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作品数:103 被引量:304H指数:9
相关作者:刘光英朱苹姚丽君李存辉谢曼凌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5篇螺杆菌
  • 23篇幽门螺
  • 23篇幽门螺杆菌
  • 18篇基因
  • 16篇细胞
  • 14篇杆菌
  • 13篇球菌
  • 12篇肠球菌
  • 9篇溶血素
  • 9篇教学
  • 9篇病毒
  • 8篇生物学
  • 7篇毒力
  • 6篇蛋白
  • 6篇增殖
  • 6篇细菌
  • 6篇肝炎
  • 5篇乙型
  • 5篇球形幽门螺杆...
  • 5篇重组蛋白

机构

  • 103篇福建医科大学
  • 6篇福建省疾病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4篇南京军区福州...
  • 4篇中国药品生物...
  • 3篇福建省妇幼保...
  • 2篇福州总医院
  • 2篇解放军第47...
  • 1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厦门医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4篇佘菲菲
  • 23篇强华
  • 15篇陈豪
  • 11篇陈月秀
  • 10篇郑铃
  • 9篇李能
  • 8篇吴小茜
  • 8篇林建银
  • 7篇刘光英
  • 6篇陈锦英
  • 6篇洪新如
  • 6篇郑秀芬
  • 6篇严延生
  • 5篇魏雪英
  • 5篇姚丽君
  • 5篇谢曼凌
  • 5篇林旭
  • 5篇苏东辉
  • 5篇朱苹
  • 5篇李妮

传媒

  • 15篇福建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人兽共患...
  • 9篇中国人兽共患...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微生态学...
  • 5篇海峡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1
  • 12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 10篇2003
  • 8篇2002
  • 2篇2001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留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探索被引量:2
2015年
分析了留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师生交流障碍、缺乏合适实验教材、留学生学习习惯差异和自律性差等问题,提出了提高教师英语听说水平、编写合适的实验教材、结合留学生特点提高备课质量、注重培养留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加强师生交流等具体措施,提高留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吴云丽强华佘菲菲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留学生教学
微生物学实验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与体会被引量:4
2002年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实验课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实验技能、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将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活动中 。
强华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实验课理论联系实际
浅谈在集体备课中引入读书报告的实践被引量:1
2007年
在集体备课中开展读书报告制度是近年来我系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实践。该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更新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并有力推动了教学与科研的相结合,以及个人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
李能佘菲菲
关键词:读书报告集体备课病原生物学
mRNA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细胞的存活、生长和分化是由许多基因决定的,基因的表达要经历转录、翻译及翻译后修饰等过程.定量测定特定基因的转录水平可反应出基因作用的变化.本文就mRNA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朱苹佘菲菲
关键词:斑点杂交
文献传递
β-淀粉样蛋白影响维甲类X受体α到细胞质的穿梭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对维甲类X受体α(RXRα)生成及到细胞质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2awt)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Aβ短肽及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695过表达处理实验组,应用核质分离结合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XRα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含量;分别对上述2组N2awt细胞及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脑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定位染色,观察RXRα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分布的改变。结果 在N2awt细胞中,APP或Aβ增多不影响RXRα的表达但导致RXRα在细胞质中含量与分布增多,分别从对照组的3.2%增加至APP处理组的17.6%及从对照组的3.8%增加至Aβ处理组的14.3%;与健康人比较,AD患者脑皮质细胞中RXRα在细胞质分布增加。结论 Aβ可能影响RXRα到细胞质的穿梭。
游晓青陈耀民黄秀梅刘迎春林建银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Β蛋白细胞质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
2003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变化。方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结果 :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随病情严重而升高 ,慢性中度和重度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和慢性轻度组 ;其含量与总胆红素呈显著正相关 (r =0 .75 1,P <0 .0 1) ,与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均呈弱正相关 (r分别为0 .470和 0 .44 9,P <0 .0 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随病情严重而上升 。
彭宗根刘小朋苏东辉陈紫榕
关键词:乙型肝炎去甲肾上腺素荧光分光光度法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
肠球菌的毒力因子被引量:14
2006年
肠球菌是人或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近年来,肠球菌的耐药性及医院感染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目前研究的肠球菌毒力因子如:溶血素的基因(cyl)、聚集物质(AS)、表面蛋白(esp)、心内膜炎抗原(efaA)、明胶酶(gelE)等作一综述。
朱波强华
关键词:肠球菌毒力因子溶血素
嗜酸乳杆菌对螺旋形和球形幽门螺杆菌黏附拮抗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热灭活状态和活菌状态嗜酸乳杆菌对螺旋形和球形幽门螺杆菌(Hp)的黏附拮抗作用。方法制备人胃上皮腺癌细胞系(AGS)细胞爬片,将两种状态嗜酸乳杆菌和不同形态Hp菌分组按不同顺序加入,作用2h,革兰染色后光镜观察分析Hp黏附指数产生的变化,荧光抗体染色法定性评价黏附于AGS细胞的Hp密度的改变。结果革兰染色后光镜观察分析:排除实验组及竞争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黏附指数均有明显下降(P<0.05)。荧光镜下可见实验组黏附于细胞的Hp密度也明显降低。结论嗜酸乳杆菌对不同形态的Hp均具有黏附拮抗作用。
吴小茜佘菲菲李能陈月秀
关键词:乳杆菌嗜酸螺杆菌细菌黏附荧光抗体技术
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幽门螺杆菌UreC,OipA抗原性的检测及其对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UreC、OipA基因重组子转染胃上皮细胞后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及其对胃上皮细胞的作用,为两种毒力因子DNA疫苗的研制提供可行性依据及安全性指标。方法:用RTPCR方法从国际标准株NCTC11637中获取UreC、OipA全长基因,克隆入pGEMTEasy载体并测序,以重组T载体为模板,将两种基因的开放读码框架分别定向克隆入pcDNA3.1载体;获得的重组子转染SGC7901细胞,筛选耐潮霉素的细胞克隆,用RTPCR及Immuno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UreC、OipA蛋白的表达和抗原性;用荧光染色技术、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UreC、OipA对细胞表型、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SoipA、SureC细胞(分别转染OipA、UreC重组子)表达相应的产物且具有抗原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oipA、SureC细胞未见明显形态学改变;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SoipA、SureC细胞与SpcDNA3.1细胞(转染pcDNA3.1)比较,生长增殖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SoipA和SureC的凋亡率与SpcDNA3.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OipA、UreC在培养细胞内的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且对细胞的功能无影响,可考虑用于制备DNA疫苗。
张静佘菲菲陈豪陈月秀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OIPA细胞增殖基因转染
球形幽门螺杆菌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了解球形幽门螺杆菌对体外培养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抗生素诱导幽门螺杆菌标准菌株NCTC 116 37球变 ,将弯曲形和球形菌的菌悬液 (1× 10 8个 /ml )作 5倍梯度稀释 ,而后分别加入胃癌上皮细胞SGC 790 1,共孵育 3d后 ,用MTT法检测SGC 790 1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高浓度的弯曲形和球形幽门螺杆菌 (>8× 10 7个 /ml )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 (P <0 .0 5 ) ;低浓度的球形幽门螺杆菌 (<1 2 8× 10 5个 /ml )可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 (P <0 .0 5 )。结论 :球形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可影响SGC 790 1细胞的增殖。
陈豪张静佘菲菲陈月秀
关键词:球形幽门螺杆菌SGC-7901细胞增殖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