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
-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靖李雪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口腔组织病理学线上实验课程的实施效果被引量:2
- 2023年
- 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程属于微观形态学,是以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特征为主的课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实验课教学已成为医学生形态学学习的重要补充。本文以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微观形态学线上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并结合学生学期终末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学期终末成绩为(81.7±13.1)分,61名学生中,13名(21.3%)学生达到优秀(≥90分),59名(96.7%)学生及格(≥60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37名(60.7%)、45名(73.8%)、37名(60.7%)、41名(67.2%)和42名(68.9%)学生认为线上实验课程对镜下结构观察识别、病理特征记忆、知识理解、团队合作和互动等方面更有优势。可见,口腔组织病理学线上实验课程效果较好,且得到学生普遍认可。
- 骆树瑜张凯庞蕾赵东平李宏捷张向宇
- 关键词: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口腔医学
- TMD患者精神抑郁与疼痛、颌骨功能的关系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比较各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精神抑郁水平,并且探讨精神抑郁水平与自我报告疼痛、颌骨功能受限的关系。方法:韩国国立汉城大学齿科病院TMD与颌面疼痛门诊经过颞下颌关节紊乱研究诊断标准(RDC/TMD)确诊为TMD患者58名。要求每一名患者回答RDC/TMD韩语版病史问卷,并且建立TMD与颌面疼痛门诊标准病历。根据RDC/TMD分为3组:面肌疼痛组、关节盘移位组和其他关节病组(骨关节炎、骨关节痛和骨关节病)。应用RDC/TMD评价精神抑郁水平、疼痛强度和颌骨功能受限情况。结果:抑郁症状指数和疼痛强度在3组患者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抑郁症状指数与疼痛强度成正相关,疼痛强度与颌骨功能受限程度成正相关。结论:TMD以肌筋膜疼痛组最多见,且该组患者抑郁症状指数最高。对TMD患者进行精神抑郁水平评价是相当重要的。
- 张玉玮CHUNG Sung-chang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唾液中氧化应激状态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唾液中氧化应激(OS)状态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30名TM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焦虑抑郁组(A组)和非焦虑抑郁组(B组),1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C组)。采用TBA法和ELISA试剂盒分别对受试者唾液中丙二醛(MDA)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A组HAD评分高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MDA和8-OHdG水平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DA和8-OHdG均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TMD患者存在氧化损伤,伴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抗氧化酶防御能力进一步减弱,提示氧化应激指标可能与TMD症状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警示临床重视早期TMD患者,预防进展到重度疼痛和功能紊乱。
- 杨靖张玉玮李雪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氧化应激8-羟基脱氧鸟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唾液中SIgA与TMD患者心理因素的相关关系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中的作用以及与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30例TMD患者(患者组)和3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免疫放射比浊法对两组被试者唾液中的SIg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患者组SCL-90中除恐怖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除躯体化因子、恐怖、偏执外其余因子均高于中国正常人SCL-90常模;TMD患者单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2的,以抑郁、其他、强迫症状、焦虑等所占比例较高;在HAD中患者组的焦虑、抑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可疑以上占77.00%,抑郁可疑以上占67.00%;患者组唾液中SIg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CL-90阳性因子中仅精神病性与SIg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462,P<0.05);HAD表焦虑、抑郁得分均与SIg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27、r=-0.573,P<0.01)。结论 TMD患者具有明显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明显且持久的应激状态以及低下的口腔局部免疫功能,是TMD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李寒张玉玮杨靖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A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正常人瞬目反射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电刺激所诱发的瞬目反射(BR)的不同检测方法和波形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其实验室参考值。方法:采用神经肌电图仪对30例(60侧)健康年轻志愿者进行眶上神经及颏神经刺激,分别于眼轮匝肌及提上唇肌处记录瞬目反射波形,统计4组瞬目反射的R1、R2、R2’的潜伏期及波幅,并做出统计学处理。结果:眶上神经刺激眼轮匝肌记录方法,即常规瞬目反射测试方法所得结果与既往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眶上神经刺激提上唇肌记录方法可引出与前法类似波形,且图形稳定,重复性好。颏神经刺激眼轮匝肌及提上唇肌记录方法引出之波形中,R1欠稳定,但双侧R2稳定。结论:采用眶上神经刺激提上唇肌记录方法可作为瞬目反射的检测方法之一。颏神经刺激眼轮匝肌及提上唇肌记录方法,与眶上神经刺激眼轮匝肌或提上唇肌记录方法相结合可作为瞬目反射的辅助检测。
- 庞蕾李娜王雨生
- 关键词:瞬目反射眶上神经颏神经
- 疫情环境下医学微观形态学线上实验课程设计实施及效果分析——以组织病理学为例
- 目的:探索疫情背景下医学微观形态学线上实验课程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校临床学院因疫情需线上实验课程学习的2020口腔医学专业学生61人作为研究对象,2019级两个班共62人线下实验课作为对照。通...
- 骆树瑜张凯庞蕾赵东平李宏捷张向宇
- 关键词: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