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中医药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4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毒性
  • 4篇脂毒性
  • 3篇丹酚酸
  • 3篇丹酚酸A
  • 3篇棕榈
  • 3篇棕榈酸
  • 3篇细胞
  • 3篇酚酸
  • 2篇自噬
  • 2篇果酸
  • 2篇肝细胞
  • 2篇AMPK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肌细胞损伤

机构

  • 9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窦晓兵
  • 2篇杨贞
  • 1篇沃兴德
  • 1篇范春雷
  • 1篇柴惠
  • 1篇钱颖
  • 1篇顾杰波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丹酚酸A抑制TLR4/JNK MAPK改善棕榈酸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丹酚酸A对脂毒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棕榈酸体外诱导建立H9C2心肌细胞脂毒性模型并给予丹酚酸A进行干预,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损伤,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罗丹明123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研究丹酚酸A改善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浓度为400μmol/L的棕榈酸可显著导致H9C2心肌细胞脂毒性损伤(P<0.05)。不同浓度(10、20、40、80μmol/L)丹酚酸A暴露对心肌细胞无毒性作用(P>0.05)。丹酚酸A干预显著改善脂毒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激活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TLR4)可显著增强脂毒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P<0.05),而抑制TLR4显著减轻棕榈酸诱导的细胞脂毒性(P<0.05)。此外,丹酚酸A显著抑制棕榈酸诱导的TLR4及其下游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 MAPK)(P<0.05)。结论:丹酚酸A改善脂毒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LR4/JNK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徐甜甜吴相尧皮爱文柴惠张斌王邦才窦晓兵窦晓兵
关键词:丹酚酸A棕榈酸TOLL样受体4脂毒性心肌细胞
阿魏酸抑制p38 MAPK保护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棕榈酸诱导的HepG2肝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棕榈酸诱导HepG2肝细胞建立脂毒性模型并给予阿魏酸进行干预,采用LDH法检测细胞损伤,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阿魏酸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浓度(25、50、100、200μmol/L)阿魏酸暴露对肝细胞无毒性作用(P>0.05)。阿魏酸干预显著抑制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并改善棕榈酸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激活p38可显著增强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P<0.05),而抑制p38显著改善棕榈酸诱导的细胞损伤(P<0.05)。此外,阿魏酸显著抑制棕榈酸上调的p38磷酸化(P<0.05),采用p38激活剂处理细胞可阻断阿魏酸对脂毒性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阿魏酸可有效改善脂毒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p38信号通路有关。阿魏酸可能成为防治以脂毒性为主要病理特征性肝病的功效因子。
傅爱徐甜甜杨贞韩强窦晓兵窦晓兵
关键词:阿魏酸棕榈酸P38脂毒性肝细胞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1
2008年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是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其他间充质来源细胞的强有丝分裂原和化学驱动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动脉粥样斑块发展过程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的作用可能尤其重要。文章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特点、作用和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关系作了简要归纳,以期为更好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和探索如何防止其发生提供参考。
顾杰波范春雷沃兴德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动脉粥样硬化
丹酚酸A激活AMPK及SIRT1减轻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丹酚酸A对棕榈酸诱导的AML12肝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棕榈酸诱导AML12细胞建立脂毒性模型并给予丹酚酸A进行干预,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损伤,采用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采用Bodipy染色法观察胞内的脂滴,采用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荧光细胞通透性染料罗丹明123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Ⅰ(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蛋白表达。结果:棕榈酸作为肝细胞脂毒性诱导剂可显著降低AML12细胞存活率,加重细胞内脂质沉积,而丹酚酸A干预可改善棕榈酸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损伤(P<0.05)。其次,丹酚酸A干预可改善棕榈酸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及细胞内ROS水平升高(P<0.01)。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棕榈酸可显著抑制AMPK及SIRT1蛋白表达(P<0.05),而经过丹酚酸A处理可显著升高棕榈酸抑制的SIRT1及AMPK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丹酚酸A可有效改善脂毒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激活AMPK及SIRT1蛋白有关。
赵芳卿杨雯雯殷玉杰张斌王邦才窦晓兵李松涛朱林文思
关键词:丹酚酸A脂毒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齐墩果酸通过AMPK介导的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改善脂毒性诱导的肝细胞损伤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 研究中药单体齐墩果酸(OLA)对棕榈酸(PA)诱导的Aml-12小鼠肝细胞脂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揭示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给予Aml-12小鼠肝细胞不同浓度OLA(10、20、40μmol/L)预处理2h后添加PA干预12h诱导肝细胞脂毒性.通过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量、Hoechst细胞核染色检测OLA对PA诱导脂毒性的保护作用;通过Western blot及siRNA干扰等技术检测OLA保护脂毒性的潜在分子机制.结果 PA干预以剂量依赖关系诱导肝细胞脂毒性.OLA干预显著改善PA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P<0.05),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机制研究表明激活自噬可显著抑制PA诱导的脂毒性,而抑制自噬加重PA诱导的脂毒性.OLA显著激活肝细胞自噬,且抑制自噬显著阻断OLA保护脂毒性的作用.此外,OLA显著激活自噬调控上游分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水平,采用化学抑制剂或siRNA干扰抑制AMPK可显著抑制OLA对脂毒性的保护作用.结论 OLA通过激活自噬显著改善PA诱导的肝细胞脂毒性,AMPK激活参与OLA对脂毒性的保护作用.OLA具有潜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冯璐燕赖尚磊叶萤燕张漪婷窦晓兵李松涛
关键词:齐墩果酸脂毒性自噬棕榈酸AMPK
五味子乙素通过抑制TLR4-MyD88信号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凋亡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h B)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以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为研究对象,建立LPS细胞炎症损伤模型,通过比色法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量、细胞存活率、细胞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以检测SchB对LPS诱导的炎症的保护作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及TNF-α的mRNA表达。[结果]LPS显著诱导RAW 264.7细胞损伤(P<0.05),而SchB能减轻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损伤,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Sch B能显著下调TNF-α、IL-6的表达(P<0.05),此外SchB能显著抑制TLR4、MyD88及TNF-α的mRNA表达(P<0.05),减轻LPS诱导的细胞炎症反应。[结论]SchB能够显著改善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具有潜在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TLR4-MyD88信号通路参与SchB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菁华朱翔鸿叶萤燕钱倩宇杨贞钱颖钱颖窦晓兵
关键词:五味子乙素脂多糖小鼠巨噬细胞MYD88
熊果酸通过AMPK介导的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改善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沉积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揭示熊果酸改善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油酸诱导HepG2肝细胞建立脂质沉积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熊果酸(10、20、40μmol·L-1)进行干预,采用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Bodipy染色法观察胞内的脂滴,Western blot检测抗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LC3B)蛋白表达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 0.5mmol·L-1油酸干预肝细胞16h可建立肝脂质沉积体外模型;不同浓度熊果酸干预16h可以显著减轻油酸导致的肝细胞脂质沉积(P<0.05,P<0.01),且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可显著降低油酸诱导后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并抑制胞内脂滴的形成(P<0.05);而自噬抑制剂氯喹显著加重油酸诱导的肝脂质沉积(P<0.05)。熊果酸干预可显著上调肝细胞内LC3B的表达(P<0.05,P<0.01),从而激活自噬,而抑制自噬可显著阻断熊果酸对肝脂质沉积的减轻作用。熊果酸还可显著激活自噬调控开关AMPK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熊果酸通过激活自噬改善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AMPK可能是熊果酸激活自噬的潜在分子靶点。
丁秦超冯璐燕应娜宋庆叶萤燕窦晓兵李松涛
关键词:熊果酸自噬油酸AMPK
丹酚酸A诱导小鼠白色脂肪组织褐变改善肥胖
2021年
目的探讨丹酚酸A(Sal A)通过诱导白色脂肪组织褐变增加动物体内促进能量消耗从而改善肥胖的作用研究.方法腹腔注射Sal A对高脂喂饲的C57BL/6小鼠HFD模型;HE染色检测小鼠附睾脂肪的病理变化;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等分析脂肪组织中棕色脂肪细胞特异性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al A减轻HFD诱导的小鼠体重增加和附睾脂肪中的脂质积累,并显著上调附睾脂肪组织中UCP1和PGC-1α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论Sal A通过诱导脂肪组织褐变改善小鼠肥胖,对Sal A治疗肥胖相关疾病具有潜在的意义.
来建飞钱倩宇丁秦超李松涛窦晓兵陈林朱林文思
关键词:丹酚酸APGC-1Α肥胖
N-乙酰半胱氨酸对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2年
N-乙酰半胱氨酸(NAC)最早在治疗扑热息病中毒时就已经显示出其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NAC对多种肝脏疾病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为细胞内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前体,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抑制炎性介质释放、调节细胞代谢等作用[1,2]。根据这个独特作用优势,NAC在肝脏相关疾病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将NAC治疗多种肝病的保护作用进行收集整理,现综述如下。
汤金焰徐琦敏卢甜窦晓兵钱倩宇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肝脏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