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1]345)

作品数:36 被引量:346H指数:8
相关作者:胡盛平程南生熊先泽卢子兴刘静文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细胞
  • 5篇缺血
  • 5篇基因
  • 4篇胆管
  • 4篇胆管癌
  • 4篇蛋白
  • 4篇多态
  • 4篇塑料
  • 4篇泡沫塑料
  • 4篇力学性能
  • 4篇PPAR-Γ
  • 4篇力学性
  • 3篇胆管癌细胞
  • 3篇遗传多态
  • 3篇遗传多态性
  • 3篇增殖物激活受...
  • 3篇酸酯
  • 3篇碳酸酯
  • 3篇配体
  • 3篇重氮

机构

  • 7篇汕头大学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遂宁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熊先泽
  • 6篇胡盛平
  • 6篇程南生
  • 4篇卢子兴
  • 4篇刘静文
  • 4篇张凯伦
  • 3篇董宇平
  • 3篇陈清英
  • 3篇姚桂君
  • 2篇潘光栋
  • 2篇张光辉
  • 2篇程文
  • 2篇李飚
  • 2篇吴良洪
  • 2篇周克英
  • 2篇文飞球
  • 2篇李敏
  • 2篇孙宗全
  • 2篇张慧
  • 2篇曹励之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中国塑料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中国法医学杂...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华西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 6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氮树脂-聚(4-羧酸苯基)乙炔自组装膜与光电转换
2002年
A novel multiplayer film was assembled from poly[(4 carboxyphenyl)acetylene](PCPA) and diazoresin(DR) in aqueous solution via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Under UV irradiation, follow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diazonium group between the adjacent interfaces of the multiplayers, the ionic bonds of the self assembly film convert to covalent bonds and the film becomes very stable toward electrolyte solutions. Thus th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property of poly[(4 carboxyphenyl)acetylene] containing film can be measured in conventional three electrode 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0.5 mol/L KCl solution can be used as the supporting electrolyte. The photocurrent spectroscopy responses coincide with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the irradiated self assembly film,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rradiated DR/PCPA fil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hotocurrent generation.
姚桂君董宇平曹廷炳杨书明Jacky Wing Yip Lam唐本忠
关键词:自组装膜重氮树脂光电转换
PPAR-γ经其配体激活后对胆管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
2007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经其配体吡咯列酮(pioglitazone,PGZ)激活后,对胆管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实验分为实验组(又分为不同PGZ浓度组)和对照组(无PGZ干预);MTT法检测PGZ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GZ对QBC939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Matrigel侵袭实验和过河实验检测PGZ对QBC939细胞体外侵袭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干预12h、其PGZ5~40μmol/L时,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GZ能分别下调和上调MMP-7 mRNA、TIMP-1 mRNA的表达,但TIMP-1 mRNA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trigel侵袭实验和过河实验显示,随着PGZ浓度的升高,透过Matrigel膜的QBC939细胞数减少、过河时间延长,有剂量-效应关系(P<0.01)。结论PPAR-γ经其配体PGZ激活后能抑制QBC939细胞的体外侵袭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MP-7的表达及抑制细胞运动有关。
李敏程南生熊先泽吴良洪陈清英张发强曹桂群
关键词:胆管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吡咯列酮侵袭力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配体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2005年
程文程南生熊先泽夏庆杰陈清英闫乃红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肝门部胆管癌配体胆管癌细胞QBC939PPAR-Γ
细胞体外药敏试验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临床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在临床危险因素分型基础上,依据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儿童ALL的可行性。方法留取50例ALL患儿治疗前骨髓/外周血液标本,行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将白血病细胞对泼尼松(PRED)、长春新碱(VCR)、门冬酰胺酶(ASP)3种药物敏感程度进行积分(PVA积-分)。每种药物的积分为1分(高度敏感)、2分(中度敏感)、3分(不敏感/耐药),3种药物总积分分为3+4分(高度敏感)、5~7分(中度敏感)、8+9分(不敏感/耐药);临床按传统危险因素分型之后,依据PVA积-分为患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 50例患儿全部完成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CR)率100%。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复发、死亡14例,无事件生存(EFS)率64.3%;PVA积-分3+4分24例,死亡1例,EFS率96.1%;PVA积-分5~7分15例,死亡4例,EFS率79.7%(t=3.737,P=0.002);PVA积-分8+9分11例,死亡9例,EFS率54.2%(t=2.448,P=0.028)。结论在危险因素分型基础上,依据PVA积-分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仅避免标危ALL患儿因耐药使化疗方案强度不足,CR之后易复发,导致生存期缩短,而且可避免高危ALL患儿因过强化疗后的治疗相关毒性及死亡。PVA积-分是对ALL传统危险因素分型的补充。
孙黎明李苗杜淑旭武万水支文靖唐泓孙艳玲
关键词:药物敏感试验四甲基偶氮唑蓝法
二氮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观察二氮嗪对缺血-再灌流心肌细胞凋亡,以及对Bax、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SO),缺血-再灌流组(ischemia/reperfusion,IR)和二氮嗪处理组(Diazoxide,DI)。SO组和IR组静脉注射相应量溶媒,DI组12.5 mg/kg剂量静脉注射二氮嗪。10min后SO组不结扎前降支,4 h后取心脏,而IR组和DI组结扎前降支2 h,再灌流2 h。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和Bax、Bcl-2、Caspase-3表达,及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SO组相比,IR和DI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Bax、Bcl-2和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IR组相比,DI组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和Bax,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指数(P<0.05),增加Bcl-2蛋白阳性细胞指数(P<0.05)。IR组心肌梗死范围为(36.9±2.3)%,DI组为(20.0±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氮嗪通过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及Caspase-3表达而减少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肌细胞凋亡。
胡志伟赵静张凯伦孙宗全
关键词:二氮嗪缺血-再灌流损伤凋亡
日本血吸虫Calpain的DNA疫苗诱导小鼠免疫保护性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alpain的DNA疫苗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性作用。方法 大量制备pVAC质粒DNA和pVAC -CalpainDNA疫苗 ,Balb/c小鼠 5 0只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每只小鼠的股四头肌注射接种 10 μgpVAC质粒DNA ,实验组以同样方式注射 10 μgpVAC -CalpainDNA疫苗 ,第 3周加强免疫一次。第 4周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 ( 2 5± 1)条尾蚴 ,感染 6周后剖杀 ,从门静脉灌流收集计成虫数、碎脾计T淋巴细胞总数、从各鼠肝脏的同一部位切下小块肝组织 ,置 5 %KOH溶液消化后 ,计算每克肝组织虫卵数 ,比较减虫率、减雌率和减卵率。于免疫前、第一次免疫后 2周和感染后 2周分别从尾静脉采血 ,用ELISA测定抗体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获得 36.84%的减虫率、36.36%的减雌率和 43.31%的减卵率 ,感染后实验组小鼠IgG抗体水平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对照组T淋巴细胞数显著多于实验组。结论 CalpainDNA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
周爱琴张仁利石淑华龙彩虹高世同林敏吴少庭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ALPAINDNA疫苗免疫保护
潮汕地区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被引量:6
2004年
胡盛平刘静文蔡可莉卢锡芝
关键词:汉族人群遗传多态性STR基因座群体遗传学基因频率分布亲权鉴定
潮汕地区汉族人群12个Y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调查潮汕地区汉族人群12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PowerPlexTMY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潮汕地区121名无关男性个体血样进行12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用ABIPRISM3100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DYS19、DYS437、DYS389I、DYS389II、DYS438、DYS439、DYS393、DYS391、DYS390、DYS392基因座检出4~7个基因型,DYS385检出35个等位基因组,各基因座遗传多样性(genediversity,GD值)分布在0.4445~0.9525之间,DYS385基因座最高。结论上述12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构成的单倍型在潮汕人群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适用于法医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遗传学及人类学的相关研究。
刘静文胡盛平李飚
关键词: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单倍型
匹那地尔对大鼠停跳心肌的能量保存作用
2002年
为探讨匹那地尔 (Pinacidil)冷超极化停搏液对大鼠缺血心肌的能量保存作用 ,并与传统高钾去极化停搏液(St.Thom as液 )进行比较 ,在改良 L angendorff离体大鼠工作心模型基础上进行低温缺血再灌注实验。把 4 0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S1组停搏液为 4℃ St.Thomas液 ,停搏时间为 1h;P1组为 4℃含匹那地尔的超极化停搏液 ,停搏时间为 1h;S2组停搏液同 S1组 ,停搏时间为 2 h;P2组停搏液同 P1组 ,停搏时间为 2 h。再灌注转为工作心 30 min后 ,取心肌标本置入液氮罐中 ,用荧光素酶法分别测定心肌 ATP含量。结果显示 :在保存心肌 ATP含量方面 P1组优于 S1组 (P<0 .0 5 ) ,而 P2组与 S2组相当。提示 :匹那地尔可作为心肌保护成分。
汪文东张凯伦胡志伟
关键词:匹那地尔超极化停搏
重氮树脂与牛血清白蛋白共价结合自组装膜及其表面细胞培养被引量:3
2003年
A novel multilayer film was fabricated from bovine serum albumin(BSA), as polyanion through the adjusting of pH value (pH=7.0), and photo-sensitive diazoresin (DR), as polycation (pH=6.5), in aqueous solution via electrostatic self-assemb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sorbance at 383 nm characterized of diazonium group of multilayer film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bilayer number.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orbance at 383 nm and the bilayer number indicates that a smooth step-by-step fabrication has taken place on the quartz wafer. Under UV irradiation, follow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diazonium group between the adjacent interfaces of the multilayers, the ionic bonds of the self-assembly film were converted to covalent bonds and the film becomes very stable toward electrolyte aqueous solutions. Due to the cellular affinity of serum albumin, uterine epithelial cell monolayer was successfully cultured on the surface of self-assembled film of DR/BSA.
付寅姚桂君董宇平曹宇静段恩奎
关键词:自组装膜重氮树脂牛血清白蛋白自组装细胞培养细胞支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