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8篇“ NVG“的相关文章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NVG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22年9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NV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AGV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眼压及视力的变化情况、眼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高于对照组,血流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V植入术联合雷珠单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NVG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以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卢晚霞谭庆雄
关键词: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对DR伴NVG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视力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雷珠单抗+玻璃体切割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烟台市中医医院眼科收治的85例DR伴NVG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两组,对照组(n=42,共45眼)行玻璃体切割术,观察组(n=43,共47眼)予以雷珠单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眼压及视力、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电凝止血进入眼内的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两组术前眼压、视力、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眼压、血流阻力系数更低,最佳矫正视力、舒张末期流速、收缩峰值流速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R伴NVG患者中予以雷珠单抗、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治疗,能够优化手术相关指标,降低眼压,改善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快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
王佃科张强焦婷婷赵燕赵黎明赵文娟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切割术
雷珠单抗预注射后再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DR伴NVG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预注射后再行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治疗的50例DR伴NV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仅行PPV组(以下简称为PPV组,24例24眼)和雷珠单抗预注射后再行PPV组(以下简称为联合单抗组,26例26眼)。比较两组治疗前、术后3个月眼部情况、血清学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眼部情况、血清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联合单抗组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低于PPV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高于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单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PP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预注射后再行PPV可有效降低眼压,消除黄斑水肿,促进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降低VEGF、IGF-1水平,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黄晓丽陆水陈甜甜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腔与结膜下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治疗中应用玻璃体腔和结膜下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并小梁切除联合治疗的疗效对比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明确诊断为NVG的住院患者为研究主体,总计纳入患者26例,患眼30只。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均衡原则分组,命名为A组(患者13例,患眼15只)和B组(患者13例,患眼15只)。A组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然后行小梁切除术,B组患者行结膜下注射抗VEGF药后行小梁切除术,对比组间视力恢复效果、术后不同时点眼压水平、患眼新生血管面积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组间患者视力恢复效果对比无差异(P>0.05);在术后第7天,第21天、半年以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均呈下降变化趋势(均P<0.05),但比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眼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术后1~6 d内每日比较,两组新生血管面积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新生血管面积呈逐渐减小趋势,且与术前相比更小(均P<0.05);和A组比较,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玻璃体腔与结膜下注射抗VEGF均可有效治疗NVG,均可以达到降低眼压、促进视力恢复,缩小新生血管面积的作用,但是以结膜下注射方式的安全性更高。
江会丰刘贤升段明明欧阳君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腔注射结膜下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头盔单筒数码夜视仪(NVG20)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头盔单筒数码夜视仪(NVG20)。;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安装在头盔上进行夜视观察。;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设计1的产品设计要点在于形状。;设计2的产品设计要点在于形状和色彩...
王涛李文翔
雷珠单抗联合半量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半量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治疗的NVG患者110例(110眼)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上,按照简单随机数表法将入组NVG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半量睫状体光凝术,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雷珠单抗治疗每月1次,连续3次。比较两组新生血管消退时间、治疗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6个月复发率,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压恢复情况,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清检测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VEGF)]。结果观察组患者新生血管消退时间及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BCVA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眼压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时间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β、IL-6和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半量睫状体光凝术治疗NVG成功率较高,可以有效改善眼压和炎症水平。
边俊杰张磊刘大川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
小梁切除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NVG疗效及对IL-6、VEGF、PEDF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分析小梁切除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及对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安康市中医医院诊疗的NVG患者125例(125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成联合治疗组(进行小梁切除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n=66)、对照组(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n=59),对比两组新生血管情况、视力、眼压、IL-6、VEGF、PEDF水平、疗效。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BCVA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EDF水平均升高,IL-6、VEGF水平均降低,其中联合治疗组IL-6、VEGF、PEDF水平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NVG有明显的疗效,更有利于改善患者IL-6、VEGF、PEDF水平,安全性更高。
王莉贺春香王满华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NVGIL-6VEGFPEDF
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联合治疗对NVG患者IP-10、TNF-α、VEGF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联合治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收的103例(103眼)NVG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小梁切除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n=53)和对照组(睫状体冷凝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n=5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IP-10、TNF-α、VEGF水平,记录眼压、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野缺损值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4,P<0.05)。术后15 d、1个月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t=5.208,P<0.05;t=4.532,P<0.05),视野缺损值低于对照组(t=2.525,P<0.05;t=5.881,P<0.05),神经纤维层厚度大于对照组(t=4.577,P<0.05;t=5.37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IP-10水平高于对照组(t=3.469,P<0.05),TNF-α、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t=3.938,P<0.05;t=4.02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率(84.91%)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43%)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联合治疗NVG患者的临床显著,能有效改善眼痛、畏光等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李世强孙璐程亚辉李威威成娇阳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IP-10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NVG有效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系统评价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及视网膜光凝术(PRP)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Clinicalkey、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22-07-20试验组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NVG,对照组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PRP治疗NVG的临床研究,同时查阅相关参考文献。提取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篇临床研究,NVG患者864例864眼。Meta分析结果提示,试验组患者术后1wk,1、3mo时眼压较对照组下降更低(术后1wk:MD=-4.00,95%CI:-4.62~-3.38,P<0.05;术后1mo:MD=-4.11,95%CI:-4.66~-3.56,P<0.05;术后3mo:MD=-4.58,95%CI:-5.61~-3.55,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mo时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MD=0.17,95%CI:0.11~0.23,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wk时无差异(MD=0.08,95%CI:-0.13~0.29,P=0.47);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更少(OR=0.30,95%CI:0.18~0.52,P<0.05),手术成功率更高(OR=5.15,95%CI:2.78~9.53,P<0.05)。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NVG可降低眼压、改善视力,手术成功率优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联合PRP。
赵小兰朱洪宇代燕妮杨小丽
关键词: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视网膜光凝术术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经小梁切除术、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视力和眼压的影响
2023年
观察小梁切除术+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价值。方法 选取于2021年1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90例,以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参照组应用睫状体冷凝术,实验组应用小梁切除术+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实验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者接受小梁切除术+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疗效确切,有助于疾病恢复,可积极推广。
曹丽静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相关作者

伍小芳
作品数:22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玻璃体腔注射 疗效观察 眼科 临床观察及护理
李世强
作品数:13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视力恢复 弱视儿童 前房 NVG 小梁切除术
赖铭莹
作品数:124被引量:906H指数:1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青光眼 玻璃体腔注射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超声生物显微镜 特发性黄斑裂孔
宋正宇
作品数:35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无缝线 兔眼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结膜
杨震雷
作品数:9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 NVG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康柏 眼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