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莹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符号学视阈的史前文字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黄亚平
- 关键词:符号学研究方法
- 从少数民族神话看生命伦理现念的起源被引量:3
- 2004年
- 人类最早的生命伦理观念是在神话中孕育的,它是人类对生命现象所作的哲学思考,不同于人们用逻辑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它建构了人类的信仰世界,不合理中反映出的却是人类对生存的合理需要。没有神话奠定的这个生命伦理的基础,就不会有人类对生命本身更富于理性和道德的思考。少数民族神话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难得的活资料。
- 张胜冰
- 关键词:神话生命伦理少数民族
- 试论《经典释文》的“正音”性质被引量:1
- 2004年
- 文章认为 ,《经典释文》是以经、传中字词的音读含义及其文字的正误为主要解释对象的 ,是以正音、正字为主要目的的音义类注释书 ,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注音之作。其写作目的和任务在于辨明异读 ,规范读音 ,并兼及正字 ,而不在注音。
- 黄亚平
- 关键词:《经典释文》正音
- 运用格雷玛斯的契约结构分析唐传奇
- 2007年
- 古添洪总结格雷玛斯的三种叙事结构模式(实践、契约、离合)于一者,即契约型。本文运用这一结论对唐传奇中的传世名作《霍小玉传》和《李娃传》进行结构主义分析。在细细梳理作品中所存在的契约关系后,进一步分析这些契约中所暗含的冲突以及冲突对作品结局的影响。
- 王莹
- 关键词:契约结构《霍小玉传》《李娃传》
- 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当代形态被引量:3
- 2004年
- 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当代形态应该是立足于民族传统和文化本位基础上的创造性转换 ,它与人们常说的文化重组或文化重构是不同的 ,文化重组或重构是以立足于现实需要为前提去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根本性改造 ,使它达到为现实所利用和为现实服务的目的 ,这容易导致民族传统文化被消解的危险。而立足于民族传统和文化本位基础上的创造性转换则更强调民族审美文化本有的精神特质和内在属性 ,而不是以现实需要为参照去重构 ,但它又是面向现实和面向未来的。这个面向主要是通过创造性转换来实现的。这看起来似乎是二元性的命题本身就陷入一种悖论关系 ,但这正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在当代文化处境中所面临的必然选择和真实的现实。
- 张胜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