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9 篇“ LATANOPROST “的相关文章
拉坦前列素联合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观察拉坦前列素联合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均为单眼发病。对照组给予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力、眼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3%(P <0.05)。治疗前,两组的视力、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视力、眼压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视力、眼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9%,与对照组的13.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坦前列素联合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眼压与视力,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菲 景琳琳关键词:拉坦前列素 青光眼 拉坦前列素联合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析在青光眼治疗中联合拉坦前列素、布林佐胺治疗对患者视力、眼压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16例),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58,布林佐胺治疗)和联合组(n=58,布林佐胺+拉坦前列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视力、眼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患者中运用联合方案(布林佐胺+拉坦前列素)治疗可提高疗效,促进改善患者的视力、眼压水平,且联合用药不会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康健 年金瑞关键词:青光眼 拉坦前列素 视力 眼压 局部滴用拉坦前列腺素可增加小梁网通路房水引流 2024年 目的探究局部滴用拉坦前列腺素后早期眼压下降机制。设计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研究对象初次局部使用拉坦前列腺素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5例(15眼)。方法分别于滴用拉坦前列腺素前、滴用后10、30、45、60、120、240分钟测量眼压,使用裂隙灯录像系统拍摄房水静脉录像5秒。主要指标眼压、房水宽度、房水流速。结果用药前眼压(28.3±4.2)mmHg,用药后120分钟开始下降至(24.3±2.3)mmHg(F=10.203,P=0.006)。用药前房水宽度为(0.019±0.010)μm,用药后45分钟开始增加至(0.034±0.007)μm(F=26.187,P<0.001),并持续显著增加至用药60分钟的(0.050±0.012)μm(F=20.723,P<0.001)。用药前房水流速为(2.1±0.5)μl/s,用药后30分钟开始增加至(2.6±0.6)μl/s(F=5.757,P=0.031),并于用药后45分钟(3.9±0.8)μl/s及60分钟(4.3±0.9)μl/s仍持续显著增加(F30-45=8.512,P30-45=0.011;F45-60=6.719,P45-60=0.021)。结论拉坦前列腺素通过增加小梁网通路房水引流量发挥早期降眼压作用。 辛晨关键词:拉坦前列腺素 眼压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atanoprost /timolol fixed combination dosed twice daily compared to once dail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2023年 AIM:To evaluate whether latanoprost /timolol fixed combination(LTFC)dosed twice daily may provide further intraocular pressure(IOP)reduction and evaluate the safety profile at this dose.METHODS:This is an open-labeled,randomized,prospective crossover study on fourty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patients.Two weeks of washout period were followed by randomization to either once daily(OD,group A)or twice daily dosing(BD,group B)of LTFC for 4wk.After another 2-week washout period,the patients’treatment dose was crossed-over for another 4wk.IOP reduction alongside ocular and systemic side effects were evaluated.RESULTS:Mean baseline IOP was 18.57±2.93 and 17.8±3.01 mm Hg before OD and BD dose respectively,(P=0.27).Mean IOP after BD dose was statistically lower(12.49±1.59 mm Hg)compared to OD(13.48±1.81 mm Hg,P=0.017).Although IOP reduction after BD dose was more(5.32±3.24 mm Hg,29.89%)than after OD dosing(5.04 mm Hg,27.14%),it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68).Patients switched from OD to BD(group A)showed mean IOP reduction by 0.69 mm Hg[95%confidence interval(CI):-0.09 to 1.48 mm Hg,P=0.078];but patients switched from BD to OD(group B)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ean IOP by 1.25 mm Hg(95%CI:-2.04 to-0.46 mm Hg,P=0.006).BD dose had more ocular side effects albeit mild.CONCLUSION:Mean IOP after LTFC dosed twice daily is statistically lower,with additional mild side effects. Anis Baidura Azal Siti Husna Hussein Seng Fai Tang Othmaliza Othman Norshamsiah Md Din关键词:EFFICACY LATANOPROST TIMOLOL SAFETY 贝美前列素对比拉坦前列素治疗青光眼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贝美前列素与拉坦前列素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2年3月。收集贝美前列素(试验组)对比拉坦前列素(对照组)治疗青光眼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共计21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终点眼压下降值(IOPR)[MD=0.89,95%CI(0.53,1.25),P<0.0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膜充血发生率[RR=1.89,95%CI(1.59,2.24),P<0.00001]、睫毛增长发生率[RR=3.17,95%CI(1.97,5.08),P<0.0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眼睛刺激/异物感、瘙痒、眼干、眼部炎症、眼痛、视觉障碍、虹膜/皮肤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不同用药时间节点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用药1、3、6个月时的IOP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结果稳健。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与拉坦前列素比较,贝美前列素在改善眼内压方面效果更优,但结膜充血和睫毛增长的发生风险较高。 董欣宜 魏会宇 刘俊关键词:拉坦前列素 青光眼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拉坦前列素与噻吗洛尔不同联用方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拉坦前列素与噻吗洛尔不同联用方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7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拉坦前列素联合噻吗洛尔治疗,观察组噻吗洛尔每天给药1次,对照组噻吗洛尔每天给药2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力、24 h平均眼压、散光度、视野缺损评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与对照组9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均高于治疗前,24 h平均眼压、散光度均低于治疗前,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视野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大于治疗前,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拉坦前列素与噻吗洛尔联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总有效率较高,且减少噻吗洛尔的给药次数不仅对临床疗效无影响,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视野受损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具有较理想的疗效和安全性。 劳拓关键词:拉坦前列素 噻吗洛尔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通窍明目汤联合拉坦前列腺素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通窍明目汤与拉坦前列腺素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许昌医院94例POAG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使用通窍明目汤联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眼压、视力,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6周时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6周,两组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均增大,且观察组更大(P<0.05);两组血管阻力指数(RI)均减小,且观察组更小(P<0.05);两组眼压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两组视力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明目汤与拉坦前列腺素治疗POAG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降低眼压,改善视力,且不良反应较少。 李培军 俎小华 赵世阳 杜旭召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拉坦前列腺素 血流动力学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联合他克莫司软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毛发部位白癜风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稳定期毛发部位白癜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白癜风门诊收治的60例稳定期毛发部位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0.1%他克莫司软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观察组予以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0.1%他克莫司软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均连续治疗16周。比较两组治疗4、8、12、16周时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时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12、16周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60.00%、70.00%,高于对照组的26.67%、33.33%、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毛发部位白癜风患者应用0.005%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陶丽 丁敏 吴雪关键词:白癜风 拉坦前列素 他克莫司软膏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POAG的效果及对患者眼压、视野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效果及对患者眼压、视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107例PO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4)。对照组患者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眼压、视野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峰值眼压、平均眼压和眼压波动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光敏感度(MS)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平均视野缺损值(MD)和丢失方差(LV)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POAG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眼压,改善其视野指标,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于睿 张磊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眼压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拉坦前列素中钯和铝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建立一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拉坦前列素中残留的钯和铝元素的含量方法。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2—4月。拉坦前列素样品处理方法选择微波消解法,其中射频功率限定为1300 W,载气选择是氩气,流速设定为15.0 L/min,雾化器气体流速设定为0.9 L/min,雾化室温度为4℃,采样深度为8.0 mm,通过在线加入内标元素的方法来校正基质效应。结果钯和铝在1~200µg/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测限分别为4µg/kg和1µg/kg。回收率验证中,钯元素为97.3%[相对标准差(RSD)=1.4%],铝元素为97.9%(RSD=1.5%)。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测定钯和铝元素残留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拉坦前列素中钯和铝残留的检测。 任晓娜 郑磊 杨静 张晓丽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微波消解 拉坦前列素 钯 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