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9篇“ 神经鞘细胞“的相关文章
鼻脑递送:葛根素在嗅神经细胞的摄取及在Calu-3细胞的转运研究
目的:建立鼻腔给药直接通路与间接通路体外模型,考察微乳对葛根素在嗅神经细胞(OECs)的摄取和在Calu-3细胞单层的转运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OECs,传代培养Calu-3细胞分别模拟穿细胞途径直接通路和...
杨冰杜守颖陆洋张紫薇高艳喻刚艳谭佳威白洁李鹏跃武慧超
关键词:OECS紧密连接蛋白
鼻脑递送:葛根素在嗅神经细胞的摄取及在Calu-3细胞的转运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鼻腔给药直接通路与间接通路体外模型,考察微乳对葛根素在嗅神经细胞(OECs)的摄取和在Calu-3细胞单层的转运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OECs,传代培养Calu-3细胞分别模拟穿细胞途径直接通路和细胞旁路途径间接通路。通过MTT实验考察葛根素溶液和微乳的细胞毒性。分别考察葛根素在Calu-3细胞单层的转运和OECs中的摄取。免疫组化考察微乳对Calu-3单层的紧密连接蛋白影响。结果:原代培养嗅神经细胞并通过差速贴壁和阿糖胞苷纯化,得到的纯化细胞可作为体外嗅神经通路模型。葛根素溶液在Calu-3细胞模型的转运PAPP值为(1.19±0.11)(A→B)和(1.21±0.06)(B→A)。葛根素微乳的转运PAPP值显著高于葛根素溶液,PAPP值为(1.64±0.08)(A→B)和(1.86±0.17)(B→A)。OECs对溶液中葛根素的摄取在30min达到平衡,浓度为0.095mg/g,对微乳中葛根素的摄取60min达到平衡,浓度为0.352mg/g,显著高于葛根素溶液组。结论:本实验建立的Calu-3和OECs细胞模型可以在体外分别模拟鼻脑递送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微乳可促进葛根素在体外鼻脑递送模型的转运,其作用机制与打开Calu-3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加葛根素细胞旁路转运。
杨冰杜守颖陆洋张紫薇高艳喻刚艳谭佳威白洁李鹏跃武慧超
关键词:OECS紧密连接蛋白
不同组织来源人嗅神经细胞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的对比研究
2010年
目的比较成人嗅球与嗅黏膜来源的嗅神经细胞(OECs)的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探讨后者取代前者行细胞或组织移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分离、培养、纯化两种来源的OECs.应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合对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免疫特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定量技术、流式细胞术、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方法来比较分析不同组织来源的人OECs的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结果两种OECs开始分化时间相同,细胞形态基本一致;生长曲线与活力曲线均走行一致,曲线大部分重合;免疫细胞化学p75NTR染色两者均呈阳性;流式分析两种OECs均不表达CD34与B7-1(CD80)、B7-2(CD86)、HLA—DR、CD40、CD40L等移植免疫标志;嗅球源性嗅神经细胞组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抑制率(51.18%±6.01%)与嗅黏膜源性嗅神经细胞组(51.00%±5.87%)、BMSCs组(52.79%±3.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嗅球与嗅黏膜来源的OECs在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方面基本一致.可考虑使用来源更为便捷的成人嗅黏膜源性OECs代替嗅球源性OECs行细胞或组织移植治疗。
吴燕峰任明亮黄晓明王潇娉梁新军杨睿黄霖唐勇王鹏沈慧勇
关键词:嗅鞘细胞嗅黏膜嗅球
单次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大鼠嗅神经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单次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成年大鼠嗅球嗅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10周龄的成年SD大鼠,无菌条件下切取嗅球、剪碎,胰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后接种,采用18h单次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培养嗅细胞,定期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嗅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生长情况,并对其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抗体(NGFRp75)及碘化丙啶的免疫荧光鉴定,同时计算嗅细胞的纯度。结果:通过18h单次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的嗅细胞经NGFRp75免疫荧光鉴定后,纯度可达70%~80%,形态上以双极和三极细胞为主,伴有少许单极及多极细胞。结论:应用18h单次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嗅细胞是一种简便、稳定、经济、快捷的方法。
李玉安徐华梓李万里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嗅鞘细胞嗅球差速贴壁法
自组装肽包裹嗅神经细胞抑制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并促进轴突再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自组装肽包裹嗅神经细胞(OE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行脊髓T_(10)节段背侧横断术,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SAP-OECs组于间隙内移植SAP包裹的OECs悬液,SAp、OECs对照组同法分别移植等量SAP及DF12-OECs悬液;单纯全切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2或4周过量麻醉处死动物,脊髓损伤节段连续冰冻矢状切片。行抗GAP-43和GFAP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SAP-0ECs组损伤区内有大量GAP-43免疫反应纤维,SAP组相较OECs及单纯半切对照组则可见相当数量GAP-43免疫反应纤维。OECs及单纯半切对照组损伤区周围可见一条致密度的GFAP阳性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条带,而SAP组GFAP免疫反应纤维比对照组少,且多于SAP-OECs组。此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SAP-OECs组在损伤后4周GAP-43免疫反应纤维能通过位于脊髓损伤区尾端的GFAP阳性区域。结论自组装肽包裹嗅细胞可以抑制脊髓损伤后胶质疤痕形成并促进轴突再生。
王春婷贺诗华游思维鞠躬
关键词:嗅神经鞘细胞脊髓损伤轴突再生
神经细胞和自体坐骨神经移植修复受损视神经
2008年
背景:有研究已初步证明了甲泼尼龙对受损视网膜节细胞的早期保护作用。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嗅神经细胞和自体坐骨神经移植大鼠受损视神经纤维及其髓的形态学及计数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9/2006-03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解剖实验室完成。材料: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取其中4只做形态学正常对照。方法:其余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视神经损伤模型组、甲泼尼龙组、嗅神经细胞移植组、嗅神经细胞移植+甲泼尼龙组、坐骨神经移植组、坐骨神经移植+甲泼尼龙组,每组6只。主要观察指标:取视神经,制作冰冻切片,移植后14,21d分别从各组切片中随机抽取10张载玻片,对生物素标记的葡聚糖胺染色的视神经纤维及甲苯胺蓝染色的视神经进行形态学观察,电镜下对视神经纤维髓进行计数。结果:顺行追踪剂生物素标记的葡聚糖胺在视神经中的染色结果主要表现为嗅神经细胞移植+甲泼尼龙组、坐骨神经移植+甲泼尼龙组,与视神经损伤模型组相比,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发生中晚期溃变的纤维比例较小。移植后14,21d,甲泼尼龙组视神经纤维髓数量均显著高于视神经损伤模型组(P<0.05,0.01)。坐骨神经移植+甲泼尼龙组均显著高于坐骨神经移植组(P<0.05)。嗅神经细胞移植+甲泼尼龙组均显著高于嗅神经细胞移植组(P<0.05)。结论:形态学结果表明嗅神经细胞和自体坐骨神经移植与甲泼尼龙的联合作用能激发并增强受损中枢神经的自我保护及修复作用,对视神经纤维及其髓溃变速度有延缓作用。
许媛媛杨立元裴群羽杨磊王珂秦丽华雷季良
关键词:嗅神经细胞学髓鞘
豚鼠鼻腔上皮嗅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
2008年
目的探讨成年豚鼠嗅球嗅神经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取材、体外培养及纯化方法,为以豚鼠作为实验模型的神经移植实验及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打下基础。方法在解剖显微镜下仔细分离出嗅球的第一二层,经剪碎、消化及吹打后去除沉淀,并行培养前差速贴壁法初步纯化及培养后第7-10d用消化法行进一步纯化,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p75NGFR)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及估算OECs纯度。结果体外培养成年豚鼠OECs形态与成年大鼠基本相似;未经纯化处理的嗅球组织中的OECs,在培养2周时被大量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所覆盖和取代。而经过精细取材、培养前纯化和培养后纯化的综合处理,可使OECs纯度达到70%。结论精细取材和综合纯化可培养出纯度较高的OECs,为以豚鼠作为实验模型的神经移植实验及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打下基础。
朱勇王琳
关键词:嗅神经鞘细胞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
ORMA40载体介导生存素基因转染嗅神经细胞
2007年
目的评价以纳米粒子ORMA40为载体介导生存素基因转染嗅神经细胞的效率.方法合成ORMA40;扩增、分离并纯化人类生存素基因的质粒pS和mS;制备ORMA40-pS/mS复合体pSO和mSO;分离、培养、纯化并鉴定嗅神经细胞(olfactory nerve ensheathing cells,ONECs);分别采用pS、pSO、mS或mSO转染ONECs.结果电镜表明,水相ORMA40分散好、平均直径为20 nm;电泳表明,mSOC和pSOC不被DNase 1消化;免疫细胞染色表明,mS、pSO和mSO可转染50%以上的ONECs;统计分析表明,pSO和mSO转染ONECs的效率比pS转染者高(P<0.01)、与mS转染者相当(P>0.05).结论以纳米粒子ORMA40为载体可高效地介导生存素基因转染ONECs.
朱兴宝林勇郭西良孟庆姝王廷华范泉水
关键词:生存素嗅神经鞘细胞
神经细胞移植治疗实验性脊髓损伤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移植体外培养的嗅神经细胞(OEC)对大鼠脊髓左半侧横断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应用改良Nash法培养的OECs移植到成年大鼠T10脊髓左半侧横断处,8周后分别采用改良Tarlov法运动学功能评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顺行示踪、透射电镜观察、P7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E染色等方法,观察动物的运动功能、脊髓再生的轴突和髓、OEC的存活和脊髓损伤程度。结果:8周时治疗组运动学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再生轴突穿越损伤区,对照组则无再生轴突穿越;超微结构显示治疗组轴突数量多于对照组,且髓的完整性强于对照组,OEC表现为星形胶质细胞样和雪旺氏细胞样两种,包绕轴突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移植后8周OECs仍然存活,在损伤区均匀、散在分布;损伤后8周脊髓损伤区有胶质瘢痕及空洞形成。结论:移植的嗅神经细胞可促进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脊髓轴突的再生和髓的重塑。
王锋朱悦孙德日朱海涛
关键词:嗅神经鞘细胞原代培养脊髓损伤轴突
对应用嗅神经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看法被引量:1
2006年
郭世绂
关键词:实验性脊髓损伤细胞移植治疗嗅神经鞘细胞轴突再生神经营养因子胚胎干细胞

相关作者

金建国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B超 发育障碍 口腔科 巨大血肿 颈动脉体瘤
李秀群
作品数:144被引量:792H指数:1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组织工程骨 成骨细胞 生物衍生骨 小肠黏膜下层 生物相容性
徐艳松
作品数:39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散发性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直肠 META分析 错配修复基因HMLH1
王桂芳
作品数:15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散光型 角膜散光 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ACRYSOF
冯世庆
作品数:400被引量:2,393H指数:2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雪旺细胞 细胞移植 腰椎 大鼠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