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作品数:10,484 被引量:36,160 H指数:43 相关作者: 张士发 朱向明 金孝岠 王安才 柯永胜 更多>> 相关机构: 皖南医学院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更多>>
变应性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m-1及Tim-3的表达及意义 武其文 浦春 方芳幼猪心肌梗死后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室肌细胞复极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调查心肌梗死后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心室肌细胞复极活动的影响。方法取10只苏中幼猪作正常对照组(Control),另取23只通过球囊导管堵闭左前降支法建立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模型,并分别移植MSCs悬液(MSCs组,n=13)或等量生理盐水(MI组,n=10),6周后记录左室心内膜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MAP),分析动作电位复极90%的时间(APD90)、复极时间(RT)、APD和RT离散度(APDd和RTd),APD重整曲线斜率及APD交替的阈值周长。结果(1)MI组和MSCs组APD90、RT、APDd和TRd值较Control组均延长(P均<0.01),但MSCs组较MI组缩短(P<0.05或0.01);(2)Control组APD重整曲线斜率<1(正常),而MSCs组和MI组重整曲线斜率均>1(异常),但前者斜率明显小于后者;(3)MSCs诱发APD交替的阈值周长虽高于Control组(P<0.01),却低于MI组(P<0.05)。结论 MI后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大,MSCs可以减轻MI引起的复极紊乱,提示MSCs移植有助于降低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王星 陈月云 王德国 邢文 李祥东 汪源经 王安才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动作电位 电交替 伊立替康联合治疗大肠癌致迟发性腹泻的护理 被引量:3 2013年 从病情评估、心理、饮食、营养支持、药物、肛周皮肤等方面对伊立替康联合化疗致迟发性腹泻的30例大肠癌病人进行护理,经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病人腹泻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均安全出院,未对下一周期化疗计划产生影响。 徐萍关键词:大肠癌 伊立替康 腹泻 护理 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01年 赵国海 张义胜 蒋勇 陈贤军 史海生 徐华平关键词:生长抑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腹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宫颈癌根治术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我院76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以中位数NLR=1.94作为临界值,分为低NLR(NLR<1.94)和高NLR(NLR≥1.94)两组,对两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单因素及Cox多因素评估NLR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NLR、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术后辅助治疗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NLR、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期独立因素(P<0.05),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术前高NLR可作为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但并不是其预后独立因素。 杨军文 吴玲玲 倪观太关键词:宫颈肿瘤 预后 Boerhave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 被引量:1 2016年 自发性食管破裂( spontaneous rupture of esophagus)是指因各种原因所致食管腔内压力突然增加而引起食管发生的全层纵行撕裂,1724年由Boerhave首先报道此病,故亦称Boerhave综合征。成人自发性食道破裂临床罕见,常为剧烈呕吐所致,其临床症状与穿孔部位、大小及距离穿孔时间有关,疼痛为其突出症状,其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对于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死亡率极高。结合文献复习现报道我院1例自发性食道破裂合并多器官衰竭病例。 戴芳萍 李倩 吴敬医关键词:多脏器功能衰竭 综合征 自发性食管破裂 自发性食道破裂 RUPTURE 穿孔部位 NgR与中枢神经可塑性 被引量:1 2006年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微环境对受损神经的存活和再生至关重要,其中少突胶质细胞/髓鞘来源的抑制性蛋白(MAG、Nogo和OMgp)对轴突再生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与一个共同的受体(NgR)结合而转导抑制活性。NgR传导信号介导的髓鞘抑制效应可能在中枢神经的发育、可塑性的调节方面起主要作用。 李军 陶进关键词:髓鞘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点 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间出院的糖尿病患者病历,对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24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53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4.25%,明显高于同期全院医院感染率2.84%(χ2=9.18,P<0.01)。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见,共发生47例次;其次为胃肠道13例次,泌尿道11例次,皮肤黏膜1例次,口腔1例次。糖尿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与高龄(≥60岁)、住院时间长、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及有创诊疗有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应严格控制易感因素,并针对其危险因素重点监控。 张斌华 华强 李燕 陆美琴关键词:糖尿病 医院感染 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HDV-M检测分析 1998年 采用ELISA法对231例乙型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丁型肝炎病毒标本物(HDV-M)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91例血清大三阳中HDV-M的检出率为26.4%;而101例小三阳的HDV-M为10.9%,两组具有显著差异,同时临床资料也表明乙肝丁肝在重叠感染组较单独乙肝组病情为重。 汤荣华 张熙勇 张坤 宋春华关键词:乙型肝炎 丁型肝炎 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215例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215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探讨麻疹的流行特征。方法:对2008年2-6月收治的215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5例患者,男127例,女88例;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2个年龄段,3-12月龄83例,20-39岁85例。发热39-41.2℃197例,62.20%患者有麻疹黏膜斑,持续2-6天,3-5天出疹163例。麻疹特异性IgM抗体阳性210例。结论:本次流行的麻疹临床表现典型。做好1岁以下小儿麻疹疫苗初种和育龄妇女、成人应急接种工作是控制小儿和成人发病的重要措施。 侯为顺 杨江华 喻艳林 杨剑 许慧阳 汪长生关键词:麻疹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