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两汉三国文化研究所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襄阳在三国文化史上的战略地位被引量:5
- 2010年
- 在汉末到魏晋跌宕起伏的三国文化全景图中,襄阳处在群雄瞩目、星汉灿烂的核心地位。襄阳是三分源头的战略思想库,造就了以诸葛亮、庞统为代表的战略设计师,他们与刘备、孙权等政治家联手,将三分天下的战略策划变成了现实;襄阳是三分天下的战略支撑点,是三分天下的起点与支点,是天下归一的基地与圆点,"三国以来,尝为天下重地";襄阳是三国文化的战略策源地,是汉末三国初年的文化中心,孕育发展起来了独具特色的荆州学派,造就了叱咤风云的人才团队,产生了纵横驰骋在各个领域的领军人才。三国因襄阳而起,襄阳凭三国而名。
- 梁中效
- 曹魏文学中的汉水女神形象浅析被引量:2
- 2016年
- 汉水女神大约出现在西周中期前后,最早记载汉水女神的文献是《诗经·周南·汉广》;汉末三国初年,北方长期战乱,文化中心长安与洛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而襄阳经济文化的繁荣,为曹操在此举行的"汉滨"文学盛会创造了条件。建安十四年春二月,赤壁战败由江陵返回襄阳的曹操,为了振奋士气,庆贺降服刘琮、控制襄邓战略要冲,在汉江之滨宴请群臣,出现了建安文学史上以"汉水女神"为题的一次盛况空前的汉水文学笔会,将汉水女神幻化为"光润玉颜""气若幽兰"的圣洁女神,寄托着诗人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曹植的人生境遇与屈原极为相似,他借对汉水女神形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已"宁作清水泥""不为浊路尘"的品格与志向。
- 梁中效
- 淡泊与宁静——诸葛亮思想渊源探析被引量:2
- 2016年
- 淡泊与宁静的概念最先源于道家。先秦道家的"恬愉虚静",儒家的"虚一而静",发展为西汉初年的"道贵清静"的黄老无为政治的核心内容,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淮南子》中的"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思想,将淡泊与宁静文化进行了提炼与升华,从而成为汉代知识分子的座右铭,化育了一大批"少厉清节""独持清操"的东汉知识分子,成为诸葛亮学习的榜样。《诫子书》短短八十六字,凝聚着诸葛亮一生之心血,是修身养性之准则,处世治国之根本,中华千古文化之绝唱。
- 梁中效
- 关键词:淡泊宁静道家儒家思想渊源
- 汉水流域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 2015年
- 在中国的大江大河中,汉水流域的三国文化遗产之多、品位之高、价值之大是所有的江河支流无法比较的,甚至可以与长江、黄河相媲美,在全国的三国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和南水北调战略实施的大背下,汉水流域的三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开发机遇。要将汉水流域建成世界诸葛智慧文化旅游带和世界汉文化展示、体验与创新、创意旅游目的地。要借鉴日韩两国经验,打造汉水流域创新创意的三国文化动漫产业基地。
- 梁中效
- 关键词:汉水流域三国文化文化旅游
- 两汉时期汉中郡的战略地位被引量:3
- 2015年
- 两汉时期的汉中郡是汉家发祥之地,是大汉雄风的发源地,是以蜀道为轴线的"天府之国"的枢纽,同时也是"世修文教""异人并挺""群儒修业""冠盖相继"的文化高地,是丝路之魂张骞的诞生地和归葬地,在世界汉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
- 梁中效
- 关键词:两汉时期发祥地天府之国枢纽
- 东吴鼎足江南最早的设计师——张纮
- 2009年
- 吴国鼎足江南奠基于孙策时代,其谋划者就是与张昭齐名的张纮。他献谋孙策,鼎足江南;他献策孙权,定都金陵;他文采出众,笔挺孙吴。张纮辅佐孙策、孙权兄弟开创并巩固了东吴政权,是吴国鼎足江南最早的设计师和开国勋臣,是三国文化史上不应该被埋没的一代英才。
- 梁中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