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788)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俞卫锋吕欣吴飞翔徐学武杨立群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异氟醚
  • 2篇异氟醚预处理
  • 2篇再灌注
  • 2篇鼠肝
  • 2篇缺血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灌注
  • 2篇RNA干扰
  • 2篇大鼠肝
  • 2篇大鼠肝脏
  • 1篇信号肽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脏器
  • 1篇脏器损伤
  • 1篇人源
  • 1篇神经生长
  • 1篇神经生长因子
  • 1篇缺血预处理
  • 1篇缺血再灌注

机构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俞卫锋
  • 5篇吕欣
  • 4篇吴飞翔
  • 3篇杨立群
  • 3篇徐学武
  • 2篇黄盛东
  • 2篇孙玉明
  • 2篇李泉
  • 1篇李晓青
  • 1篇卞金俊
  • 1篇裴树俊
  • 1篇缪雪蓉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2篇2009
  • 4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源与鼠源神经生长因子信号肽引导β-内啡肽分泌表达的差异
2009年
目的:考察人源神经生长因子信号肽序列是否具有介导β-内啡肽分泌性表达的作用,以及人源与鼠源神经生长因子信号肽的作用效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构建2个分别利用人或鼠的信号序列介导β-内啡肽分泌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EP和pcDNA3.1-mEP;脂质体法转染NIH3T3细胞,转染48 h后分别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以及细胞呈单层生长的盖玻片。收集的上清液用RIA法测定β-内啡肽的浓度;收集的细胞提取总RNA,一步法RT-PCR检测融合基因的mR-NA的转录;长有细胞的盖玻片处理后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RT-PCR的结果显示,所构建的融合基因在NIH3T3细胞内发生了表达,β-内啡肽主要分布在NIH3T3细胞的胞质内。pcDNA3.1-hEP和pcDNA3.1-mEP分别转染NIH3T3细胞48 h后,细胞培养上清β-内啡肽的浓度分别是(280.33±24.16)pg/ml和(191.04±7.96)pg/ml,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与空白对照之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人源神经生长因子信号肽序列能够介导β-内啡肽蛋白的分泌性表达,且作用效率要优于鼠源信号肽。
徐学武裴树俊缪雪蓉俞卫锋
关键词:信号肽神经生长因子Β-内啡肽分泌性表达
核因子-κB特异性的RNA干扰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对枯否细胞内毒素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构建针对大鼠核因子(NF)-κB的腺病毒,采用RNA干扰方法观察其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肝枯否细胞(κC)NF—κB抑制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释放的影响。方法合成双链寡核苷酸siNF—κB克隆入pShuttleHl载体,取0.5μg线性化后的pShuttleHlsiNF—κB电转化BJ5183感受态细菌获取重组腺病毒骨架质粒;取线性化的重组质粒4μg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骨架质粒至HEκ293细胞获取重组腺病毒Ad—siNF—κB;TCIDS0法测定病毒滴度;腺病毒以MOI=10感染原代培养大鼠肝枯否细胞,观察对内毒素诱导的NF—κB抑制和TNF-κB、IL-α释放的影响。结果目的基因成功克隆入腺病毒,病毒滴度为5.32×10^9pfu/ml。转染腺病毒Ad—siNF—κB后的内毒素诱导的肝KC及NF—κBmRNA及TNF-α、IL-6的表达均明显减弱。结论成功构建表达NF—κBsiRNA的腺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NF—κB和TNF-α、IL-6的作用。
吴飞翔吕欣孙玉明俞卫锋黄盛东杨立群徐学武袁扬
关键词:RNA干扰腺病毒枯否细胞
吸入性麻醉药物的抗炎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重大手术创伤、严重外伤、休克、感染、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内毒素血症是围术期常见的现象,往往导致局部及全身严重的炎症细胞因子反应,炎症反应的过激被认为是造成脏器损伤的重要机制,核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等炎症因子的释放被认为是炎症级联反应的早期始动环节。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以异氟醚为代表的吸人性麻醉药可明显减轻心、脑、肺、肝、肾等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内毒素性损伤,保护脏器功能,其机制较复杂,其中吸入麻醉药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被认为是其中的重要机制,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吕欣俞卫锋
关键词:麻醉药物抗炎作用吸入性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因子反应脏器损伤
TLR4干扰RNA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对肺泡巨噬细胞内毒素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构建表达大鼠TLR4siRNA的腺病毒,并观察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的抑制和TNF-α、IL-10释放的影响。方法合成双链寡核苷酸并克隆入pShuttleH1载体,pShuttleH1-TLR4线性化后电转化到含pAdEasy-1的BJ5183感受态细菌中获取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用脂质体转染293细胞获取重组腺病毒Ad-siTLR4;扩增、纯化腺病毒,TCID50法测定病毒滴度。原代培养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腺病毒Ad-siTLR4感染后加入内毒素,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TLR4蛋白及mRNA的表达,ELISA检测TNF-α、IL-10的释放情况。结果目的基因序列正确并成功克隆入腺病毒,腺病毒Ad-siTLR4滴度为5.72×109pfu/mL。转染腺病毒后的内毒素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TLR4蛋白和mRNA水平下降,TNF-α、IL-10的表达均明显减弱。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大鼠TLR4 siRNA的腺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TLR4和TNF-α、IL-10的作用,为下一步动物体内实验基因治疗急性肺损伤奠定良好的基础。
吴飞翔吕欣俞卫锋黄盛东徐学武孙玉明袁扬卞金俊
关键词:TOLL样受体4RNA干扰腺病毒IL-10
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吸入纯氧30min,间隔30min后仅开腹;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吸入纯氧30min,间隔30min后行肝脏缺血60min,再灌注4h;异氟醚预处理组(Iso组)吸入1.4%异氟醚30min,间隔30min后行肝脏缺血60min,再灌注4h。于再灌注4h时处死大鼠,留取肝脏及腹主动脉血5ml。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组比较,IR组、Iso组血清ALT、AST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TNF—α含量升高,肝组织MPO活性升高,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IR组比较,Iso组血清ALT、AST和TNF-α水平降低,肝组织,TNF-α含量降低,肝组织MPO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结论1.4%异氟醚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的释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肝组织的浸润有关。
吕欣李泉俞卫锋吴飞翔黄盛东杨立群李晓青
关键词:异氟醚缺血预处理再灌注损伤
异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再灌注期腹腔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以及异氟醚(ISO)预处理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单纯肝脏I/R组、肝脏I/R复合LPS损伤(I/R+LPS)组及ISO预处理组。I/R+LPS组吸氧预处理后间隔0.5h进行肝脏缺血1h、再灌注4h,再灌注开始时腹腔内注入LPS,ISO预处理组以ISO吸入预处理0.5h,间隔0.5h后进行I/R损伤操作,再灌注开始时腹腔内注入LPS。再灌注4h处死各组动物,留取肝脏及血液标本;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以及肝组织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改变。结果与Sham组比较,损伤各组血清ALT、AST、TNF-α及肝组织TNF-α、MPO活性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I/R组比较,I/R+LPS组肝脏损伤和炎症细胞因子反应明显较重(P〈0.05或P〈0.01);与I/R+LPS组比较,ISO预处理组肝脏的病理损伤明显较轻,血清ALT、AST、TNF-α水平及肝组织MPO活性和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再灌注期复合LPS腹腔注射明显加重了肝脏的损伤和炎症细胞因子反应,ISO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复合损伤介导的炎症反应,保护肝脏。
吕欣李泉黄盛东吴飞翔杨立群俞卫锋
关键词:异氟醚内毒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