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 作品数:143 被引量:394H指数:10
- 相关作者:黄烨古瑞华张义明李文发刘伟更多>>
- 相关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大学文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农村环境治理的“碎片化”困境及其法治对策研究
- 2022年
- 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当前农村环境的持续恶化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的发展,重城市、轻农村的环境治理政策导致农村环境治理缺位,缺乏农村环境治理的机制。以政府为主体,要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多方参与监督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农村环境治理的“碎片化”困境,继而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法治对策进行思考,为更好治理农村环境提供了几条可行性建议,以供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分析。
- 樊德玲
- 关键词:农村环境美丽乡村
- 体面劳动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之法治进路被引量:4
- 2018年
- 新生代农民工寄居于城市,盼望在城市安居乐业,同时他们也是城市的建设者,他们渴求同城市劳动者一样体面劳动。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从体面劳动的四个维度,即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就业平等、社会保护及社会对话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是"不体面""欠体面"的。从依法治国的方略视角来探寻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之进路,需要我们从宪法、劳动立法和其他法律制度方面共同努力,以期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体面劳动。
- 李伶俐
- 关键词:体面劳动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法治进路
- 绿色农业创业与农民增收——基于信息化的门槛效应被引量:5
- 2018年
- 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而且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发力点。通过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绿色农业创业与农民增收间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随着信息化水平提升,绿色农业创业对农民增收的促进效应呈边际效率递增特征;西部地区绿色农业创业对农民增收的促进效应更明显。因此,应重视绿色农业创业的农民增收效应,加强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区域差异化的绿色农业创业促进机制。
- 邱海洋齐泓深
- 关键词:农民增收信息化
-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策略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在优势视角下,青少年偏差行为社会工作介入强调的是社会工作者与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相互沟通合作,发挥青少年自身的优势力量改变自己。从优势视角出发解决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必须以个案、小组、社区作为介入单元,将优势视角融入社会工作实务中,进而改变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优势视角理念,是对传统问题视角理念的修正,基于优势视角理念的青少年偏差行为社会工作介入,不仅能帮助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发掘自身的优势与潜能,纠正偏差行为也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实施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而且能体现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 刘伟
-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工作
- 校园欺凌现象分析及预防对策被引量:6
- 2017年
- 如何有效预防和遏制校园欺凌,已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当前校园欺凌呈现隐秘化、低龄化、多样化、帮派化和残忍化的特征。导致校园欺凌的原因也错综复杂,包括社会负面影响、学校教育缺位、家庭防线失守、法律制度缺失、个体认知不足等。校园欺凌的整治与预防应在借鉴国外治理校园欺凌的基础上,从社会预防、情景预防、法制预防三道防线入手,构建有效的我国校园欺凌的预防对策。
- 袁方黄烨
- 关键词:青少年
- 当代乡村文化认同的现实困境与出路探寻被引量:3
- 2019年
- 实现深层次乡村文化认同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通过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乡村文化认同问题面临主体缺位—资源流失,供给受阻—需求难满足,规范失落—社会资本弱化,价值分化—文化权威消解等现实困境。总体审视,需以建构性方式:以开展新公民教育构筑理性认知,以活化乡村文化记忆唤起情感共鸣,以重塑乡村文化价值促进思想转化,以文化实践和意义追寻强化心理调试,来破解这些困境,从实质上提升乡村文化认同。
- 黄方
-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认同文化记忆
- 城乡接合部背景下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的定位与路径--以S县社工服务项目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城乡接合部具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特性,其社区既具有部分城市社区功能,也具有农村社区流动性强和空心化特征。社工机构嵌入社区治理时,其定位与参与路径受此背景约束。既有的三社联动理论由于过于理想化而适用范围狭窄;协同治理理论过于注重社工机构对社区权力结构的嵌入,而忽略了社工进驻社区本身对社区生活系统的融入。在重新思考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的定位与路径时,嵌入理论概念得到进一步阐释和扩展。社工与社区工作者、服务对象等主体的多元互动,使得社工机构从介入社区治理转变为嵌入生活治理,进而融入社区生活世界。
- 杜连峰
- 关键词:城乡接合部社工机构
- 从泽田瑞穗藏品看宝卷的分类问题被引量:2
- 2022年
- 清末民国时期,民间教派为传达教派思想、修行劝善等,通过扶鸾仪式进行人神沟通而创作了一类可称为“扶鸾宝卷”的文本,这类文本也常被视为坛训,但学界对坛训是否归属于宝卷有一定的争议。在对泽田瑞穗藏宝卷进行数据整理时,发现有16部文本托言神佛所作,无法确切地归入佛教宝卷、教派宝卷或民间故事宝卷。通过对这些文本的细读,本论文认为应将其归入扶鸾宝卷。扶鸾宝卷一方面在教派归属、文本名称、文体特征、说唱性等方面与宝卷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应用于多种扶鸾仪式,具备坛训的巫术色彩。可以说扶鸾宝卷是宝卷向坛训演变的过渡形态。对扶鸾宝卷的讨论可以解决我们对泽田藏宝卷进行分类整理时的困惑,同时也为宝卷学界整理和研究相关文本提供参考。
- 孙艳艳周波
- 关键词:宗教性
- 论新时代强化国家公务人员的对外公务道德建设被引量:1
- 2019年
- 强化国家公务人员的对外公务道德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公务系统形成新气象、施展新作为的重要条件,也是对虽不触及法律底线却缺乏应有公务道德操守的公务现象进行系统治理的实际需要。根据现有的管理规范和政治伦理,可将爱民、敬业、务实、诚信、清廉等确立为我国公务人员最基本的对外公务道德。针对我国公务人员对外公务道德建设中存在的抽象道德要求较多、道德规范零散化以及遵守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通过调适道德规范结构、制定统一的公务人员道德守则、建立公务活动过程的合道德性审查机制以及强化对公务道德的审查救济等途径来加以改进。
- 朱茂磊
- 关键词:公务人员道德建设制度化
- 社群互动与认同重构——以东太湖流域的一个移民社会为例被引量:3
- 2019年
- 污名是移民在地化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但学界对于污名与认同的关系的认识仍有待深入。通过对一个位于吴江东太湖流域的移民社会的考察,发现移民在与本地人的污名互动中形成了多样化的认同分类,即原籍认同分类“河南人-苏北人-本地人”、地方认同分类“太湖人-高田人”以及污名分类“太湖强盗-高田蛮子”。污名互动表面上制造了社会的分裂,但实际上强调了不同社群的共存关系,其对于移民完成在地化和认同重构具有重要意义。从污名切入进行移民认同的研究时,应在污名互动中全面考察互动各方的污名规范与污名实践,从而解答充满污名的社会如何具备共同体的可能性的问题。
- 周波
- 关键词:污名建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