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827)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吕东泽林晓曦常雷马刚应涵汝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瘤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婴幼儿血管瘤
  • 2篇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标志
  • 1篇血清标志物
  • 1篇血清特异性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作用
  • 1篇药物作用机制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转染
  • 1篇自然病程
  • 1篇细胞培养
  • 1篇细胞转染
  • 1篇干细胞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吕东泽
  • 2篇林晓曦
  • 1篇应涵汝
  • 1篇马刚
  • 1篇常雷

传媒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可靠的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分离培养体系.方法 取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标本,经胶原酶消化、CD133免疫磁珠分选,所得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铺层的96孔板,以含10% FBS的EBM-2培养液培养.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标记流式细胞检测,细胞成管试验,细胞诱导分化成脂、成骨试验以及裸鼠皮下成瘤试验.结果 从血管瘤组织分离纯化的CD133(+)细胞,6h开始贴壁,细胞呈多突起的纺锤形和星形;CD133(+)血管瘤干细胞阳性表达CD29(99.5%)、CD44(97.9%)、CD90(87.6%)和CD105 (98.5%),几乎不表达CD31(0.2%)、CD34(0.1%)、CD45 (0.1%)和CD144(0.1%);在体外可形成网状类似血管壁的结构,并可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可形成类似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灶.结论 该分离培养方法可获得血管瘤干细胞,为阐明血管瘤干细胞的特性及更广泛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吕东泽应涵汝常雷马刚林晓曦
关键词:血管瘤干细胞细胞培养
婴幼儿血管瘤发生机制
2015年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生长周期独特,多数病灶在出生时不可见或呈白色,几周后直至满1周岁瘤体出现并迅速生长,为增殖期;1周岁左右瘤体开始缓慢消退,持续数年,为消退期.在该自然病程中患儿可发生溃疡、感染等并发症,病灶出现于特殊解剖位置还可发生窒息、失明危险,使其在疾病和美学方面都困扰着医生和家长.目前虽有普萘洛尔等临床疗效较好的一线用药,但该病发生及药物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我们综述了IH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现状及其起源和发生假说.
吕东泽林晓曦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HEMANGIOMA药物作用机制自然病程
婴幼儿血管瘤血清特异性microRNA初探
目的:探求并在血清和细胞水平验证婴幼儿血管瘤血清特异性microRNA。方法:1.以非血管瘤患儿血清为对照,应用TaqMan探针法对婴幼儿血管瘤初期筛选的血清差异表达miRNA:hsa-miR-518a-3p、hsa-m...
吕东泽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MICRORNA血清标志物细胞转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