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 作品数:23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秋芸侯娜吴艳鹏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推动内涵创新 发挥示范作用——北京印刷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综述
- 2013年
- 特色专业建设是推动学校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有力杠杆,北京印刷学院十分重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以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埘印刷出版行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导札统筹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强化特色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完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近年来,在教师队伍建设、精品课程、精乩教材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 关键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改革
- 田忠利作品被引量:1
- 2013年
- 田忠利1968年11月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印刷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巨幅国画《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获“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巡回展”金奖。
- 田忠利
- 关键词:全国优秀教师中国民主革命
- 北京印刷学院实验室规范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 分析北京印刷学院实验室建设的现状,针对该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室规范化建设的设想与对策。
- 朱建平
- 关键词:实验室
- 文献传递
- 对加强教学管理问题的思考
- 1995年
- 对加强教学管理问题的思考李汉邦(北京印刷学院教务处)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为深化教育改革、落实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内部,无论是从专业结构到层次...
- 李汉邦
- 关键词:加强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工作教学过程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计划
-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努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 2023年
- 北京印刷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牢固树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主动适应国家和北京战略发展新需求、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和出版行业发展新需求,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 刘益李桐
- 关键词:复合应用型人才专业群
-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中国出版时代新人
- 2024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出版传媒、文化创意及相关行业转型升级对复合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北京印刷学院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较好成效。
- 魏荷凤李桐王妍孙志成
- 高校教务分层管理体制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被引量:2
- 2008年
- 面对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人数增加,办学规模扩大和学科、专业布点不断增多及教务管理工作难以全面覆盖、统一管理的现实,我国高校相继进行了教务管理体制改革,并通过简政放权、明确分工使教务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构建起校、院(系)两级管理的教务分层管理工作模式,应对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全面落实高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目标,
- 张永莉
- 关键词:教务管理工作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统一管理
- 印刷设备特色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
- 特色实习基地的建设是高校项目型特色建设的重要部分。我校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教学型大学,建设满足印刷公共平台教学的印刷设备特色实习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动教师们的智慧,运用创新理念规划,采用创新思想设计,创新精神投入和创...
- 赵志强陈虹
- 关键词:印刷设备建设实施
- 文献传递
- 高校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各高校的中心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借鉴六西格玛等有效的管理方法,切实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本文介绍了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核心理念,并以北京地区C校为例,列举了这一方法在加强C校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为高校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 张永莉
- 关键词:高校六西格玛教学质量
- 地方高校分类发展的类型、依据及评价被引量:3
- 2024年
- 教育部提出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种类型。据此,各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层次、学科专业门类及特色、教学科研类型以及对接的产业类别等将高校进行了一维和二维的划分。分类依据的选择体现了地方政府在高校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办学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各地在分类评价上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我国地方高校分类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体系、明确内涵、科学评价仍须探索。
- 刘益王妍
- 关键词:地方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