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25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宋瑷宏陈罡王冬李玉菊任小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猫纹状皮层神经元整合野结构的对称性及空间总合特性
- 1998年
- 用正弦调制的移动光栅刺激传统感受野和整合野,测量了猫纹状皮层神经元整合野各亚区的范围、抑制程度和亚区间的空间总合特性。结果表明:⑴整合野的两个侧区(以及两个端区)之间具有相同的作用性质(抑制或易化)。⑵大多数整合野的两个侧区(以及两个端区)的范围相等或大致相等。⑶抑制型整合野的两个侧区(以及两个端区)间对细胞反应的抑制程度显著相关。⑷两个侧区(以及两个端区)之间的空间总合具有非线性特性,侧区间总合与端区间总合的非线性程度相同。以上结果提示,整合野的两个共轭对称的亚区可能是由同一个与感受野同心重叠的大区域构成。
- 姚海珊李朝义
- 关键词:神经元整合野
- Ryanodine受体间相互作用及其与钙释放功能的关系(英文)被引量:2
- 2006年
- 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生物膜上都存在由同种受体蛋白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紧密二维排列。最近的模型计算表明这种排列方式可能是一种新型信号转导机制的结构基础,相邻受体可通过功能上的耦联优化信号处理性能。Ryanodine受体(ryanodine receptor,RyR)/钙释放通道通常在肌肉的肌浆网膜上形成二维晶格排列,该蛋白成为研究受体二维排列及其生理功能的一个很好的模型。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在RyR相互作用及其二维排列工作模式和生理功能研究方面的进展,着重介绍了我们实验室利用新方法对RyR相互作用及其调控进行的研究工作。我们研究中发现了RyR功能状态对其相互作用的调控,本文对据此提出的RyR二维排列的“动态耦联模型”及其可能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详细讨论。
- 胡晓芳朱培闳胡钧
- 关键词:RYANODINE受体
- 猫皮层18区神经元整合野特性的研究
- 1998年
- 用双重正弦调制移动光栅图形研究了猫皮层18区神经元整合野特性。同在17区所观察到的结果一样,在18区神经元传统感受野(CRF)的外面,也存在着大范围的易化或抑制性整合野(IF)。抑制和易化性IF神经元分别占70%和30%。IF对刺激光栅的时间频率、空间频率、方位和方向都有选择性。对大多数细胞来说,IF的这些调谐特性都与其对应的CRF的特性相似。以上结果提示,18区神经元能够对CRF和IF内的图形特征进行整合,这种整合在复杂图形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 李朝义雷静江
- 关键词:神经元感受野整合野调谐特性
- VEGF及其受体Flk-1在去内嗅皮层传入的小鼠海马中的表达
- 王文元刘欣倪紫美周长福
- 关键词:内嗅皮层FLK-1
- 文献传递
- 电压门控钠通道与相关调制剂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被引量:6
- 2002年
- 电压门控钠通道 (VGSC)在神经元及大多可兴奋性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也是许多特异性天然动植物神经毒素作用的靶器。这些毒素可调节靶通道的各种功能活性 ,包括通道的电导、激活和失活化相等 ,进而影响电信号产生与传导过程 ,使动物麻痹 ,甚至死亡。本文从分子水平简介相关神经毒素与VGSC靶受体之间相互识别与作用的分子机制。
- 左小潘吉永华
- 关键词:电压门控钠通道分子机制钠离子通道神经毒素
- 运用BIAcore探讨天然神经毒素多肽与相关靶离子通道的相互识别和作用
- 膜离子通道在生物信号的形成以及信息的传导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大量天然神经毒素选择性作用的靶器。本工作运用生物传感实时分析系统BIAcore新技术,针对新型国产肽类蝎神经毒素,即两个特异性电压门控钠通道调制剂Bm...
- 吉永华
- 关键词:大鼠脑BIACORE
- 文献传递
- 第六届亚太地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毒素会议简介
- 2002年
- 李永华
- 关键词:微生物毒素动物毒素植物毒素
- P型和Q型钙通道的性质差异及其可能的结构基础被引量:1
- 2003年
- P型和Q型钙通道虽然被发现得较晚 ,但因其在神经递质释放中的重要作用而倍受关注。构成这两类通道孔道的均为α1A亚单元 ,但它们在失活特性、对阻断剂的敏感性上有明显差异。通道α1A亚单元的相关肽段序列以及参与共表达的β亚单元的不同是这两类通道性质差异可能的结构基础。
- 许彤辉施玉樑
- 关键词:神经递质
- 电压门控钠通道及其调制剂与疼痛
- 作为一种生命保护性机制,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疼痛是位于特定伤害性感受器的特定分子和离子通道激活的结果。研究发现,多种离子通道尤其是伤害性感受器的特异性...
- 吉永华张旭英
- 关键词:电压门控钠通道离子通道电生理记录神经毒素伤害性感受器
- 文献传递
- 川楝素抑制高K+刺激所诱发的大鼠大脑皮层突触体的谷氨酸释放
- 从楝属植物韧皮提取的三萜化合物川楝素,已被证明是个作用于突触前的神经肌肉传递阻断剂,它能选择性地抑制乙酰胆碱(ACh)的释放,而不影响神经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的传播,也不降低突触后膜对ACh的敏感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川楝素...
- 任小梅周建营施玉樑
- 关键词:川楝素突触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