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

作品数:105 被引量:714H指数:14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3篇经济管理
  • 7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社会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淀粉
  • 13篇食品
  • 10篇食品安全
  • 7篇发酵
  • 6篇玉米淀粉
  • 6篇米淀粉
  • 6篇黄酒
  • 5篇农产
  • 5篇农产品
  • 5篇农户
  • 5篇可追溯
  • 5篇风味
  • 4篇芽孢
  • 4篇芽孢杆菌
  • 4篇政府
  • 4篇稳定性
  • 4篇麦芽
  • 4篇分子
  • 4篇氨基甲酸乙酯
  • 3篇意愿

机构

  • 104篇江南大学
  • 4篇江南大学(如...
  • 3篇复旦大学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山东鲁花集团...
  • 2篇苏州高峰淀粉...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粮食局

作者

  • 11篇顾正彪
  • 9篇金征宇
  • 9篇徐学明
  • 9篇周鹏
  • 8篇胡锦华
  • 8篇李崎
  • 8篇吴林海
  • 8篇洪雁
  • 8篇王建华
  • 7篇李兆丰
  • 7篇毛健
  • 6篇陈坚
  • 6篇程力
  • 6篇堵国成
  • 5篇吴凤凤
  • 5篇周志磊
  • 5篇杨哪
  • 4篇刘春凤
  • 4篇周星
  • 4篇浦徐进

传媒

  • 25篇食品与生物技...
  • 14篇食品与发酵工...
  • 8篇中国人口·资...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食品与机械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中国油脂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软科学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财贸研究
  • 1篇遗传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经济评论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13篇2017
  • 32篇2016
  • 26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阿魏酸酯酶的枝状枝孢霉筛选、发酵特性及在黄酒中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筛选高产阿魏酸酯酶菌株,并对其发酵特性及在黄酒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初筛及复筛,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rDNA ITS1-5.8S-ITS2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构建分析进行菌株鉴定;以阿魏酸含量为衡量指标,考察温度、初始pH、麦麸添加量、酒度等因素对菌株发酵过程中产阿魏酸的影响;菌株经过富集培养反添加到黄酒酿造过程中。筛选出一株高产阿魏酸酯酶霉菌,经分子鉴定为枝状枝孢霉菌株(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549。菌株在30℃、pH 4.8、麦麸添加量5%、酒度9%条件下培养3 d,菌株产阿魏酸酯酶活力最高可达175.4 U/L。当菌株添加量为0.010%时,黄酒阿魏酸含量提高到150%。筛选到一株新的高产阿魏酸酯酶的枝状枝孢霉菌株,并将其反添加到黄酒酿造过程中,对黄酒阿魏酸含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证明菌株在产阿魏酸酯酶及富含阿魏酸功能性食品开发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李翠翠李翠翠刘双平毛健孟祥勇
关键词:阿魏酸酯酶发酵条件黄酒
加酶挤压处理玉米淀粉对低聚异麦芽糖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加酶挤压技术处理玉米淀粉,以挤出产物制备低聚异麦芽糖。以异麦芽糖(IG2)、潘糖(P)、异麦芽三糖(IG3)含量之和作为低聚异麦芽糖产量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相关参数,确定最优的加酶挤压工艺(挤压过程中挤压温度为95℃,挤压物料含水量为45%,挤压加酶量为0.8%)。通过上述参数进行试验所得的低聚异麦芽糖产量最高可达35%以上。
葛洁吴春森王滢王韧金征宇徐学明焦爱权周星
关键词:Α-淀粉酶玉米淀粉低聚异麦芽糖
复合酶对高浓度淀粉乳液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以黏度为指标,研究了复合酶对高浓度(45%)玉米淀粉乳液化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液化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包括液化液中还原糖含量、摩尔质量分布、小分子糖组成与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有利于降低45%淀粉乳的液化黏度,提高45%淀粉乳液化过程中的还原糖含量,降低平均摩尔质量,液化液的摩尔质量分布更加均匀。液化液DE值分别为10、15、20时,与只加耐高温淀粉酶相比,复合酶液化时,45%液化液平均摩尔质量分别降低了15.2%、26.9%和5.6%;小分子糖组成不变,各麦芽低聚糖含量变化不大,说明复合酶有效降低高浓度淀粉乳黏度的同时,对液化产物的影响不大。
彭丹丹顾正彪李兆丰殷慧洪雁程力李才明
关键词:玉米淀粉高浓度复合酶液化
乳酸足球菌精氨酸代谢与瓜氨酸积累被引量:3
2016年
酿造酱油中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前体物质瓜氨酸由乳酸足球菌通过精氨酸代谢产生。为了研究酱油中瓜氨酸的积累机制,以分离自酱油成曲的乳酸足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BBE1120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培养条件(碳源、盐浓度、氨基酸)对其积累瓜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环境是导致乳酸足球菌积累瓜氨酸的关键因素,碳源的种类及浓度对瓜氨酸的积累也有一定影响,培养基中精氨酸、瓜氨酸、鸟氨酸含量对瓜氨酸的积累影响不大。该研究结果对阐明酱油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前体物质的积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杨怡敏方芳周朝晖陈坚堵国成
关键词:酱油氨基甲酸乙酯瓜氨酸
高支化淀粉的研究进展
淀粉和糖原是植物细胞中储存多糖的主要形式.由于大多数种类的淀粉溶解度低以及易回生,在淀粉加工过程中淀粉的应用往往受到限制,而淀粉分支酶改性后得到的高支化淀粉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以上问题.本文论述了目前国内外高支化淀粉的研究...
王驰顾正彪李才明洪雁程力李兆丰
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基于猪肉供应链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推动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国农业部、商务部和质检部等不同监管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分别发布了指导生产环节、流通环节等不同环节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的标准与规范。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全程猪肉可追溯体系尚未建立。本文基于猪肉供应链,实地走访调查了供应链上的盐城生猪屠宰加工A企业,盐城部分农贸市场与超市,以及盐城阜宁县部分万头以上猪场(以下简称大户)和生猪养殖散户(以下简称散户),细致梳理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养殖环节的生猪已百分百佩戴耳标,但效果却形同虚设,养殖环节与屠宰环节之间的信息无法通过耳标进行有效对接,猪贩子时常临时加戴耳标。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造成上述现象得深层次原因是:生猪身份标识编码方式、信息记录的格式、信息上传的规范与管理平台等标准不统一,智能识读设备和数据库等配套技术不完善,体系后期运行与维护投入不足等。据此,本文提出了推动和完善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徐玲玲李清光山丽杰
关键词:猪肉可追溯体系供应链影响因素
我国及欧美煎炸食用油法律法规与标准概述被引量:15
2015年
本文从煎炸用新油、煎炸过程用油、食品添加剂和废油处理等四个方面,综述了中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煎炸食用油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的历史与现状,对比研究了其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限量,为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及与国际接轨并制订符合我国食品加工实际状况的煎炸食用油国家标准提供参考。
王莉蓉金青哲冯国霞黄健花王兴国
关键词:煎炸油法律
电化学方法在糠醛类化合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含糖食品在热处理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糠醛类化合物,当人体摄入达一定剂量后会对健康造成损害,所以探索简单、快速的糠醛类化合物检测方法至关重要。电化学检测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和检测限低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糠醛类化合物检测手段。从直接检测法如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脉冲安培法和间接检测法如化学修饰电极法、衍生法出发,综述电化学方法在糠醛类化合物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黄露李玉真万嗣宝游春苹
关键词:电化学糠醛5-羟甲基糠醛纳米材料
微生物酶法消除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9年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具有致癌性,广泛存在于酒精饮料中。我国的黄酒因EC含量高而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微生物酶法消除黄酒中的EC具有直接、高效的特性而被深入研究。文中从黄酒中EC的形成机制、酸性脲酶研究现状、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研究现状等方面概述了微生物酶法消除黄酒中EC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寻找新型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Fe^(3+)依赖型双功能酸性脲酶食品级表达与定向进化及双酶并用将尿素和EC一起消除的策略。
刘庆涛康振康振
关键词:食品安全氨基甲酸乙酯酸性脲酶黄酒
脱脂豆粕变性程度对于产物分离蛋白结构性质及贮藏稳定性影响
2015年
为研究不同变性程度的原料所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SPI)贮藏稳定性及其与蛋白结构的关系,实验分别以三批不同变性程度(72.6%,29.4%和1.8%)的低温脱脂豆粕制备SPI,以大豆为原料提取的SPI为对照,考察其在贮藏(37℃)10周过程中溶解度变化及其与初始蛋白的聚集和解离程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原始SPI(对照)显示出最高初始溶解度(93%),经10周贮藏后其溶解度下降幅度最小。原料变性程度越高,对应SPI初始溶解度越低;而初始溶解度越高,其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越快,10周后三者溶解度几乎降至同一水平。同时,高变性程度原料制备的SPI聚集或解离程度也越高,不利于SPI短期贮藏中(≤6周)的溶解度;原料变性程度和蛋白初始溶解度均相当时,聚集或解离程度高的SPI在贮藏后期(>6周)溶解度损失更快。此外,引起蛋白聚集的主要共价键是二硫键,但除此之外也在变性程度原料的SPI中也发现其他共价键。
郭凤仙何志勇黄小林熊幼翎陈洁
关键词:脱脂豆粕贮藏溶解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