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7篇“ 固有肌层“的相关文章
- 胃固有肌层肿瘤内镜下治疗研究进展
- 2024年
- 近年来胃黏膜下肿瘤治疗方式从传统外科手术发展至内镜下微创治疗,其安全性、有效性得到论证。然而,内镜下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文章对固有肌层肿瘤内镜下治疗的方式进行综述,为内镜下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 雷维商
- 关键词:胃肿瘤
- 一种具备模拟固有肌层的体外多细胞3D肠道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模拟固有肌层的体外多细胞3D肠道模型及其构建方法,能够在非动物依赖的情况下,模拟肠道固有肌层、细胞的体内行为、肠道屏障环境等。该体外多细胞3D肠道模型实用性强,可改善肠上皮类器官组成成分单一的缺点,能较...
- 高洁郑义鑫桑亚新张雪娇侯雅坤
-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及贲门固有肌层来源大型症状性黏膜下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食管和贲门固有肌层来源的大型(长径≥3.5 cm)症状性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接受STER治疗的食管和贲门大型症状性SMT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随访资料。采用完全切除率、复发率和残留率评估STER的疗效,分析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STER的安全性。结果共纳入111例SMT患者,其中男性65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43.2±11.6)岁,11例(9.9%)患者有典型症状。切除肿瘤中,平滑肌瘤105例、胃肠道间质瘤2例、神经鞘瘤4例,瘤体中位长径5 cm、中位短径3 cm,中位手术时间70 min,中位住院时间3 d。STER手术成功率100%,肿瘤完全切除率73.9%。术中黏膜破损18例(16.2%);发生术后并发症16例(14.4%),其中严重气胸/胸腔积液(需要引流)10例(9.0%),迟发性出血1例(0.9%),中度以上发热4例(3.6%),隧道内感染1例(0.9%)。随访1~18个月,未发现肿瘤残留、复发,无食管狭窄及憩室等远期并发症。结论STER治疗食管和贲门大型症状性SMT安全有效。
- 林佳佳王珏王珏胡皓周平红
- 关键词:黏膜下肿瘤食管
- 胃固有肌层肿瘤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胃固有肌层肿瘤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手术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EFTR治疗的122例胃固有肌层肿瘤患者,收集其临床一般情况、内镜治疗及病理结果等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变部位、肿瘤直径、病理分型等。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变部位、肿瘤直径、病理分型均与EFTR手术时间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 cm、病理分型为神经鞘瘤均是EFTR手术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可通过肿瘤直径和病理分型预测胃固有肌层肿瘤的EFTR手术时间,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张欢徐婷婷陈明媚杨宁琍
- 关键词:手术时间
- HRT2WI联合DWI影像组学对直肠癌固有肌层突破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评估基于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high-resolutionT2-weightedimaging,HRT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于直肠癌是否突破固有肌层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行3.0 T磁共振HRT2WI序列及DWI(b值为800 s/mm2)序列扫描的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病理T分期结果将T1和T2期患者归为未突破肌层组,T3和T4期患者归为突破肌层组。在图像上手动勾画病灶三维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 VOI)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之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线性核函数进行特征的选择及降维,选择出有价值的影像组学特征。将样本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进行机器学习,构建SVM分类器模型,获取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以评估不同模型对于直肠癌固有肌层突破的诊断效能。通过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的AUC差异。结果 从每例患者肿瘤组织的HRT2WI及DWI图像中各提取出1142个影像组学特征,并分别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及SVM线性核函数筛选特征,根据HRT2W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SVM模型验证组AUC值为0.894,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70.6%;根据DW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SVM模型验证组AUC值为0.774,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76.5%;联合HRT2WI及DW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SVM模型诊断效能明显更优,验证组AUC值为0.927,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88.2%。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与单独序列模型预测效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用联合直肠HRT2WI及DW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对于直肠癌突破固有肌层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
- 盛芳婷田为中冯泽萌
- 关键词:直肠癌磁共振成像固有肌层
- 内镜下STER术和ESE术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效果对比
- 2023年
- 本文主要是比较两类治疗术在对人体消化道固有肌层的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程度以及治疗效果,这两类治疗术一是STER术,二是ESE术通过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发现,在一年的时间里,接受STER和ESE 治疗的患者数量都在28例,而且年龄也相似。然而,我们发现,这些患者的肿瘤病理特征和年龄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这些案例中,只有39例得到了彻底的手术治疗,但是能够获得全面治疗的可能性却是百分之百。在利用ESE术进行治疗的病患里,在剥离期间出现穿孔现象的有两例,经金属钛夹封闭的方式妥善处理。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无论采取哪种治疗,住院时长和肿瘤的大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然而,STER组的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ESE组,两者的比较结果都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经研究发现,无论采用STER术或ESE术,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它们均被认定为最佳的治疗策略。然而,ESE术的优势显而易见,它的术式更加简单,而且术后的恢复期也更加缩短。STER和ESE相比,STER更为安全、有效。
- 李顺
- 探讨超声内镜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指导下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从本院收治的来源于固有肌层胃黏膜下肿瘤患者中抽取72例进行研究,抽取时间范围为2019年11月15日~2022年11月15日,根据信封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6例,分别为参照组和剥离组,参照组实施传统手术,即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剥离组实施超声内镜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手术各项指标、Flether分级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完全切除率和复发率。结果:剥离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和参照组患者的Flether分级情况中,高、低、中、极低几个级别的数据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剥离组的完全切除率高于参照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的患者而言,实施超声内镜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比传统手术更加安全,复发率低,切除率高,效果更好,值得肯定。
- 王博
- 关键词: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胃黏膜下肿瘤
-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不行黏膜下注射治疗小型胃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不行黏膜下注射治疗源自胃固有肌层的小型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1月—2020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诊断为小型胃固有肌层肿瘤(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纳入随机对照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行未行黏膜下注射的ESE治疗)和对照组(行传统ESE治疗),比较2组的瘤体暴露时间、瘤体挖除时间、手术费用、住院周期、金属夹使用数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38例患者入组,其中观察组76例、对照组62例,所有病灶被顺利完整切除。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位瘤体暴露时间更短[2.00 min比3.30 min,Z=-2.426,P=0.045]、中位瘤体挖除时间更短[16.8 min比34.4 min,Z=-4.324,P<0.001]、中位手术费用更少[2903元比3178元,Z=-5.112,P<0.001]、金属夹使用数量更少[(4.0±0.6)个比(5.1±1.3)个,t=1.452,P=0.003]、术后腹胀发生率更低[9.2%(7/76)比22.6%(14/62),χ^(2)=2.512,P=0.049]、术后腹痛发生率更低[11.8%(9/76)比32.3%(20/62),χ^(2)=4.242,P=0.014],而在住院周期以及术后发热、穿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源自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瘤体直径在2.0 cm范围内时,行未行黏膜下注射的ESE治疗安全、有效,且较传统的ESE更具优势。
- 贾一鑫黄亮孟立娜吕宾包海标金海峰
- 关键词:胃肠内窥镜胃黏膜下肿瘤注射
- “悬吊法”在胃底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背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临床医师常采用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切除;然而对于胃底黏膜下肿瘤应用传统方法有诸多缺点,应用悬吊法辅助EFTR可解决传统方法的弊端,对其效果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尚不多.目的探讨“悬吊法”在胃底固有肌层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17-08/2021-06期间22例胃底固有肌层肿瘤的患者接受EFTR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传统EFTR组和改良“悬吊法”+EFTR组.对照组12例患者进行传统EFTR,观察组10例患者进行改良“悬吊法”+EFTR.比较两组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缝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缝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悬吊法”+EFTR可更好地缩短手术时间及创面缝合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对于治疗胃底固有肌层肿瘤是一种安全的、可行的、有效的方法,适合在临床应用.
- 王超王柏清李甜甜王珏磊孙光斌
- 关键词:胃底黏膜下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悬吊法
- 用于ESD防灼伤固有肌层的改良型高频刀头、电刀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ESD防灼伤固有肌层的改良型刀头,包括刀头主体、连接杆,所述刀头主体为球形结构,固定安装在连接杆前端,刀头主体内部包括密度感应装置;所述连接杆与刀头主体之间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杆、和由上到下的两段连接...
- 占强陈栩槿杨成周梁云王辉
相关作者
- 令狐恩强
- 作品数:605被引量:6,409H指数:3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消化内镜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贲门失弛缓症
- 黄留业
- 作品数:163被引量:519H指数:11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内镜 固有肌层 间质瘤 内镜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
- 周平红
- 作品数:453被引量:3,594H指数:3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治疗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 钟芸诗
- 作品数:350被引量:2,938H指数:3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 结直肠癌肝转移 结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 姚礼庆
- 作品数:558被引量:5,331H指数:3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治疗 大肠癌 黏膜下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