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作品数:384 被引量:2,970H指数:27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1篇文化科学
  • 10篇哲学宗教
  • 7篇经济管理
  • 4篇艺术
  • 3篇政治法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社会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70篇教育
  • 74篇高等教育
  • 56篇高校
  • 42篇教学
  • 35篇学科
  • 26篇课程
  • 24篇职业教育
  • 18篇拔尖
  • 17篇教育学
  • 16篇大学生
  • 16篇本科
  • 15篇高等教育学
  • 14篇教师
  • 13篇研究生教育
  • 13篇可视化
  • 12篇学科建设
  • 12篇社会
  • 12篇课堂
  • 11篇实证
  • 9篇主义

机构

  • 370篇兰州大学
  • 41篇厦门大学
  • 13篇中国高等教育...
  • 9篇泉州职业技术...
  • 8篇天水师范学院
  • 7篇俄亥俄州立大...
  • 6篇清华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长江大学
  • 3篇内江师范学院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圣何塞州立大...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邬大光
  • 7篇王根顺
  • 7篇丁林
  • 5篇包水梅
  • 4篇周庆国
  • 4篇杨克虎
  • 4篇苏伟
  • 3篇韩锡斌
  • 3篇胡晓玲
  • 3篇辛颖
  • 3篇李兴业
  • 2篇郝路军
  • 2篇焦玲玲
  • 2篇王光荣
  • 2篇龚放
  • 2篇陈廷柱
  • 2篇王丹
  • 2篇卢晓中
  • 2篇黎军
  • 2篇陈洪捷

传媒

  • 57篇高等理科教育
  • 27篇中国高教研究
  • 15篇教育与考试
  • 1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1篇江苏高教
  • 9篇复旦教育论坛
  • 7篇兰州大学学报...
  • 7篇电化教育研究
  • 7篇煤炭高等教育
  • 6篇高等工程教育...
  • 5篇教育发展研究
  • 5篇职业技术教育
  • 5篇学位与研究生...
  • 5篇现代大学教育
  • 5篇西北成人教育...
  • 5篇高教论坛
  • 5篇大学教育科学
  • 5篇高校教育管理
  • 5篇西部素质教育
  • 4篇现代教育技术

年份

  • 10篇2025
  • 58篇2024
  • 56篇2023
  • 63篇2022
  • 47篇2021
  • 48篇2020
  • 35篇2019
  • 22篇2018
  • 16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3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五治”方式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被引量:3
2020年
大学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政治为引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共建共治,智能治理,“五治”并举,协同推进。其根本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使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李正元
关键词:大学治理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利益相关者逻辑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20
2021年
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受到多元主体逻辑的影响和形塑,其中政府、高校、市场和学生等作为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分别代表着国家逻辑、知识逻辑、经济逻辑及个体逻辑。国家逻辑偏好计划和管控,政府借助“政策法规—经费拨款—质量监控”嵌入人才培养的政治利益诉求;知识逻辑关注生成和创新,高校凭借“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基本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制度”构建人才培养的知识内容体系;经济逻辑讲求回报与效率,市场通过“产业结构—岗位任职条件—就业文化”达致人才培养效益最大化;个体逻辑追求成才与发展,学生依靠“择校行为—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构建人才培养的自我价值。基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利益诉求,多元主体的多重逻辑及其作用机制始终共同制约和影响着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各个方面。
黄巨臣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利益相关者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现状与热点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高等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也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关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研究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用索引(CSSCI)数据库,以其收录的2009—2020年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数据为依据,将Citespace计量分析法和文献内容分析法相结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现状和热点进行解读,揭示了作者分布、期刊分布、机构分布的规律和特点;总结了基础理论、质量保障、教学改革以及推动策略四个主题的研究;分析了经历2009—2010、2011—2014及2015—2020三个阶段的热点演变和政策过渡;呈现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在路径、维度、内容及方法上的动态研究趋势。
崔向平赵龙包水梅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教育领域的系统性文献综述:本质、价值与实现被引量:8
2024年
系统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研究主题下的研究成果进行标准化的筛选评价和系统化的分析综合,从而实现知识整合并获得更客观的结论的研究方法。近年来,系统性文献综述已成为国际上主流的综述研究方法,在我国也逐渐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我国教育领域对系统文献综述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在应用的规范性和程序性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通过追溯系统性文献综述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历史缘由和历程,探析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定义、类别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多重价值,并因循该方法的科学步骤提出其在教育领域规范应用的具体方法步骤,以期助力教育领域系统性文献综述的科学性发展与实践。
胡晓玲韦慕春袁民张惠
关键词:教育领域
高校课程评价元评价探析被引量:7
2007年
高校课程评价元评价是对课程评价活动自身的评价。它具有促进课程评价的科学化、课程管理的规范化和课程质量提高的作用。其评价内容包括对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的评价。一般来讲,完善的高校课程评价机制要具有目标导向机制、组织保障机制、修正调节机制、动力支持机制和监督控制机制等。
王根顺郝路军
关键词:课程评价机制元评价高校目标导向机制组织保障机制课程质量
趟过“深水区”被引量:3
2021年
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的速度为世界最快,开启了大国实现普及化的“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进入新时代,伴随“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越来越多,解决难度也越来越大,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深水区”。但如何解读“深水区”现象,哪些问题属于“深水区”问题,需要多长时间趟过“深水区”,是趟过“深水区”还是绕过“深水区”,显然还没有达成共识。
邬大光
关键词:高等教育深水区大众化
“自主”的深意
2024年
教育强国的蓝图在二十大报告和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有过系统阐述。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尤其是在“人才培养”之间,加上“自主”二字,实在是出乎意料。因为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话语里,从来没有学者这样表述过。对于“自主”二字,我的理解是:只有实现人才的“自主培养”,才能做到“人才自主”,才能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犹如建设教育强国,只有教育自身强了,才可以强国。党中央为何在此时间节点提出“人才自主培养”,其中有何深意?需要认真反思。
邬大光
关键词:教育强国出乎意料
从19位日本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人生经历看人才培养
2020年
本文在考察了21世纪以来日本19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日文原始资料,梳理获奖者人生经历的基础上,从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就职环境和海外背景4个方面,总结出他们能够获奖的原因:基础教育阶段亲近自然,有了创造力的萌芽;高等教育阶段注重师承关系,团队合作;工作后就业环境稳定,无后顾之忧;同时绝大部分获奖者有海外学习背景。基于以上几点,作者对今后我国精英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靳露
关键词:创造力
救国·兴国·强国: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回望
2025年
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在我们党领导人民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教育的独特贡献。因此,我们党历来都高度重视教育,把它作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先后提出了“教育救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教育救国”是中国共产党人亟须通过教育启蒙国人思想、凝聚革命力量,以此挽救国运的时代呼唤;“教育兴国”是中国共产党人亟须通过教育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并以此提升国力的时代需求;“教育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时期、新阶段对教育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殷切期盼。不同时期教育所背负历史使命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与国家关系孜孜不倦的实践探索。“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论述的生成正是依托于我们党对教育使命的百年探索之中,是对教育救国、兴国、强国使命的历史赓续。
蒋悦包水梅
关键词:教育使命教育救国教育兴国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项目制运行逻辑及其未来进路被引量:2
2024年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多以专项计划的方式推进,体现出典型的项目制特征,招生选拔、组织形式、治理机制、发展路径分别遵循项目制“择优”“专事专办”“项目制-科层制”双轨互动与“试点-推广”逻辑。新时期,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制运行面临“择优”逻辑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追求公平性、人本性的张力;“专事专办”逻辑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开放性的张力;“双轨互动”逻辑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调充分释放高校自主活力的张力;“试点-推广”逻辑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期性、整体性特征的张力。鉴于此,未来需树立公平与以人为本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观,创建有利于人才个性化发展的宽松培养生态,释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高校的自主活力,建立长周期统筹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包水梅张灏君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项目制碎片化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