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系
- 作品数:19 被引量:56H指数:5
- 相关作者:邓凌云陈素萍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 论周敦颐诗歌的“思心”与“诗心”被引量:1
- 2006年
- 周敦颐诗歌研究者寥寥,这与对他的理学研究形成极大反差。结合周敦颐的人生境界来解读他的“思心”与“诗心”,在他古雅、自然舒畅和理趣盎然的诗歌风格中自有一种“性焉安焉”的至情至性。
- 潘雁飞
- 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被引量:6
- 2006年
- 伍建华潘雁飞刘忠华
-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固定资产规模
-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试论杜甫的生态诗被引量:3
- 2006年
- 在被宋人视为诗中六经的杜诗中,以自然万物为主要描写内容或意象的"生态诗"很多。这类诗不仅可以使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且使人真切地了解其时生物系统中人与物,物与物,人、物与自然、社会环境所构成的和谐或不和谐的生态状况。"山鸟山花吾友于",杜甫生态诗以物人相通的浓浓人情味,细腻的描写与精妙的对仗等,给人们展现了物物相容的和谐的生态美。
- 江建高
- 关键词:杜甫生态诗和谐生态艺术境界
- 一种训诂、一种礼制和一章诗的意味——《诗经·大雅·行苇》“四鍭如树”新释被引量:1
- 2005年
- 《诗经.大雅.行苇》之“四鍭如树”中“树”字的训释,如果从语源学角度、互文角度、射礼文化角度去考察,完全可以做出一种新释:“如树”实际上是“不中质”的形象说法,它与上文“既均”(中质)互文见义,即“既均”“如树”均包含有“中质”和“不中质”两种情形。这样解读可以还诗摇曳多姿,隽永有味的本来面目。
- 潘雁飞
- 关键词:互文射礼
- 服饰文化:女性审美的特殊符号被引量:1
- 2004年
- 女性服饰是女性的一种武器,它由来已久地主导着服饰文化的潮流,它只不过是以不同的形式在起着这种特殊的女性审美符号的作用。
- 陈素萍
- 关键词:服饰生殖崇拜女性美
- 高校新闻专业非线性编辑系统选购策略被引量:1
- 2006年
- 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是高校与新闻相关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其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学校投资效益的实现。所以,高校投资建设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的时候,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考虑,选定最佳方案。
- 丁陆爱
-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系统稳定性办学水平
- 信息传播与新农村建设被引量:7
- 2006年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有效的信息传播可以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失衡的媒介生态环境必须得到改变,以满足农民生存发展的信息需要,同时也为媒介自身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 谭世平
- 关键词:信息传播新农村媒介生态
- 从“在宗载考”看《诗经·小雅·湛露》的诗旨
- 2006年
- 《湛露》“天子燕诸侯”的诗旨本无异议,近人因对“在宗载考”的不同理解而有了不同的“诗旨”把握,但这实际上是对诗的“原始使用义”和“发展使用义”的混淆,如果能廓清不为人注意的“朝正”的内在“燕礼”含义,再结合作诗和用诗的流变特点去训释,就前者而言,全诗之旨乃是天子于理朝正殿宴饮同姓诸侯,就后者而言,由于历史文化的积淀,诗旨因用诗的不同而显得多元。
- 潘雁飞
- 关键词:宴饮
- 《长恨歌》:不仅仅是红颜薄命——王安忆小说《长恨歌》的悲剧意识被引量:9
- 2005年
- 《长恨歌》是一部具有悲剧审美意味的小说,它描述了小说主人公王琦瑶的一生的悲剧命运,但是作品从另一个角度揭示王琦瑶的命运悲剧并不是外力的不可避免,而首先是来自主人公自主的选择,这种选择反映出作为小说环境的上海大都市的迷离特性,以及女性主体的局限。同时,作品从多种角度描述了以王琦瑶为其代言人的上海这个城市的悲剧,和王琦瑶周遭的人性与人情的悲剧。
- 周繁花
- 关键词:《长恨歌》文学研究长篇小说
- 文秘专业中的文言教学被引量:1
- 2005年
- 在大学文秘专业中开设古代汉语课已有很长时间了,其中取得了很多很好的经验,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本文立足于素质教育这一个大环境,着重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新形式下顺利实现在文秘专业学生中进行文言教学,同时也说明了文言教学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 黄丽
- 关键词:文秘专业文言文教学古代汉语课素质教育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