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节教育学院中文系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兆春陈菊王洁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语文
  • 2篇普通话
  • 2篇普通话水平
  • 2篇普通话水平测...
  • 1篇第三人称
  • 1篇第一人称
  • 1篇性意识
  • 1篇叙述人
  • 1篇叙述人称
  • 1篇雅言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品
  • 1篇艺术品格
  • 1篇有效性
  • 1篇语文教学
  • 1篇语文课
  • 1篇语文课程
  • 1篇语文课程标准
  • 1篇战国
  • 1篇推广普通话

机构

  • 8篇毕节教育学院

作者

  • 4篇王兆春
  • 3篇徐丹玲
  • 1篇王洁
  • 1篇陈菊
  • 1篇谭本龙

传媒

  • 2篇贵州教育学院...
  • 2篇黔东南民族师...
  • 1篇中学语文教学
  • 1篇毕节师范高等...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渝西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看新时期普通话工作的新特点
2002年
本文以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实践为事实依据,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从新世纪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的高度,对新时期普通话工作的新特征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那就是:科学化和标准化、有序性和有效性。
王兆春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推广普通话有效性
“俗”:小说的品格定位
2000年
“俗”是小说与生俱来的品格 ,表现在世俗性和通俗性两个方面。前者指小说的基本内容由人类世俗生活构成 ,反映世俗生活的精确度和深广度 ,成为小说批评的重要艺术尺度 ;
徐丹玲
关键词:小说艺术品格
“叙述人称”的理论探讨被引量:5
2000年
“叙述人称”是以人称代词作为区分标志的 ,“我”出现在文中是第一人称 ;“他”出现则是第三人称。然而“我”是叙述者 ,“他”却不是叙述者 ,因而 ,“叙述人称”的概念是不周延、不确切的。弄清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区别很有必要。目前一些研究者对“叙述人称”正在寻找新的科学的名词代替它。
徐丹玲
关键词: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从《聊斋志异》看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被引量:9
2005年
一些文章认为,《聊斋志异》对女性的描写反映了妇女解放运动或男权主义意识,但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思潮来看,它实际上只是表现了明末清初的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
谭本龙王洁陈菊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意识觉醒
谈新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被引量:3
2002年
针对《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要求 ,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新的知识素养、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新的教学手段。
王兆春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观念教学目标语文教学
“雅言”的形成、特点及历史意义试析被引量:1
2002年
雅言发源于华夏祖先的汉民族语言 ,春秋时期称为雅言 ;战国时期 ,逐渐成为华夏民族的通用语。雅言具有规范性、通用性的特点 ,而又在稳定与发展性中冲突并统一。雅言在中国乃至世界语言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王兆春
关键词:雅言春秋战国
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2003年
主要讨论了自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开展以来出现的种种问题 ,并提出了三点对策。一是以宣传为突破口 ,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和一切积极因素 ;二是加强管理监督 ,完善测试机构 ;三是加强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联系 。
王兆春
关键词:普通话
也论夏洛克
2000年
徐丹玲
关键词:夏洛克《威尼斯商人》语文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