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作品数:58 被引量:81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庆峰刘世祥孟晓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浅议影视媒体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2006年
- 任占涛
- 关键词:写作教学影视媒体联想能力形象思维形象性平面化
- 试论宝玉被引量:2
- 2006年
-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人公,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一个典型人物。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一抹新鲜的处于萌芽状态的人权主义色彩,他用平等自由的思想来抗击封建等级观念和伦理纲常,他用相知相爱、情感至上的爱情观来挤兑父母包办的婚姻。本文试图从伦理观、功名观、男女观、婚姻观等4个方面来分析他的叛逆性,从而揭示出:正是那种崭新的朦朦胧胧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造就了这么一个千年难觅的“情痴”。
- 郑心灵
- 关键词:宝玉叛逆者爱情至上
- 填平精英与大众的鸿沟——论网络文学对后现代主义的彻底实现
- 2006年
- 网络媒体的出现是后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以便捷的操作方式、巨大的信息含量、广阔的覆盖面等优势迅即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新的信息技术的革命,而网络文学更是以它不可替代的特点发起了一场对于传统的“纸张文学”的挑战。网络文学的作者不再只局限于那些受过专业知识培训的文化精英,而是这个社会可以用笔写作的所有的人,又由于网络的链接作用,使得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参与到文学的写作中,这样就真正达到了后现代主义所要追求的文学走向大众,走向开放的目标。
- 熊志潮
- 关键词:网络文学后现代主义大众化双向互动平面化
- 企业秘书的心理困扰及调适被引量:1
- 2007年
- 文章结合实际探寻企业秘书心理困扰的存在原因及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 徐曼
- 关键词:企业秘书心理
- 汉语和俄语共性谚语的对比
- 2007年
- 谚语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一种语言或一个民族的特色,从一个民族的谚语里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含义相同的汉语和俄语谚语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人类文明的同一性,说明了不同民族的思想意识、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的相通之处。研究不同民族之间的谚语也必将会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流。
- 王庆峰
- 关键词:谚语文化沟通
- “时间”与“环境”对写作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写作不可一蹴而就,因为它本身就犹如一项系统工程,从深入生活.到产生写作的冲动,从撷取生活中的浪花,到酝酿构思布局,从下笔立意,到修改润色.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才能使写文章从容不迫,妙手回春。所以,动笔行文的时候,最好是能有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时问切割得十分零散.今天半小时,明天十分钟.一篇不很“长”的文章却“拖”得很久.是一点一点、一截一裁地“停叙”、“继续”而来的。
- 张玉雁
- 关键词:写作教学
- 谈大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及整体训练方案被引量:5
- 2007年
- 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决定了其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大学生群体在口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着思想观念与心理因素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整体训练方案以及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娄扎根
- 关键词:大学生口语交际
- 文学生长与历史积淀——孟姜女故事演变的5个节点被引量:3
- 2007年
- 一、从"守礼"模范到"变俗"英雄孟姜女故事的原型是杞梁妻接受国君对丈夫吊唁的故事。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9年,齐国将军杞梁在与莒战争中,战死于莒(今山东莒县),齐庄公率军归来,在郊外见到迎丧的杞梁妻,便当即表示吊唁,杞梁妻认为郊野不是吊唁之所,拒绝接受:"殖(杞梁的字)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于是齐庄公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1],襄公二十三年)。在春秋"礼崩乐坏"之时,杞梁妻于悲苦之时不忘守礼,大胆拒绝国君的"非礼"吊唁,是守礼的楷模。
- 刘高远
- 关键词:礼崩乐坏淳于髡曲子词
- 竹林七贤:非正式组织与政德思悟被引量:1
- 2007年
-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是魏晋之际的七位名士,合称竹林七贤。所谓"名士"有两层含义,一是士族中人,二是名人。若从"贤"名理解,他们是有"德"之人,这里的德,指政德。魏晋之交的士族是读书世家,经济上不一定特别富足,但家有读书子弟,精于治术;外有门生义故,政治上具有相当影响力,朝廷上争权的曹爽集团和司马氏集团很重视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他们眼看着司马氏家族一步步控制朝政,继而攘夺皇位,他们结成一个被称作"竹林七贤"的非正式组织,以谈玄的形式讨论政德的哲学本源,并试图以不合作的姿态践行愚忠政德规范。
- 刘高远
- 关键词:魏晋之际非正式组织司马氏
- 文件稿本探讨
- 2006年
- 靳古隆
- 关键词:发文机关公文处理稿本《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