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作品数:63 被引量:160H指数:5
相关机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7篇文化科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篇课程
  • 11篇教学
  • 8篇睡眠
  • 7篇生物医学
  • 6篇图像
  • 5篇思政
  • 5篇网络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4篇图像分割
  • 4篇脑电
  • 4篇教学改革
  • 3篇信号
  • 3篇医学工程专业
  • 3篇睡眠呼吸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3篇教学探索

机构

  • 62篇中山大学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桂林航天工业...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周毅
  • 2篇刘壮盛
  • 2篇滕伟
  • 2篇刘宇宏
  • 2篇邹小勇
  • 1篇夏军
  • 1篇田翔华
  • 1篇马虹
  • 1篇黄伯天
  • 1篇方典秋
  • 1篇李志鹏
  • 1篇范占明
  • 1篇刘华锋
  • 1篇王倩
  • 1篇王奎建
  • 1篇谢强
  • 1篇廖晓星
  • 1篇战荫伟
  • 1篇杨琳
  • 1篇欧绍武

传媒

  • 8篇高教学刊
  • 6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药学进展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7篇2024
  • 12篇2023
  • 10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8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生理电信号测量的金属微针阵列电极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生理电信号是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医用微针阵列电极是测量人体生理电信号的重要传感元件,但因工艺复杂,易脆断,稳定性差等问题,至今无法商用。设计并制造了一种金属微针阵列电极,可对人体心电、肌电、脑电等生理电信号进行直接、高效测量。采用慢走丝线切割方法制备316L不锈钢四棱锥微针阵列电极。微针阵列电极10×10排布,微针高度930μm,底部宽度400μm,针尖半径10μm,微针加工精度高。力学试验表明,微针阵列电极多次穿刺无弯折或者断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微针阵列穿刺皮肤角质层,在皮肤表面形成微孔阵列通道。通过经皮水分流失测试发现,穿刺皮肤可在40 min后恢复,无炎症与感染现象。微针阵列电极检测的心电信号在波形,频率,峰值方面与标准电极非常相似;肌电信号可准确反映肌肉运动状态,较标准电极具有更高的幅值;微针阵列电极可准确完整记录人体睁闭眼,眨眼动作过程中脑电信号。微针阵列电极具有良好的生理电信号测量性能,且微针阵列电极无需皮肤准备,直接贴敷检测,适合长期监测,有望部分替代传统商用电极。
刘彬杨治论郑颖殷振付婷任磊蒋乐伦
关键词:皮肤穿刺脑电信号心电信号肌电信号
针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
2024年
有效进行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意义重大。现阶段,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机化学实验的开设对提高同学动手能力、开拓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特殊性,导致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为目标不明确、手段不丰富、策略不得当等。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材料教研室通过过去3年的持续教学改革探索,针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内容,逐渐归纳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方法,并且受到同学们的积极正反馈。该教改论文总结性的介绍教研室的课程思政具体举措,包括课程思政元素归类、思政元素融入时机、具体思政内容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内容。希望对同行的授课和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
吴大林刘杰张超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
基于短时心率变异特征ST-fApEn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疾病状态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提出基于滑动趋势模糊近似熵(ST-fApEn)的短时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动态特征,以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检测精度及疾病状态的分析能力。方法使用Physionet的ApneaECG数据库中20例正常对照样本和40例OSA样本,分成一系列5min的片段。根据该片段是否发生暂停分为正常对照组(N-N组,20例),OSA患者正常片段组(P-N组,40例)和OSA患者呼吸暂停片段组(P-OSA组,40例)。通过使用经验模态分解(EMD)结合滑动窗的方法来获得RR序列的趋势斜率序列,并对其进行复杂度分析得到ST-fApEn,分析不同疾病状态。结果与SD、RMS、PNN50和LF/HF等HRV静态特征相比,ST-fApEn不仅在3种不同疾病状态组的任意2组都有显著性差异,且OSA的检测精度显著提高到85.0%,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分别达到了82.5%和90.0%。结论提出的ST-fApEn动态特征使OSA的检测精度得到显著提高,是鉴别健康人、OSA患者不发病时和发病时不同疾病状态的一个有效检测指标。
周广敏刘官正李一帆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基于脑电复杂度和功能连接的抑郁症患者入睡过程的动态研究
目的: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一项核心症状,大约9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都会受到睡眠障碍的影响。入睡过程是与抑郁症睡眠障碍调节相关的重要窗口,本课题探究了抑郁症患者在从清醒到睡眠过渡时脑电活动复杂度和功能连接的动态变化。方法:纳...
朱永鹏罗语溪
关键词:抑郁症睡眠障碍复杂度
睡眠状态下的心脑肺耦合网络
<正>睡眠状态下的心脑肺耦合对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重大影响,但缺乏能反映短程生理活动变化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对33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从6导脑电信号(F3,F4,C3,C4,O1,O2)、心电信号和呼吸气流信号...
杨娟
文献传递
基于赫斯特指数的癫痫脑电人工神经网络识别研究
<正>癫痫的发作预测对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癫痫患者发作预测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研究基于癫痫发作预测研究的思想,重点对于发作前期的捕捉,正确的捕捉发作...
马梦楠张亮军承垠林韦晓燕周毅
文献传递
基于“生物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探索及实践被引量:2
2023年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实践方式。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穿插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在介绍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深入挖掘“生物化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对学术前辈拼搏探索精神的学习,以及对国家时事及政策的有效关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应保持学习状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通过对“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进行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立德树人的水平。
陈柏竹刘杰
关键词:生物化学立德树人
以“理-工-医”交叉融合实现源头创新——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被引量:32
2019年
针对科学技术和国家社会发展对生物医学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依托于学校的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研究课题,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与化学、物理、材料、电子和医学等'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基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等现代教育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思想,通过组建跨学科的研究生导师团,多导师联合指导,夯实学生多学科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使用,拓宽研究生知识广度,着力培养研究生源头创新能力,打造研究生解决多学科交叉重要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在激发研究生源头创新思维、拓展专业知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继续完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给出了建议。
周建华周张凯李雪萌夏洪齐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培养
口腔长效抑菌缓释剂的制备与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测定多种牙膏常用的抑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发现西吡氯铵(CPC)和氯己定对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MIC均低于1 mg/L。利用三乙酰基-β-环糊精(TA-CD)和乙基纤维素(EC)对CPC进行包裹,喷雾干燥制样,得到的载药颗粒具有明显的"暴释"现象,加入硬脂酸(SA)后,载药颗粒表现出更好的缓释效果。另外,在载药颗粒中添加一定量的聚乙烯醇(PVA),可以明显提升载药颗粒刷牙后在口腔的附着率,当PVA的质量分数为20%时,载药颗粒的附着率最高,达到19.1%。利用混合菌生物膜对DLP-7载药颗粒和CPC进行抑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延长,载药颗粒抑菌率不断增加,4 h后其抑菌率要明显高于CPC对于生物膜的抑菌率,即DLP-7载药颗粒体现出长效的抑菌效果。
陈伟才易丹李淑钰张利萍蒋庆
关键词:喷雾干燥缓释生物膜
FFR_(CT)对CCTA判定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评价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对CCTA判定临界狭窄病变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例同时进行CCTA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的病人,男13例,女5例,年龄49~76岁,平均(61±9)岁。选择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狭窄率为50%~70%)为靶血管,经ICA测定血流储备分数(FFR);记录CCTA影像数据,计算FFR_(CT)。FFR及FFR_(CT)均以≤0.80表示受累冠状动脉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并需要进一步治疗。以FFR为金标准,计算CCTA及FFR_(CT)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Bland-Altman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CCTA狭窄及FFR_(CT)对冠状动脉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 18例病人共27段冠状动脉接受评价,以FFR为金标准,FFR_(CT)诊断准确度88.9%,敏感度100%,特异度62.5%,阳性预测值86.4%,阴性预测值100%;FFR_(CT)与FFR呈中等程度相关(r=0.663,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FFR_(CT)与FFR的一致性较好(95%CI:-0.23~0.20),96.3%(26/27)的点落在一致性界限内,3.7%(1/27)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外。FFR_(CT)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CTA的(分别为0.947、0.500,P<0.001)。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价,FFR_(CT)能够提高CCTA在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缺血方面的诊断能力。
王彤宁刘欣杨琳张贺晔徐磊范占明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变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