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91篇“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相关文章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TNK-tP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溶栓结束后终点事件发生率、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结束后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MB、MYO、hs-cTnI、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AMI患者可提高血管再通率,以及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效果优于重组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辛景超孙灿灿
关键词: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心肌损伤标志物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护理效果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旨在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9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17.77%),且护理满意度(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尿激酶静脉溶栓护理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结论 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蒋锐湘
关键词:尿激酶静脉溶栓急性肺栓塞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护理效果分析
2024年
此次主要以急性肺栓塞病症,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实施针对性评估。方法 在此次调研当中,纳入的调查目标都是急性肺栓塞确诊病例,各指标符合要求者有64例,以患者具体病情均实施尿激酶静脉溶栓干预,为保证临床护理有效性进行小组划分(动态随机法),对照组主要进行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服务,每个小组都是32例患者,对患者干预后进行随访,对各小组患者凝血功能情况进行有效分析,查看患者各症状恢复程度,对小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对比各小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主要对随访后数据对比,对比小组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其中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有显著的变化;评估小组患者各症状减轻程度,对照组恢复情况较不显著;所有研究目标在干预后动脉血气指标发生相应改变,其中对照组部分患者缓解不突出;通过相关量表形式完成生活质量综合评估,观察组达到预期目标(P<0.05)。结论 对于急性肺栓塞病症的控制,尿激酶静脉溶栓是关键手段,在实施此项治疗方法干预时,需要加强临床护理,本次研究显示系统护理能够更好地保证冠脉再通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李建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尿激酶护理
50例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梗临床分析
2024年
研究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冠脉再通和再梗死发生的情况。结果 本组冠脉再通率82.00%,轻度出血发生率12.00%,病死率8.00%,主要因为心脏泵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结论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朱宸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并发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探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应用在超早期脑梗死(CI)并发脑出血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超早期CI并发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低分子肝素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效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各数据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使超早期CI并发脑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使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缓解,使治疗效果提升。
赵淑静
关键词:脑出血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
责任制护理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探讨急性肺栓塞病例在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的期间采取责任制护理的干预作用。方法 从2022年1月-2023年6月将医院内就诊后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罹患本研究选取6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另有研究组30名患者接受责任式护理。关于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舒适度评分、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在组间作比较。结果 在护理后,研究组中TT、PT、APTT均比对照组长,研究组关于血液流变学的四项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护理结束后,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该组对于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 在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时,责任制护理可确保溶栓效果,有效改善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有利于增强患者舒适度,改善其心理状态。
王密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静脉溶栓尿激酶责任制护理
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BNP和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BNP和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4月纳入的13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5)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n=65)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BNP水平、胱抑素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14 d,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d、2 d、7 d,研究组BNP、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5例,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BNP、胱抑素C水平,且安全性高。
王延延葛燕王棋德
关键词:依达拉奉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临床疗效BNP胱抑素C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4年
探究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替罗非班与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遴选2022年5月-2024年5月接诊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尿激酶静脉溶栓应用在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于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添加替罗非班,对两组治疗期间的情况进行横向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在对照组之上,治疗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观察组高,组间临床比值的差距大(P<0.05)。结论 治疗早期替罗非班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在患者炎症缓解、症状改善中的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药物联合的形式安全性高,极少有患者因药物因素出现脑血管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反应等问题。
赵清河张晓丽曹博张凌芳李志慧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替罗非班尿激酶静脉溶栓安全性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采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单一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相关参数包括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粘附率(PAdT)及血小板聚集率(PAgT),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并分析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76.19%)(P<0.05);治疗后两组PDW、PAdT以及PAg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C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应用与AIS患者早期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汪晓娟吕利玉郑涛杨玲
关键词:替罗非班尿激酶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23年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尿激酶溶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1%(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低切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结论政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
张敏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神经功能疏血通注射液

相关作者

洪春永
作品数:30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超早期脑梗死 静脉溶栓 SOLITAIRE 尿激酶
钟耀艺
作品数:26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5医院
研究主题:超早期脑梗死 静脉溶栓 疗效观察 SOLITAIRE 取栓治疗
郑德泉
作品数:58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误诊 疗效观察 超早期脑梗死
孙明
作品数:366被引量:1,486H指数:1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高血压病患者 一氧化氮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卢武生
作品数:55被引量:208H指数:9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水通道蛋白-2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