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美国研究中心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1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军事更多>>
- 从否决CTBT看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军控政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美国参议院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否决反映了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军控政策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反对削减军备,以军事优势界定国家利益;轻视国际合作,主张行动自由,认为美国应在军控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追求绝对安全,认为美国一国的安全利益超过国际安全利益。否决《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对国际军控进程是一次沉重打击,使条约的生效前景更加复杂,同时也损害了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从美国国内来说,安全政策更加保守化。
- 于迎丽
- 关键词:《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军控政策新保守主义
- 宗教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以美国宗教团体的“苏丹运动”为例被引量:16
- 2011年
- 冷战结束以来,宗教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从隐性转为显性。在美国外交事务领域,宗教以及宗教团体通过无形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有形的组织机构两个维度发挥作用。同时,其影响也受到各种传统及现实因素的制约。这在"苏丹运动"中就有程度不等的体现。苏丹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美国对非洲政策的所谓"三不规则",通过媒体宣传、基层动员和社会运动等方式形塑了美国外交政策议题。苏丹运动同时暴露了宗教团体介入美国对外事务领域的局限性。该运动为人们了解宗教以及宗教团体如何影响美国外交政策、研究后冷战时期宗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提供了重要案例。
- 徐以骅
- 关键词:美国外交宗教团体
- 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对美国陆战学院2005-2007年关于中国问题研究的分析
- 2008年
-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美国对中国的关注日益上升。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陆战学院战略研究所近三年来关于中国问题的出版物的系统研究,尽量客观、准确地揭示出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我们的反思。
- 朱明权潘亚玲
- 关键词:军事力量国家安全政策
- 基督教神学教育中国化的回顾和展望
- 2016年
- 基督教在华传教运动的流行口号之一,就是'神学院校是整个宣教事业的冠冕',如此说来,1949年前以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为代表的一些具有大学及大学以上程度的神学高等学府,就是这顶'冠冕上的明珠'。如基督教传入中国一样,基督教神学教育中国化(此前也称本色化、本土化、处境化、在地化等)是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
- 徐以骅
- 关键词:教育地化神学处境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