。
侯亮郭涛蔡惠坤祝青园曾晓岚卜祥建黄阳印吴永华
关键词: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减振降噪整机性能NVH
高性能电阻型柔性压力传感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1年
对电阻型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材料、制备和应用场景进行了简单阐述,重点介绍了通过引入微结构提升电阻型压力传感器性能的设计理念,分别评述了国内外研究中,天然表面微结构、仿生微结构和多孔结构对器件压阻灵敏度的提升,以及跨尺度结构、多级结构和多层结构对测量范围的进一步拓展。简单介绍了本征导电和填充型导电两种材料类型,进一步针对表面微结构和多孔结构的制造原理和工艺方法,重点阐述了倒模成形、3D打印、激光直写、气溶胶喷印等工艺。总结了近年来电阻型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人机交互、医疗健康监测及电子皮肤等场景的应用进展,最后结合应用需求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白成耿达周伟陈松月
关键词:微结构设计仿生结构人机交互3D打印激光直写
复小波域影致留形及金属铣削表面质量评估
2017年
针对机械加工产品质量原位评估问题,提出一种数字图像为媒介的在线检测方法。通过数码相机对加工表面进行近场拍摄成像,获得影像在16位灰度空间上的映射。引入加工表面连续性约束构造辐照方程的正则化问题并求解,从灰度信息中恢复加工表面的三维模型。采用双数复小波变换对三维重构模型进行后处理降噪,计算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评价指标。通过航空铝合金端面铣实验并应用提出方法进行分析,与离线接触式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具有高精度重构效果,可有效的应用于在线金属铣削过程状态监测与加工质量评估。
何昱超孙维方陈彬强姚斌曹新城
退火时间对ITO薄膜应变计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薄膜应变计可以实现在高温、高压、高线速等复杂工况下对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应变信息的实时检测,对发动机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磁控溅射工艺在氧化铝基底表面沉积氧化铟锡(ITO)薄膜,之后制作了ITO薄膜应变计,研究了退火时间对ITO薄膜应变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TO薄膜的结晶度随退火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导致其电导率先增强后减弱。ITO薄膜应变计在退火5、10、15和20 h时对应的应变系数分别为-2.36、-3.94、-3.56和-3.26,在退火25 h时应变响应较差,未获得其应变系数;在退火20 h时其电阻稳定性最好,电阻漂移率最小,应变循环响应一致性最好,故退火20 h为ITO薄膜应变计的最优退火参数。该结果对高温薄膜应变计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涛孙道恒陈国淳武超海振银陈沁楠李鑫何功汉
关键词:电阻率磁控溅射
扬帆启航:电化学实验初步
2021年
电化学是研究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规律的科学。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换,是通过电极/电解质溶液表界面的结构变化和电荷转移反应来实现的。以电化学能源器件为例,前者为超级电容器,能量存储和释放主要通过界面双电层的表界面结构变化来实现;后者为化学电源,能量存储和释放主要通过电极活性物质的表界面化学反应来实现。所以,研究一个电化学体系时,主要关注两个问题,即表界面结构和表界面电荷转移反应。而表界面结构直接影响表界面电荷转移反应的性质,因此,从电化学实验的角度,表界面的构筑是至关重要的,包括电极的制备和表征、电极修饰材料的制备及组装、溶剂和支持电解质的选择和优化、电化学实验环境等等。本文旨在向广大电化学初学者讲述电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以及对实验现场数据的基本判断,帮助大家在实验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早采取措施,高效率地获取可信的实验数据。
韩联欢何权烽詹东平
关键词:电化学实验电极处理
用于训练心肌细胞成熟的机械激励心肌组织芯片被引量:1
2022年
常规的心肌组织芯片(HOC)培养的心肌细胞取向杂乱、成熟度低、机能复现程度不足,导致实验结果无法反映药物对原生心肌组织的作用。针对该问题,设计并制备了含片上机械激励的心肌组织芯片,其由拉伸薄膜、聚己内酯(PCL)支架与基底组成,通过Comsol仿真确定结构关键尺寸,使用脱模技术制造含片上机械激励的心肌组织芯片。芯片可通过循环拉伸组织诱导细胞取向、成熟。开展了阵列化细胞培养实验,验证了纤维支架上的人源心肌细胞在机械激励(拉伸应变分别为10%和20%、频率为1 Hz、连续168 h)的环境下,促进了肌节取向,并提升了Cx-43与cTnT的基因表达水平。
屠文昌许丰邱彬刘玲玲吴东扬孙道恒
关键词:微流控纤维支架
基于作业段识别的装载机半轴载荷谱编制及其在疲劳预测的应用
2017年
为改进轮式装载机可靠性及耐久性设计中数据清洗和分析的方法,以装载机半轴为对象,优化载荷信号去噪和作业段识别的方法。利用小波自适应阈值法去除实测载荷的噪声尖峰和突变信号,并通过迭代平滑滤波法搜寻单个作业周期内同步载荷信号的极值点,识别、划分作业段为"行走段-铲掘段"。结合雨流计数和频次外推法编制载荷谱,有限元静力分析,以及Miner准则对装载机半轴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雨流计数的均幅值结果符合正态分布和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假设性检验,疲劳分析损伤最大节点出现在万向节叉连接处,其寿命为7.22×10~8次循环。结果证实了作业段智能识别法的便利性和准确性,为传动系统疲劳分析的数据处理提供了借鉴。
方奕凯侯亮王少杰陈鼎郭腾鹏
关键词:轮式装载机小波阈值去噪疲劳寿命预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