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能菲黄炎王紫玉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理想簇和根理想被引量:1
- 2010年
- 关于环的理想的根有两种定义,一种是所有包含I的极大理想的交,另一种是所有包含I的素理想交,本文主要研究后者定义的一些性质,以及和理想簇V(I)(所有包含I的素理想的集合)的关系.
- 郑金亮杜先能操晓娟
- 关键词:素理想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 2014年
-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了该课程在新形势下的教学定位及教学内容,并结合本院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总结了相关经验,提出了基于内容重组模式的改革方案,并对该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培养给出了建议。
- 韩钰袁光辉
-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计算思维
-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与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既符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现有资源条件,也是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做出的合理选择.本文针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当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提出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 李能菲
- 关键词:校企合作
- 做好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的探索被引量:3
- 2009年
-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大学新生刚入学,如何使之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摆在辅导员面前的迫切工作。从关护学生,以情感染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培养和选好班干部,利用班干管理班级;把工作尽量做在前面,防范于未然等3个方面对做好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进行了探索。
- 马金宝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 高频电子线路虚拟实验室建设方案初探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大量的民营资本得以进入教育行业,独立学院由此诞生,并在一定意义上完善了办学层次、创新了办学模式,但在市场化因素的影响下,新兴的民办院校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又依赖于实验环节的锻炼,这就对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没有或很少有财政经费支持的民营院校运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来解决实验室建设问题是一个值得尝试的课题。本文从宏观架构角度上对本院高频虚拟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韩钰郑金亮李剑
- 关键词:高频电子线路虚拟实验室体系架构
- 对独立学院电子设计竞赛赛前培训的思考与探索被引量:2
- 2015年
-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进行的赛前培训,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针对独立学院对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所进行的培训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合人才资源,项目带动培训等措施,并在学院的赛前培训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方淼李双东
- 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高等院校考研率是衡量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WEKA平台对在校学生的四年科目成绩进行数据分析预测,对传统数据去噪后,再利用线性回归的数据挖掘算法进一步分类预处理,解决了高偏倚的数据样本在WEKA平台分析不准确的问题.经实验证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考研录取预测的准确率.
- 黄炎王紫玉黄方亮
- 关键词:贝叶斯决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