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外语系

作品数:24 被引量:79H指数:5
相关作者:郭富强吴惠芳许海萍祝平徐晓晴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英语
  • 10篇教学
  • 7篇翻译
  • 6篇大学英语
  • 5篇大纲
  • 4篇英语教学
  • 4篇词汇
  • 3篇英语专业
  • 3篇语言
  • 3篇师范
  • 3篇外语
  • 3篇文化
  • 3篇新《大纲》
  • 3篇课程
  • 3篇课程设置
  • 3篇《大纲》
  • 2篇大学英语教学
  • 2篇大学英语教学...
  • 2篇大学英语听力
  • 2篇大学英语听力...

机构

  • 24篇苏州铁道师范...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5篇郭富强
  • 4篇秦建栋
  • 2篇许海萍
  • 2篇高忠信
  • 2篇汪利和
  • 2篇吴惠芳
  • 1篇徐晓晴
  • 1篇贾秀峰
  • 1篇杨宇红
  • 1篇祝平
  • 1篇陈桂斌

传媒

  • 15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科技翻译
  • 2篇苏州铁道师范...
  • 1篇外语界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无锡轻工大学...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02
  • 7篇2001
  • 9篇1999
  • 6篇1998
  • 1篇199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大纲》指导下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被引量:5
2001年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在贯彻新<大纲>,培养复合型人才时首先应该注重英语和教育的复合,课程设置应突出师范性,体现"英语教育"的特色.与其他系科合作,实施副修制,做好英语与其他专业的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祝平
关键词:师范特色副修
教师的非言语交际与外语教学被引量:5
1999年
非言语特征传递了人们交际活动中的大部分信息,是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栽体。非言语特征包括体姿语、目视行为、面部表情、体距处理、伴随语言诸方面。教师的非言语交际对外语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注意与自身素质有关的非言语特征,并且要善于发掘所教语言文化的非言语特征以提高教学效果。
吴惠芳
关键词:教师外语教学
试析以形合法翻译的句型
1999年
对科技英语中的一些特殊的 SVO和 SV简单句 ,以及起状语作用的定语从句等句型 ,在英译汉时 ,需增加表示相应逻辑关系的连词 ,以形合法翻译 ,使译文更加准确。
郭富强
关键词:形合意合翻译连词
英汉词汇空缺现象刍议被引量:9
1999年
“空缺”(Lexical gap)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词语或词义非对应现象。英汉词汇空缺的类型有对应词空缺和词义(外延意义、内涵意义、联想意义、感情意义)空缺。词汇空缺的成因有: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认识观念的差异以及语言形式、体态语差异。译时可采取音译、移译、直译、意译、增译、易译和加注等方法。
秦建栋
关键词:空缺翻译
认知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阐述了认知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作用,探讨了英语听力教学的原则:分析和评价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学生已有的图式,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听力内容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扩大和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刘谋宏
关键词:听力教学
外语学习中的迁移有效条件的生成被引量:6
1999年
研究外语学习中的迁移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背景知识、克服文化差异、知识的概括化系统化、科学的练习设计等是迁移的有效条件,掌握促成迁移的有效条件有助于外语的教与学。
汪利和
关键词:外语学习迁移
以阅读为中心 提高学生听说写译能力
1999年
许海萍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英语能力阅读量背景知识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初探——课文处理“三步曲”
2002年
本文针对听力的重要性和传统听力教学的弊端提出了听力教学的“三步曲”。即预听、精听、发展三个阶段。通过这三个步骤的巧妙结合 ,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听力教学充满乐趣 。
贾秀峰
关键词:精听
科技英语翻译:大学生的必修课被引量:13
2001年
根据当今市场对英语人才需求的变化、科技英语翻译对大学生未来就业及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翻译工作者的培养等方面的分析,本文提出:必须为大学生开设科技英语翻译课。
郭富强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翻译工作者英语人才大学生必修课就业
从瓦尔特·莫雷尔形象看《儿子与情人》的社会批判主题被引量:3
1999年
传统的文学批评在审视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时,往往从主人公保罗在其成长过程中同其母亲葛楚德之间超乎正常阈限的亲情关系切入,将小说析介为诠释和确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范例。本文变换视角,把父亲瓦尔特·莫雷尔的悲剧性命运同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指出“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和非人的劳力条件、生活状况扭曲了他的精神世界,破坏了他的家庭和谐,摧残了他身心两方面的健康”,认为该小说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个人进行精神分析,更重要的是从人的精神困境中寻找社会方面的原因。因此,《儿子与情人》除了个人性的心理学主题之外,还有着深刻的社会批判主题。
徐晓晴吴江红
关键词:悲剧性命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