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1 被引量:103H指数:5
相关作者:代微朱晓烨王笛蒋磊姚雪琳更多>>
发文基金: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大豆生物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分离蛋白
  • 4篇大豆分离
  • 4篇大豆分离蛋白
  • 2篇蛋白
  • 2篇寡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水解
  • 1篇低温豆粕
  • 1篇豆浆
  • 1篇豆渣
  • 1篇异黄酮
  • 1篇乳酸
  • 1篇乳酸菌
  • 1篇膳食纤维
  • 1篇双酶
  • 1篇双酶切
  • 1篇双缩脲法
  • 1篇水解
  • 1篇酸水解
  • 1篇糖基化改性

机构

  • 11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迟玉杰
  • 2篇代微
  • 2篇刘红玉
  • 2篇朱晓烨
  • 1篇许岩
  • 1篇张立娟
  • 1篇夏宁
  • 1篇李冰
  • 1篇鲍志杰
  • 1篇孙波
  • 1篇张华江
  • 1篇王喜波
  • 1篇田波
  • 1篇高媛
  • 1篇姜瞻梅
  • 1篇于国萍
  • 1篇宋春丽
  • 1篇孙临政
  • 1篇刘晓玲
  • 1篇吴非

传媒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11S球蛋白-麦芽糖共价改性及其凝胶流变特性被引量:5
2013年
为提高大豆蛋白凝胶性,从低温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11S球蛋白,添加麦芽糖对其进行湿法糖基化改性,运用Box-Behnken模型对改性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了糖基化反应前后蛋白样品凝胶强度及流变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为麦芽糖添加量1.85%,反应温度68.42℃,反应时间50.08 min下,凝胶强度可达269.43 g。根据实际情况,在麦芽糖添加量2.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0 min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凝胶强度为270.52 g,相对偏差为0.4%,较未改性11S球蛋白提高了20.7%;改性前后蛋白质凝胶流变特性的分析结果显示,糖基化产物的凝胶弹性模量G’、黏性模量G"较大豆球蛋白单独体系均有所提高,凝胶形成点从2 648s提前到2 489 s,说明糖基化反应促进了大豆球蛋白凝胶网络结构的形成,改善了大豆球蛋白的凝胶特性。
李冰迟玉杰鲍志杰孙临政
关键词:糖基化改性凝胶性
大豆蛋白7S和11S组分分离方法的优化被引量:11
2011年
对分离大豆蛋白中7S和11S组分的Nagano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对浸提液、浸提条件、还原剂的添加和除去中间组分等关键步骤进行了改进。采用凯氏定氮法和SDS-PAGE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浸提液选择水,调pH9.0,料液比为1∶15,45℃提取1h,采用两次浸提法,添加还原剂NaHSO3的量为0.01mol/L。在分离过程中,pH6.4时获得11S组分,pH5.4时除去中间组分,于pH4.8时获得7S组分。优化后的方法其提取率和蛋白纯度与Thanh法和Nagano法相比得到提高。
朱晓烨迟玉杰刘红玉
关键词:大豆蛋白
双缩脲法检测大豆分离蛋白中蛋白质的研究被引量:43
2008年
采用双缩脲法检测大豆分离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当蛋白质含量在0~12.0mg范围内时,线性关系比较好,变异系数小,重复性好。与凯氏定氮法比较,二者差异不显著。双缩脲法操作简单,对环境无污染,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测定大豆蛋白质的方法。
张立娟姜瞻梅姚雪琳田波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
超声波辅助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在对超声波辅助酸水解大豆异黄酮的研究中,重点考察了盐酸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水浴温度对大豆异黄酮水解效果的影响。以水解液中的大豆苷元浓度作为指标,进行超声波辅助酸水解与普通酸水解对比研究,证明超声波辅助盐酸水解大豆异黄酮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水解效率和大豆苷元产量。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大豆异黄酮超声波辅助水解工艺参数:盐酸浓度为2mol/L,超声温度为90℃,水解时间3h。
蒋磊于国萍代微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酸水解超声波
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酶法制备工艺及其品质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获得高得率的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以碱处理豆渣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后剩余的不溶性残渣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酶解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了不同酶解条件对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80%,酶解时间3.5 h,酶解温度48℃,酶解pH4.8。在此条件下,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到7.64%,且其品质符合国家粮食行业标准规定的指标。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酶法制备的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颗粒较小,呈现蜂窝状,有利于其水合特性的提高。
景言迟玉杰
关键词: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纤维素酶
Box-Behnken模型优化大豆分离蛋白共价改性被引量:5
2011年
以提高产品凝胶强度为目的,利用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原料,通过添加葡萄糖进行共价改性处理。单因素实验初步得到优化共价改性的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模型对大豆分离蛋白共价改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测定并分析了改性复合物在各个条件下的凝胶强度。结果表明:适宜反应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50min,此条件下凝胶强度可以达到1865.02g,较未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提高20%。试验证明优化工艺能有效且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强度。
范淼迟玉杰姜剑王笛王喜波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强度
两种双酶切大豆分离蛋白技术路线的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本研究以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和蛋白酶Ⅱ作为水解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两步定向酶切,以制备具有改善肝昏迷生物活性的高F值寡肽。本研究设定两种定向酶切的技术路线,即在酶解过程中维持碱性丝氨酸蛋白酶最适pH的时间分别设定为3h(技术路线Ⅰ)和30min(技术路线Ⅱ),而蛋白酶Ⅱ分别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继续酶解大豆分离蛋白水解液。结果表明,技术路线Ⅰ、Ⅱ蛋白质回收率分别为86.5%、87.8%;酸溶性氮得率分别为83.2%、86.4%;灰分含量分别为11.1%、7.0%;技术路线Ⅰ所得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为:分子量大于5000的肽占肽总量的20.6%,分子量在3000左右的肽占总量的3.3%,分子量在500~600之间的肽占肽总量的61.3%;技术路线Ⅱ所得的产物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为:分子量在1000以下的占71.3%,且分子量主要在700~900之间,分子量在2000左右的占5.7%,分子量在5000以上的占12.8%。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路线Ⅱ的酶切效果优于技术路线Ⅰ的。
宋春丽迟玉杰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寡肽
蛋白酶水解低温豆粕制备大豆寡肽的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以低温豆粕为原料,利用复合酶法水解蛋白质制备大豆寡肽。通过测定不同蛋白酶对蛋白质水解后的蛋白质转化率和水解度,并综合生产成本、实验条件等因素,确定最优蛋白酶种类以及最优水解条件。得到蛋白酶Ⅰ的最优水解条件为:[S]=7%,E/S=4%(w/w),在pH=8.5,T=65℃条件下,水解3h;蛋白酶Ⅱ的最优水解条件为:pH=6.0,T=50℃,加入0.2%(m/v)EDTA,蛋白酶Ⅱ用量为8000u/g蛋白,水解2h。而后对水解物的水解度(DH)进行测定,并计算大豆肽平均肽链长度(PCL),得出PCL在2~7间,水解物为大豆蛋白寡肽混合物。
夏宁高媛迟玉杰
关键词:大豆寡肽寡肽低温豆粕
混合乳发酵菌株的筛选
2007年
对乳酸菌发酵混合乳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检测了乳酸菌发酵混合乳的凝乳性能、发酵性能和代谢豆浆中低聚半乳糖的能力。采用混合权重法对乳酸菌发酵混合乳的发酵性能进行分析,结合乳酸菌代谢棉籽糖、水苏糖的分析结果,优选适宜发酵混合乳的菌株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delbrueckii ssp.bulgaricus Lb2)和乳脂链球菌(Str.cremoris Sc)。生长相互作用表现出这两种菌混合可作为发酵混合乳的发酵剂。
刘晓玲吴非
关键词:乳酸菌豆浆混合乳发酵剂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大豆分离蛋白因其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凝胶性等多种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大豆分离蛋白在贮藏过程中,其凝胶的稳定性往往下降,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国内外研究发现,在贮藏过程中蛋白组成成分、蛋白浓度、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等的变化对凝胶形成具有一定影响,通过各种改性方法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的凝胶稳定性。
朱晓烨迟玉杰许岩刘红玉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稳定性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