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松
所属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所在地区: 广西 南宁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唐卫中 作品数:122 被引量:525 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散发性结直肠癌 大肠癌 结直肠肿瘤 影响因素 赵波 作品数:26 被引量:164 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腹腔镜 结直肠肿瘤 直肠 结肠 李辉 作品数:14 被引量:26 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中低位直肠癌 结直肠癌 T分期 TRUS META分析 高枫 作品数:196 被引量:1,007 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高校工委 大肠癌 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刘刚 作品数:14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结直肠癌 结肠 免疫组化 临床及病理
广西散发性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突变研究 背景与目的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人类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而且在高发城市如上海市已高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大量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而基因突变由致癌剂引起,也可由DNA代谢过程中产... 徐艳松关键词:散发性结直肠癌 HMLH1 DNA测序 单链构象多态性 文献传递 散发性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08年 徐艳松 唐卫中关键词:散发性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基因 HMLH1 微卫星不稳定 胃肠道肿瘤 错配修复基因与结肠癌预后关系及可视化模型构建 2021年 目前最流行的观点之一是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与右半结肠癌预后有关[1],本研究旨在探讨MMR与结肠癌病理及预后关系。一、资料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肠腺癌术后患者513例,其中男317例,女196例,男女之比为1.6:1.0。年龄为(59.0±2.2)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 徐艳松 梁芳芳关键词:右半结肠癌 错配修复基因 结肠腺癌 预后关系 错配修复蛋白 MMR 散发性结直肠癌APC、K-ras、p53、MMR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APC、K-ras、p53、MMR基因突变模式。方法应用酚/氯仿法提取4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黏膜组织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DNA测序等方法检测APC基因第l5外显子突变密集区(mutation cluster region,MCR)区段、K-ras、p53和MMR基因的突变。结果hMLH1未发生突变,APC、K-ras、p53基因和hMSH2的突变率分别为37.5%(18/48)、43.8%(21/48)、35.4%(17/48)和4.2%(2/48)。APC、K-ras、p53或hMSH2基因突变率高达91.7%(44/48)。APC、K-ras,p53基因均发生突变的发生率为4.2%(2/48)。结论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不完全遵循由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向腺瘤和侵袭性癌转化的过程,可能存在其他结直肠癌发病机制。 徐艳松 唐卫中 高枫 龙陈艳关键词:DNA突变 APC P53 K-RAS MMR 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水平对直、乙状结肠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肠系膜下动脉处理方式对中国人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2013年12月1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肠系膜下动脉高位或低位结扎对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肿瘤局部复发及术后总并发症影响的文献。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0篇。其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高位结扎与低位结扎5年生存率比较,合并值OR=1.27(95豫CI:1.00~1.60,=0.05);肿瘤局部复发比较,合并值(OR)=1.05(95豫CI:0.73~1.51,=0.81);术后总的并发症比较,合并值OR=0.72(95豫CI:0.53~0.98,=0.04)。结论 Meta分析认为,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并不能改善中国人结直肠癌5年的生存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但是对降低局部复发有良好的效果。 钟华戈 李辉 刘刚 赵波 Roodrajeetsing Gopaul 徐艳松关键词:肠系膜下动脉 结扎术 乙状结肠肿瘤 META分析 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分析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住院时间与近期并发症.方法 检索2000年至2012年国内外临床中心公开发表的结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近期并发症的非随机对照研究(Non-randomized comparativ... 徐艳松 赵波 唐卫中结肠神经鞘瘤五例 2014年 神经鞘瘤是来源于神经鞘细胞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常发生于头面部、四肢末端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在胃肠道的较少,尤其是结肠部位则为罕见.现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6-2013年诊治的5例结肠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结肠神经鞘瘤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徐艳松 赵波 路星 唐孝准 刘刚 唐卫中关键词:神经鞘瘤 结肠部位 软组织肿瘤 神经鞘细胞 四肢末端 结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可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以肺脏最多见。因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我院2005年以来共收治3例结肠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术前均误诊,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例1男,27岁。因剑突下疼痛1个月余,于2005年11月15日入院。 徐艳松 路星 唐卫中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特异性临床表现 间叶组织肿瘤 术前诊断 误诊率 单纯胸外按压和标准心肺复苏法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单纯胸外按压和标准心肺复苏对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存活率及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有关采用单纯胸外按压和标准心肺复苏法救治OHCA患者的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研究5篇,观察性分析1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单纯胸外按压的OHCA患者总存活率高于标准心肺复苏患者(P<0.05),但两种方法对OH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心肺复苏在改善OHCA儿童存活率及神经功能预后方面更优,而单纯胸外按压在改善心源性OHCA患者存活率及神经功能预后方面更优(均P<0.05);合并随机对照研究后,接受单纯胸外按压的OHCA患者总存活率高于标准心肺复苏患者(P<0.05)。结论采用单纯性胸外按压时心源性OHCA患者更能获得更好的预后,但标准心肺复苏对于改善OHCA儿童的预后优势明显。 罗凌 吴韫宏 徐艳松关键词:院外心脏骤停 存活率 神经功能 粒细胞肉瘤临床及病理特征观察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提高对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从1993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确诊的直肠粒细胞肉瘤及其他部位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免疫纽化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年龄为7~62岁,男8例,女4例。多数以局部疼痛为主,少数以发病部位出血等为首发症状。4例白血病性GS,分别发生于骶尾部、鼻根、双眼、牙龈。3例为独立性GS,分别发生于左肺、骶骨、胸椎。5例未行骨髓穿刺。免疫组化染色显示10例瘤细胞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6例瘤细胞表达CD99.4例表达CD68,4例表达CD43,4例表达LCA,3例淋巴细胞抗体阳性。结论:GS少见,各个部位均可发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免疫标记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该疾病的诊断。 徐艳松 赵波 刘刚 李辉 唐卫中关键词:粒细胞肉瘤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