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 作品数:21 被引量:30H指数:5
- 相关作者:胡平安李斌王宗明马金荣丁彧更多>>
- 相关机构:巢湖市居巢区血吸虫病防治站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安徽省枞阳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例婴幼儿急性血吸虫病误诊报告
- 2000年
- 儿童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在流行区并不少见。但婴幼儿急血却较为少见。由于易忽视他们接触疫水病史,因而常被误诊延治。现将我院诊治的5例婴幼儿急血报告如下。例1 患儿男,9个月11天,住无为县雍南乡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因持续高热而就治市某医院。肺部摄片显示双肺底纹理增粗诊为急性支气管炎。应用大量抗生素及激素后高热仍然不退。
- 马金荣
- 关键词:急性血吸虫病婴幼儿血吸虫卵接触疫水误诊报告蛔虫卵
- 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出现全身肌肉触痛1例报道
- 2000年
- 患者李××,女,19岁,船民,居住无为县江坝镇码头。诉午后至午夜发热已10余日,伴干咳。追问病史,两月前(8月份)曾多次在江坝江边码头附近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游泳而反复接触疫水。入院体检:急性病容,T 38.5℃、P 92次/分、R 20次/分,Bp 12.7/8.93kPa,两肺呼吸音粗,心脏听诊无异常,肝脾未及。
- 李斌丁彧杨业璜
- 关键词:急性血吸虫病肌肉接触疫水全身心脏听诊
- 2008-2010年安徽省巢湖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监测与疫情预警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巢湖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动态变化,为该地区可能发生的突发疫情提供预警信息。方法 2008-2010年在巢湖东南沿岸的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采用血清学、病原学方法调查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及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在危险地带和可疑环境开展钉螺分布情况调查;在通江河道调查钉螺扩散情况;采用螺笼放养法,对钉螺在巢湖生存繁殖的可能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2008年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当地居民301人,未发现阳性者;2008-2010年分别检测渔、船民等流动人口321、362人和306人,阳性率分别为3.74%、4.97%和2.94%;对血检阳性者进行粪检,阳性率分别为66.67%、50%和55.56%。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分别检测当地及从疫区购进的家畜91头和92头,均未发现阳性。在危险地带共调查97.8hm2,可疑环境调查193.62hm2,均未发现钉螺;钉螺扩散调查表明,钉螺可通过漂浮物携带方式向巢湖扩散;现场放养实验表明,钉螺不仅可在巢湖生存,而且可以产卵繁殖。结论巢湖地区已发现血吸虫病输入性传染源;外源性钉螺向巢湖扩散并在湖区生存繁殖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需加强对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与管理,并阻止钉螺向巢湖扩散,以降低血吸虫病在该地区传播的风险。
- 操治国汪天平张世清杨卫平郭见多赵峰沙建军孙为斌胡平安方国仁朱磊
- 关键词:血吸虫病预警
- 2008年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疫情监测预警报告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掌握巢湖地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的动态变化,为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提供预警信息。方法在巢湖东南侧的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调查当地居民、流动人口及家畜的血吸虫感染情况;在危险地带和可疑环境开展钉螺分布情况调查;在通江河道开展钉螺扩散情况调查;采用螺笼放养法,对钉螺在巢湖孳生繁殖的可能性进行观察。结果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当地居民301人,未发现血吸虫抗体阳性者;检测渔船民等流动人口321人,阳性12人,阳性率3.74%。12例IHA阳性者Kato-Katz法粪检阳性8例。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分别检测当地及从疫区购进的家畜31头和32头,均未发现阳性家畜。危险地带调查面积32.6万m2,可疑环境调查面积13.94万m2,均未发现钉螺;钉螺扩散情况调查未发现漂浮物携带钉螺,但发现有其他螺类附着在漂浮物上从流行区向巢湖扩散。螺笼放养试验表明,钉螺不但可以在巢湖生存,而且可以产卵繁殖。结论巢湖地区已发现输入性传染源;外源性钉螺向巢湖扩散输入的可能性较大。加强对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与管理,防止钉螺向巢湖扩散,是今后安徽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防控工作的重点。
- 操治国汪天平张世清杨卫平赵峰沙建军张顺社胡平安郭见多方国仁朱磊
- 关键词:血吸虫病巢湖预警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血清锌与血浆锌的关系被引量:1
- 1997年
- 崔凡夏可顺
- 关键词:锌血清血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无为县江滩型血吸虫病新疫区调查报告
- 1998年
- 杨业璜徐天树
- 关键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
- 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后急性阑尾炎1例
- 2000年
- 患者,男,13岁。居疫区,有疫水接触史,1991年粪检发现血吸虫卵,拟诊慢性血吸虫病。体检:心、肺无异常。腹软,肝剑突下2.0cm,质中等,无压痛。体重32kg。给吡喹酮60mg/kg总量,二日疗法。治疗结束第二天,出现腹痛,呕吐。诉腹痛自脐周始,后移至右下腹。查体:右下腹腹壁紧张。
- 吴让祥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慢性血吸虫病血吸虫卵吡喹酮治疗疫水脐周
- 无为县1996~1999年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 2000年
- 无为县位于长江北岸,江岸线总长118公里。全县有18个乡(镇),134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是安徽省重流行县之一。近年来,通过实施血防“八五”规划和世行贷款血防项目,全县疫情明显下降,但由于1998年遭受洪涝灾害,螺情有所改变。为充分了解血吸虫病疫情现状,特对1996~1999年的疫情资料作如下分析。
- 陈淮生胡平安杨业璜王宗明
- 关键词:血吸虫病易感地带世行贷款血防疫情资料
- 非疫区集镇发生血吸虫病流行的调查报告
- 2000年
- 马金荣
- 关键词:血吸虫病螺情流行病学
- 江滩钉螺在巢湖生存繁殖能力的观察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观察钉螺在巢湖生存繁殖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捕捉安徽省无为县江滩钉螺,采用现场螺笼放养法,对其在巢湖的生存繁殖情况进行观察,为期14个月,同时设立对照区。结果放养后2、4、6、8和14个月,钉螺在巢湖两个实验区和对照区的存活率分别为50.56%-87.76%、54.35%-92.39%和51.76%-95.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个月=3.581,0.769;χ^24个月=5.545,5.389;χ^26个月=1.646,4.394;χ^28个月=2.288,1.445;χ^214个月=0.025,0.118;P均〉0.05);研究期间,各观察区均有子代钉螺产生,且子一代钉螺生长发育良好,能产生子二代钉螺;螺口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钉螺可在巢湖环境中存活、繁殖。“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期间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钉螺向巢湖扩散。
- 操治国汪天平张世清杨卫平赵峰张顺社沙建军方国仁朱磊胡平安
- 关键词:江滩钉螺巢湖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