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95 篇“ 感染发病机制 “的相关文章
糖尿病足感染 发病 机制 及抗感染 治疗研究进展 2025年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复发率和截肢率高,带来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它的临床表现多样复杂,从皮肤病变到组织坏死和系统性感染 ,愈合慢且易复发,神经病变使早期识别困难。糖尿病足感染 发病 机制 包括高血糖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削弱白细胞功能、影响细胞因子等,还促进AGEs形成致慢性炎症;以及局部微环境变化,如微循环障碍和神经病变致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良,为病原体提供条件。本文介绍了临床诊断标准及实验室和影像学评估,临床标准包括观察足部及评估溃疡等,实验室检查有微生物培养等,影像学评估能揭示结构变化。引起糖尿病足感染 病原菌具有多样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糖尿病足感染 发病 的危险因素有足部解剖结构、代谢紊乱、血管和神经病变、生活习惯与环境及药物治疗等多个因素。血糖控制和日常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感染 有着重要意义,如控制HbA1c水平可降感染 风险。治疗原则有血糖控制、伤口护理及必要时手术等。 蔡钦云 孔亮 严雪冰关键词:糖尿病足 发病机制 病原菌分布 补体系统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发病 机制 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补体系统是人体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识别和消除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的功能。但是通过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研究发现,补体过度激活引起的高炎症反应、微血管病变、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活化和血栓形成会使COVID-19病情加重。由于补体在病情进展中的双重作用,使其有望成为COVID-19治疗新靶点的潜能,一些补体抑制剂在COVID-19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将补体系统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张海燕 宋琳 李艳芳关键词:补体系统 治疗新靶点 血清IL-10/IL-17免疫炎症轴在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 发病 机制 中的作用研究 2024年 探讨血清IL-10/IL-17免疫炎症轴在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 发病 机制 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检测血清IL-10和IL-17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的IL-10和IL-17水平,分析其与宫颈糜烂程度及HPV感染 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与宫颈糜烂程度呈正相关,而IL-17与宫颈糜烂程度呈负相关。HPV感染 患者的IL-10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 者,而IL-17水平显著低于未感染 者。结论 血清IL-10/IL-17免疫炎症轴在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 的发病 机制 中发挥重要作用。IL-10水平的升高和IL-17水平的降低可能促进了宫颈糜烂的进展及HPV感染 的持续存在。 沙莺 王明玉 张春花关键词:宫颈糜烂 HPV感染 IL-10 IL-17 糖尿病足感染 发病 机制 及抗感染 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21年 糖尿病足感染 (DFI)是指糖尿病导致的神经、血管病变以及细菌和(或)真菌感染 引起的足部溃疡及感染 等相关病变,它显著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住院风险、截肢风险和死亡风险[1]。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糖尿病患者人数的持续增加,我国DFI患者的数量也逐年增多,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 率高达8.1%,其中约40%~70%的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就医时已经发生了感染 ,总截肢率高达19.0%[2-4]。为了进一步了解并掌握DFI的发病 特点,从而给予患者更好的救治,本文就DFI发病 机制 及抗感染 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余海洋 叶新华 苏丹 贾中芝关键词:糖尿病足 创面 溃疡 伤口 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骨内定植在假体周围感染 发病 机制 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的小菌落变异(Smallcolonyvariant,SCV)骨内定植在假体周围感染 (PeriprostheticJointInfe... 蔡渊卿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假体周围感染 自噬在HBV感染 发病 机制 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21年 自噬是一种新陈代谢过程,通过溶酶体降解受损蛋白质和细胞器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能利用自噬功能增强其复制的能力,引起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本文将从HBV相关蛋白、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微小RNA等方面总结有关HBV感染 肝细胞中的自噬诱导机制 ,讨论自噬如何促进HBV相关性HCC发生的生物学过程,并为治疗HBV相关肝脏疾病提供新策略。 王彬彬 周龙锦 吕亚娟 陈红纲 杨蓉佳关键词:自噬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细胞癌 假体周围感染 发病 机制 和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0年 假体周围感染 (PJI)是关节置换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手术结局失败和关节翻修的重要原因。PJI病情迁延难愈,不仅严重损害关节功能,而且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随着关节置换术在我国广泛开展,PJI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如何快速准确诊断PJI也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临床上尚无特异性诊断PJI的有效方法,然而近些年的临床实践表明,运用科学有效的诊疗方案在多数患者中根除PJI是可能的。本文就PJI的流行病学、发病 机制 、诊疗和预防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借鉴。 李可 秦宏威 许鹤同(综述) 熊雁(审校)关键词:假体周围感染 生物膜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发病 机制 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20年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CAEBV)属于EBV阳性T细胞或NK细胞增生性疾病,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进展快,预后不佳。该文主要从EBV如何感染 T/NK细胞、宿主遗传背景、病毒自身因素及细胞因子通路四个方面,对目前CAEBV发病 机制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魏昂(综述) 王天有 刘炜关键词:儿童 EB病毒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发病机制 自噬与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 发病 机制 的研究进展 2019年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自稳机制 ,具有双重作用。在应激情况下,何时调控细胞存亡,如何调控细胞存亡,均十分复杂。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免疫系统和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中有自噬参与,涉及真核细胞降解时多个蛋白分子及细胞器的参与。在肺部感染 发生时,上调的完全自噬水平对组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临床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也与组织自噬水平相关。本文就自噬与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 发病 机制 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王艳梅 苟文伊 杨露川 陶陶 冯璇璘 刘晓殊 章晓红关键词:自噬 鲍曼不动杆菌 肺部感染 发病机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感染 发病 机制 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9年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和结核病(tuberculosis,TB)均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众多伤亡,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引起这两种疾病的病原。MTB是导致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 的重要病原,而相比普通人群HIV感染 者更易发展为活动性TB,也更容易发展为耐药TB。随着HIV的蔓延,HIV/MTB合并感染 已经成为影响HIV感染 者预后和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吴雪韵 沈银忠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 发病机制 相互作用
相关作者
李美珠 作品数:94 被引量:491 H指数:12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呼吸道感染 药理 儿童 血清 药理研究 钱瑞琴 作品数:50 被引量:651 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抑郁症 应激 免疫功能 呼吸道感染 抑郁症患者 黄荣 作品数:2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感染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人工膝关节置换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蛋白水解酶 李利清 作品数:81 被引量:357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支气管哮喘 平喘方 哮喘 反复呼吸道感染 模型大鼠 于四景 作品数:51 被引量:283 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手足口病 更昔洛韦 小儿 手足口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