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作品数:120 被引量:349H指数:9
相关作者:张玉娟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2篇农业科学
  • 17篇文化科学
  • 14篇生物学
  • 8篇理学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8篇食品
  • 10篇教学
  • 7篇乳杆菌
  • 7篇乳酸
  • 7篇乳酸菌
  • 7篇克隆
  • 7篇发酵
  • 7篇干酪
  • 7篇干酪乳杆菌
  • 6篇玉米醇溶蛋白
  • 6篇植物
  • 6篇细胞
  • 6篇基因
  • 6篇醇溶蛋白
  • 5篇免疫
  • 5篇纳米
  • 5篇教育
  • 4篇淀粉
  • 4篇原核表达
  • 4篇乳化

机构

  • 120篇哈尔滨学院
  • 18篇东北林业大学
  • 16篇东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哈尔滨商业大...
  • 4篇天津科技大学
  • 4篇黑龙江农业经...
  • 4篇黑龙江职业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黑龙江大学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许昌学院
  • 2篇黑龙江东方学...
  • 2篇黑龙江省八一...
  • 2篇广东科贸职业...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哈尔滨职业技...

作者

  • 11篇邹莉
  • 6篇易华西
  • 6篇王世新
  • 6篇王旭彤
  • 4篇张莉丽
  • 4篇王洪峰
  • 4篇徐微
  • 4篇张兰威
  • 4篇于成龙
  • 3篇孙宇
  • 3篇张爽
  • 2篇李淑敏
  • 2篇刘玉兵
  • 2篇白雅梅
  • 2篇马永强
  • 2篇吕文河
  • 2篇白建伟
  • 2篇宋宏光
  • 2篇谢玉锋
  • 2篇贾健辉

传媒

  • 9篇粮食与油脂
  • 8篇食品工业科技
  • 6篇高教学刊
  • 5篇食品工业
  • 4篇中国调味品
  • 4篇中国酿造
  • 4篇食品科学
  • 3篇中草药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高师理科学刊
  • 3篇农产品加工
  • 2篇北方园艺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化学试剂
  • 2篇化学世界
  • 2篇中国食品
  • 2篇继续教育研究
  • 2篇保鲜与加工

年份

  • 9篇2024
  • 14篇2023
  • 18篇2022
  • 14篇2021
  • 28篇2020
  • 16篇2019
  • 16篇2018
  • 5篇2017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乳酸菌有效成分的筛选
2019年
以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GG(LGG)为阳性对照,4株具有潜在抗结肠癌功效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提取其细胞壁及细胞质,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初步筛选具备抑制HT-29细胞增殖能力的成分,再通过分析提取成分对HT-29细胞DNA损伤、细胞死亡及周期的影响,获得具有抗结肠癌作用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LGG相比,乳酸菌X11、X12、M5、K14的细胞壁和乳酸菌M5、K14的细胞质对HT-29细胞增殖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HT-29细胞经乳酸菌细胞壁或细胞质(蛋白质含量为80μg/mL)处理48h后,脱氧核糖核酸(DNA)出现了明显的弥散拖尾形态;乳酸菌X12、M5和K14细胞壁诱导HT-29细胞凋亡,并调控癌细胞周期分布。通过筛选最终获得乳酸菌X12、M5和K14的细胞壁成分具有抗结肠癌作用。
王淑梅张兰威张莉丽张爽易华西
关键词:乳酸菌细胞壁细胞质细胞凋亡
纳米材料在农作物领域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7
2020年
近年来,纳米材料成为农业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纳米材料基于其尺寸小的特点,可以在穿透植物细胞壁后,通过内吞作用被细胞吸收,进而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转化、作物生长发育和植物健康等农作物领域,尤其在遗传转化领域,其可作为转化载体与基因编辑技术综合运用,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基于此,对纳米材料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机制及其在农作物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纳米材料在植物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农作物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后续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拓宽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薛琴琴韩贝贝吴雪晴李沛李莹莹吴庆钰
关键词:纳米材料内吞
抗性淀粉的性质、制备及其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
2024年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作为一种新型膳食纤维,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可以促进部分有益菌的生长以及产生短链脂肪酸,有益人体健康。作者综述了抗性淀粉的分类、制备、结构特点与理化性质,以及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影响,包括其如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减少尿毒症毒素与全身性炎症等缓解肾损伤、延缓慢性肾脏病进程。研究结果为开发具有辅助改善慢性肾脏病功能的抗性淀粉类食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管骁夏吉安张妤张苏华宦红娣任菲孙宇郝麒麟闫雅非张丽琍孙注余治权
关键词:抗性淀粉慢性肾脏病肠道菌群
黑木耳Mn-SOD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以黑木耳DL202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Mn-SOD基因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Mn-SOD基因在黑木耳抗逆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结果表明:Mn-SOD基因cDNA全长为609 bp,编码202个氨基酸,命名为Ah-MnSOD;蛋白具有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家族的保守结构域,不具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主要位于过氧化物酶体中;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h-MnSOD与Auricularia subglabra亲缘关系最近。此外,构建了Ah-MnSO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诱导出目的蛋白。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h-MnSOD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且在原基中表达最高。
孙婷婷马伊莎刘瑞鹏孙健邹莉
关键词:黑木耳克隆原核表达荧光定量PCR
暴马桑黄MVD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对暴马桑黄中参与三萜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MVD)基因进行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以了解暴马桑黄三萜合成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VD基因cDNA序列进行分析,并采取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用qRT-PCR技术分析MVD基因在暴马桑黄不同发育阶段表达特性;以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暴马桑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三萜含量和变化规律。【结果】暴马桑黄MVD基因cDNA序列全长1209 bp,编码40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3.43 ku,命名为SbMVD(登录号为MK977617)。系统进化树表明:暴马桑黄MVD蛋白和紫芝、灰树花MVD蛋白同源性最高。SDS-PAGE结果显示:在65 ku(包含21 ku标签蛋白)附近出现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蛋白条带。qRT-PCR分析及三萜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暴马桑黄SbMVD基因转录水平和三萜含量在不同发育阶段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且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通过对SbMV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推测该基因在三萜合成途径中发挥一定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暴马桑黄三萜合成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刘增才孙婷婷王世新马依莎王旭彤孙健邹莉
增稠剂作用机制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0年
食品增稠剂既能维持食品特有的形态,又可改善食品的口感。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上涌现出各类食品增稠剂。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未来的食品加工中也会呈现出良性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食品增稠剂的特性、功能、作用机制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简要概述,为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扩大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也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食品增稠剂奠定理论研究基础。
王淑梅王佳新
关键词:增稠剂食品加工
生物学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黑龙江生态旅游发展为例
2022年
从生物学研究的视角入手,分析在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野生动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大型菌类的数量变化、多样性影响、生存质量的变化,提出当前我国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情况下生物保护的相应对策,旨在从生物学视角下为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刘献詹利孟令波杨玉菊
关键词:生物学生态旅游
离体条件下评价二倍体马铃薯(Solanum phureja×S.stenotomum)耐盐性被引量:2
2020年
为评价马铃薯耐盐性,筛选耐盐种质资源,本研究以164份二倍体马铃薯杂种后代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进行NaCl胁迫处理,测量盐胁迫和对照条件下杂交后代和亲本的芽长、芽鲜重、芽干重、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6个形态指标,然后运用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类。结果表明,以亲本为对照,比较综合评价D值,筛选出26个耐盐无性系和10个盐敏感无性系;利用6个形态指标和D值分别聚类分析,166个无性系均被分为4个耐盐性不同的类群,表明可以分别利用6个形态指标和D值进行聚类,筛选出在同一类群中共同包含的无性系,提高耐盐评价的精确性;后代无性系根长相对值平均值较高(62.5),且聚类分析后,第一类群和第二类群的根长相对值的差异较小,说明根长不是理想的形态筛选指标,可以考虑用主根数替代根长,作为耐盐筛选的形态指标之一。本研究结果为快速评价大量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耐盐性和马铃薯耐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赵明辉白雅梅吕文河
关键词:马铃薯二倍体耐盐
纳米材料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进展
2022年
纳米科学突飞猛进,提供了大量不同的纳米结构和纳米复合物。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理化生物性能,备受各行业宠爱。文章对纳米材料在食品分析(包括亚硫酸盐、重金属、H_(2)O_(2)、有机磷农药、抗生素、抗氧化剂、食源性致病菌、调味品中违法添加剂)和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纳米材料与食品行业更好融合提供了参考。
方蕾马永强马永强
关键词:纳米材料模拟酶食品分析食品包装
非肝素类天然抗凝血多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血液凝固和血小板凝集是局部缺血性疾病发病的最重要的原因,诱发心血管和脑血管甚至全身各处的相关疾病。肝素类物质已被广泛应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效果显著但副作用较大。本文介绍了非肝素类具有抗凝血功能的天然多糖类物质,其单糖组成主要是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等,其中源于海洋的多糖均含有硫酸根,与多糖形成多糖硫酸酯类物质;而源于陆地的,一般不含硫酸根,含己糖醛酸或尿酸等酸性成分。不同来源的多糖其分子组成和结构差异较大,抗凝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本文着重阐述了海藻类、海洋无脊椎动物、植物及其果实、可食用菌等来源的抗凝血多糖结构特点、抗凝作用机理,希望能为高抗凝活性、低毒副作用的天然多糖类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卞春王振宇John Shi季澜洋董世荣
关键词:结构特点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