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471)
- 作品数:24 被引量:251H指数:11
- 相关作者:吴小芹郑玲徐超盛江梅叶建仁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外生菌根形态及根毛生长状态与黑松生长的关系被引量:3
- 2008年
- 为探讨外生菌根的形态及根毛生长状况对宿主生长的影响,分别对黑松接种3种不同外生菌根菌进行研究,观察菌根形态,并对菌根根段进行透明染色后观察根毛的生长发育程度及菌套、哈氏网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黑松与不同外生菌根菌形成的菌根形态各异,黄色须腹菌(Rl)和彩色豆马勃(Pt2)的菌根以多头状分支、二叉分支、多级二叉分支为主,美味牛肝菌(Be)的菌根多见二叉分支和顶端明显膨大的棒状。菌根的形态与黑松生长状态似无明显相关性。黑松不同外生菌根根段上均可观察到根毛,且根毛的生长发育状态与菌根菌对黑松的促生作用具有一定相关性。在生长较好的Rl和Pt2菌根化松苗中具根毛的菌根段所占比例较高,且在根毛生长区可同时观察到较多哈氏网菌丝;而在Be菌根苗和对照菌根中,具根毛的菌根段相对较少,在根毛生长区很难观察到根内哈氏网,且杂菌较多。
- 郑玲吴小芹
- 关键词:黑松外生菌根根毛
- D-精氨酸对菌根化马尾松植株内源多胺和抗旱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为研究内源多胺对菌根化马尾松植株抗旱能力的影响,以分别接种4种外生菌根真菌及其混合菌的5种菌根化马尾松小苗为材料,通过添加ADC竞争性抑制剂D-精氨酸(D-Arg)进行室内模拟自然干旱胁迫处理,分析了各处理植株的萎蔫度、针叶中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抗旱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未施加D-Arg的处理中,各植株的抗旱能力依次为接种混合菌根菌的植株较高、紫金蜡蘑(La)菌根化植株次之、CK植株较低,而D-Arg处理的各植株抗旱能力发生了逆转,依次为CK植株较高、La菌根化植株次之、接种混合菌根菌的植株较低。分析表明菌根化马尾松植株Put合成主要依赖以L-Arg为前体的途径,并且向Spd和Spm的转化效率较CK植株高;维持较高Spm含量、(Spd+Spm)/Put值,是菌根化马尾松植株抗旱的重要原因之一。
- 徐超吴小芹张红岩
- 关键词:外生菌根内源多胺马尾松抗旱能力
- 12种林木外生菌根真菌的培养条件被引量:20
- 2007年
- 对12种林木外生菌根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其最适生长温度、碳源、氮源以及pH。结果表明:12种菌根菌多数为高温型菌根真菌,其中9种在30℃下长势良好,3种更适合在25℃下生长;多数菌根真菌适合偏酸的环境,在pH为5~6时长势良好;对不同的碳源和氮源,其最适合的生长条件也不同。
- 宋微吴小芹
-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生物学特性
- 七株外生菌根真菌与三种松苗菌根的形成能力被引量:24
- 2006年
- 松树外生菌根菌资源丰富,但实际应用的种类不多。为筛选出与松苗形成菌根能力较强的菌种,采用播种接菌和芽苗截根移栽接菌两种方法,对7株外生菌根真菌与马尾松、湿地松和黑松3种松苗的菌根合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形成的菌根以二叉分枝状为主,棒状菌根相对较少,多叉状菌根以马尾松较多。Pt2形成的菌根表面菌丝厚且紧密,504、EG、Pt1形成的菌根表面菌丝紧密程度中等,而505、ZJ和HX形成的菌根其表面菌丝则比较稀疏;Pt1、Pt2、EG形成的菌根外延菌丝较长,而505、HX形成的菌根外延菌丝极短。截根接菌时的感染率和感染指数要高于播种接菌。504形成菌根的能力最强,在3种松苗上的菌根感染率都达100%,感染指数最高可达90,最低也达70;Pt2和EG与马尾松和黑松形成菌根的能力较强;而505和HX仅与马尾松形成菌根的能力较强;Pt1形成菌根的能力较差,在3种松苗上菌根感染率和感染指数都较低。在3种松苗中,马尾松的菌根化状况最好,其次为黑松,湿地松的菌根化状况较差。
- 吴小芹孙民琴
-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松苗菌根化
- 菌根化马尾松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内源多胺的变化被引量:18
- 2009年
- 以分别接种4种外生菌根真菌及其混合菌的5种菌根化马尾松植株为材料,在室内进行自然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考察了各处理植株的萎蔫率、萎蔫度及其针叶中的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的变化,探讨多胺在外生菌根提高马尾松抗旱能力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接种外生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植株定植土壤的保水能力,显著降低植株的萎蔫率和萎蔫度;在干旱胁迫过程中,菌根化植株的Spm含量、多胺总量均高于对照植株且含量相对稳定,而菌根化植株和对照植株的Spd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对照植株和紫金蜡蘑菌根化植株的Put含量相对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大.研究发现,外生菌根能提高马尾松植株内源Spm含量和Put的降解能力,调节各种内源多胺的分配比例,最终显著提高马尾松植株的抗旱能力.
- 徐超吴小芹
- 关键词:外生菌根内源多胺干旱胁迫马尾松
- 根部细胞质外体微环境调节对菌根化马尾松抗旱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为研究菌根化马尾松根部细胞质外体微环境的调节作用对植株抗旱能力的影响,选用接种紫金蜡蘑、劣味乳菇的马尾松植株为材料,通过室内模拟自然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各处理植株的根部细胞质外体内Ca2+、K+、N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抗旱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抗旱能力较强的菌根化马尾松根部细胞质外体微环境中的Ca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稳定提高,K+浓度呈平稳上升的态势,提高幅度较大,Na+浓度也呈上升趋势,提高幅度明显高于抗旱能力较差的马尾松。分析表明:菌根化马尾松根部细胞质外体内离子浓度的变化对提高植株的抗旱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 徐超吴小芹
- 关键词:外生菌根马尾松抗旱能力质外体离子浓度
- 黑松—黄色须腹菌共生体根际菌根辅助细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8
- 2014年
- 采用干皿对抗法和双接种盆栽试验,从黑松-黄色须腹菌(Rhizopogen luteous,Rl)菌根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2株菌根辅助细菌HR10和HR15菌株。离体互作结果表明,菌株HR10和HR15的菌体及胞外代谢产物均可有效提高Rl菌丝的生长,其菌体对Rl菌丝生长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3.1%和33.6%。盆栽试验表明,HR10和HR15菌株分别与Rl双接种黑松幼苗后对松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效提高了根系的菌根侵染率,单接Rl处理的菌根侵染率为40.83%,Rl+HR10和Rl+HR15处理的分别为71.54%和60.97%。单接种HR10和HR15也可促进黑松生长,其中单接种HR10处理松苗长势好于双接种。这说明HR10和HR15既是黑松-黄色须腹菌的菌根辅助细菌,也是植物促生细菌,对黑松的生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经形态学观察、Biolog微生物系统鉴定及16S rRNA分析,菌株HR10和HR15分别被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两者在GenBank数据库中的登录号分别为FJ040808和FJ040810。
- 盛江梅吴小芹侯亮亮
- 关键词:黑松短小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
- 植物病原真菌侵染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07年
- 对植物病原真菌侵染结构的研究近年愈受重视。笔者对植物病原真菌侵染结构的形成及其与寄主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综述。病原真菌通常会产生侵染垫、附着胞和吸器等侵染结构来完成侵染寄主的过程。附着胞及其相伴形成的黑色素对病原真菌的侵染能力至关重要,其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并受寄主表面结构、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吸器不仅是病原真菌吸收寄主营养的器官,也是寄主和病原真菌进行信息交换的区域。吸器外膜源于寄主质膜,但其结构和功能不同于寄主质膜,病原真菌与寄主的互作直接导致吸器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的侵染结构及其侵染机理,对植物侵染性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郑玲吴小芹
- 关键词:植物病原真菌附着胞吸器
- 菌根真菌与植物根际微生物互作关系研究被引量:41
- 2007年
- 菌根真菌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群之一,深入研究和揭示它与植物根际微生物间的互作关系,对进一步利用和调控根围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促进植物生长,维持农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菌根真菌与某些根际有益微生物(如MHB、PGPR)具有协同促生关系。这些有益微生物可通过改变根际土壤微环境、提高根系对菌根真菌侵染的感受性等为菌根菌在根部的定殖创造有利条件;而菌根真菌则可通过改变根际土壤pH值、根际营养等方面影响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菌根真菌与土壤微生物通过相互促进或抑制,对宿主植物产生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菌根真菌与根际微生物互作中二者相互识别、协同作用的机理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快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研究菌根围微生态区系提供了新的途径,将有助于科学有效地研究菌根围微生物之间的互作机制。
- 盛江梅吴小芹
- 关键词:菌根根际微生物MHBPGPR互作关系
- 6种外生菌根菌对3种松苗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0年
- 为探讨菌根菌对宿主植物光合性能的影响,研究了6种经外生菌根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华美牛肝菌(Boletus speciosus)、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黄色须腹菌(Rhizopogenluteous)、紫金蜡蘑(Laccaria aemthystea)、黄豹斑鹅(Amanita pantherina))处理的马尾松、湿地松和黑松菌根苗针叶的叶绿素含量差异和针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6种外生菌根菌能明显提高马尾松、湿地松和黑松菌根苗针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及其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ФPSⅡ、ETR)。各外生菌根菌处理中,美味牛肝菌、华美牛肝菌、彩色豆马勃3种处理对松苗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菌根苗的针叶实际光化学效率也较高。马尾松各菌根苗中紫金蜡蘑处理的PSⅡ电子传递速率较高,湿地松各菌根苗中彩色豆马勃处理的PSⅡ电子传递速率较高,黑松各菌根苗中则以紫金蜡蘑、华美牛肝菌处理的PSⅡ电子传递速率较高。各松种菌根苗叶绿素含量与菌根苗实际光化学速率(ФPSⅡ)呈显著正相关。
- 高悦吴小芹
- 关键词:外生菌根菌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