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研究所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5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民族
  • 2篇少数民族
  • 1篇大瑶山
  • 1篇代文
  • 1篇第三部门
  • 1篇瑶族
  • 1篇移居
  • 1篇越南人
  • 1篇越南战争
  • 1篇人口普查
  • 1篇通婚
  • 1篇乞讨
  • 1篇乞讨人员
  • 1篇族际通婚
  • 1篇族群认同
  • 1篇文化
  • 1篇文化适应
  • 1篇文明
  • 1篇无家可归者
  • 1篇现代文

机构

  • 7篇暨南大学

作者

  • 7篇梁茂春
  • 1篇董建新

传媒

  • 3篇世界民族
  • 2篇华侨华人历史...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民族研究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纽约无家可归者救助体系的民营化及其启示被引量:8
2005年
20多年来,美国纽约市政府机构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地将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转移给第三部门和私营机构,使政府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有利于实现政府小型化的目标。纽约市对无家可归者的救助体系民营化对我国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董建新梁茂春
关键词:无家可归者救助体系民营化流浪乞讨人员第三部门
民国时期大瑶山的族际通婚被引量:6
2004年
本文通过对地方文献和访谈资料的分析 ,认为在民国时期 ,大瑶山地区的《过山榜》及石牌制度对汉瑶两族通婚的限制 ,在瑶族五个族系中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相对而言 ,茶山瑶对族际通婚的限制最为严格 ,而其他四个族系则较为宽松。此外 ,大瑶山的通婚禁忌不仅存在于汉瑶两个民族之间 ,而且还存在于瑶族内部的“山主”与“山丁”
梁茂春
关键词:民国时期族际通婚少数民族瑶族
加拿大土著人口的特点及生存状态被引量:8
2005年
 近十年来,加拿大土著人口承接了上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态势,持续高速增长,并不断从传统的保留地向非保留地、从乡村向城市转移。从整体上看,土著人口在就业、收入、教育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远远落后于非土著人口,其民族文化也面临日渐衰退的严峻局面。本文根据加拿大统计局 1996年、2001年人口普查资料数据和中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了当前加拿大土著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其生存状态。
梁茂春
关键词:民族政策人口普查
远离现代文明的宗教群体:阿米什人被引量:8
2006年
阿米什人自18世纪初迁居美国至今,一直恪守古老的宗教传统,远离和规避主流社会与现代文明,并为本教派原本有悖于美国法律的行为规范争取合法地位。他们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并没有阻碍其在美国的生存和发展,相反,他们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呈现一派勃勃生机。阿米什人保护本宗教群体核心价值观的坚强毅力和应对社会变迁的灵活性是其得以持续繁荣、发展的关键。
梁茂春
越南华裔在美国的生存与适应被引量:3
2007年
根据散落于相关研究文献和数据中有关越南华裔的资料,对1975年以后华裔逃离越南并定居美国的历史过程、生活适应、地位获得和族群认同等方面的大致状况作一个梳理,旨在加强越南华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两次移民潮中,抵达美国的越南华裔难民约30-50万人,寻找亲人、取得族裔社区的支持和族裔聚居区的形成成为应对政府分散安置政策的方案;文化适应与经济成就落后于越南裔,但近20多年来取得了一些值得称道的成就;其族群认同建构于以共同的原居住地、居住国为背景和多元文化的基础之上。结论是,越南华裔还没有完全融入其他美国华裔之中,而是形成了一个既认同于美国华裔、又与越南裔有一定联系的相对独立的华人“次族群”。
梁茂春
关键词:族群认同
1975—2004年间移居美国的越南人被引量:9
2007年
梁茂春
关键词:美国社会越南人移居越南战争少数民族
从精神健康看美国华人的文化适应被引量:5
2005年
华人作为美国的一个少数族群,其精神健康状况总体上好于当地主体族群,而其应对方式却较为独特。美国华人应对精神健康问题的态度与方式,从某些侧面反映了他们对主流社会文化的适应情况。作者认为,华人的“选择性同化策略”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主流社会的文化压力,并保持了较为良好的精神健康状态。
梁茂春
关键词:文化适应美国华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