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留业
-

-

- 所属机构:青岛大学
- 所在地区:山东省 青岛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刘运祥

- 作品数:126被引量:601H指数:14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医院管理 人性化 医院人性化服务 呼气试验
- 吴承荣

- 作品数:65被引量:238H指数:9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治疗 疗效观察 栓塞
- 崔俊

- 作品数:38被引量:181H指数:8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 研究主题:间质瘤 固有肌层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结肠肿瘤 癌前病变
- 宋波

- 作品数:36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 研究主题:大肠肿瘤 小肠疾病 内镜 染色技术 双气囊小肠镜
- 衣龙志

- 作品数:22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 研究主题:大肠肿瘤 小肠疾病 染色技术 消化内镜 结肠肿瘤
-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结扎术近期再出血相关因素的分析与对策被引量:15
- 2002年
- 黄留业周福润刘运祥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内镜结扎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 结扎法治疗食管平滑肌瘤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结扎法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方法 对 12例经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证实为起源于食管黏膜肌层的平滑肌瘤 ,直径 <1.5cm ,行结扎治疗 ,观察术后肿瘤脱落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 1周复查胃镜 ,结扎团块均已脱落 ,局部形成浅溃疡 ,术后 4周溃疡均愈合 ,治愈率达 10 0 % ,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结扎法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行、疗效好、无并发症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承荣黄留业周福润张娟刘运祥
- 关键词:平滑肌瘤
- 双气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双气囊内镜的应用,使消化内镜对消化道的检查已拓展至深部小肠,上下结合方式的双气囊内镜检查基本上完成了对整个消化道检查。双气囊内镜具有检查范围广、图像清晰、操作可控制、能取活检等优点,可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率。近年来国内外开...
- 黄留业
- 文献传递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1998年
- 自从Warren和Mashall于1983年首次从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关于HP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HP与胃癌的发生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HP与胃癌的流行病学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P流行与胃癌的流行有很多相似之处.HP感染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较非感染者高6倍.就世界范围看,某些发展中国家如秘鲁、哥伦比亚及中国HP感染率较高。
- 仪德亮黄留业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癌流行病学
- 内镜下双重色素法联合超声内镜对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美蓝和卢戈氏碘液双重染色法联合超声内镜对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可疑食管病变患者行食管黏膜染色,先用 20 g/L美蓝喷洒,再用30 g/L卢戈氏碘溶液喷洒于病变区观察;对美蓝染色区和卢戈氏碘不染色区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食管癌及重度不典型增生、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者再次行超声内镜检查.结果:确诊为食管癌7例,其中早期癌2例;不典型增生14例 (轻度7例,中度4例,重度3例);Barrett食管3例;溃疡8例;炎症36例.双重染色法总阳性率达70.8%.超声内镜对判断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浸润深度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准确率达 92.3%(12/13).结论:双重色素法(色素内镜)联合超声内镜有助于食管疾病,特别是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值得推广.
- 刘一品黄留业李延青
- 关键词:超声内镜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
- 结肠腺瘤及结肠癌miRNA血清表达谱分析及其在结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 刘慧敏黄留业吴承荣
-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的临床研究(英文)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内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和注射1:10 0000肾上腺素治疗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从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为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内镜下注射1%乙氧硬化醇,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注射1:10 0000肾上腺素,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止血成功率,早期、近期、远期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首次止血成功率96.55%(28/29),对照组首次止血成功率93.10%(27/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期再出血率7.41%(2/28),显著低于对照组29.63%(8/27)(P<0.05),治疗组近期及远期再出血率为3.57%(1/28),对照组近期及远期再出血率3.70%(1/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栓塞、穿孔、死亡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内镜下注射乙氧硬化醇治疗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优于注射肾上腺素。
- 张丽刘运祥黄留业侯迎生候亚利
- 关键词:内镜下止血乙氧硬化醇肾上腺素
- 氢呼气试验临床应用新进展
- 1997年
- 氢呼气试验(hydrogen breath test,HBT)自1968年calloway等人首先应用诊断乳糖吸收不良症,因其具有简便、迅速、准确及无创伤等优点,故国外已广泛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我国近10年来已应用于乳糖吸收不良症、小肠传递时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胃泌酸功能测定等方面的研究。现简要综述如下。
- 刘运祥黄留业贝濂
- 关键词:胃肠道疾病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小肠传递时间的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应用国产乳果糖氢呼气试验测定34例正常人及3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无腹泻组和36例甲亢伴腹泻组患者的小肠传递时间(SBTT),同步监测血清T_3、T_4.正常组SBTT均值为82.8±26.2 min.无腹泻组为68.8±20.3 min,腹泻组为30.4±36.9 min,后两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腹泻组T_3、T_4与SBTT均呈显著负相关(r=-0.8973,P<0.001;r=-0.9512,P<0.001).腹泻组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T_3、T_4恢复正常时,SBTT亦随之延长(79.4±28.9 min,P<0.001).结果表明:过高的T_3、T_4可使SBTT明显缩短,小肠蠕动加速.SBTT缩短是甲亢患者出现腹泻的主要机理之一.甲亢出现腹泻治疗的根本措施是控制甲状腺功能,其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为其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结果将对甲亢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刘运祥黄留业高伟王明春杨希谦贝濂
- 关键词:甲亢呼气试验小肠传递时间病理
- 血清α-L-岩藻糖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 1997年
- 甲胎蛋白(AFP)是原发性肝癌(PHC)临床诊断中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但由于受肝癌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阳性率最高不超过70%。1984年以来已有文献报道α-L-岩藻糖酶(AFU)活力测定可作为一种新的诊断PHC标志物以及它的诊断价值。我们选择具有特异性、敏感性的AFU及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γ-GTP-Ⅱ)进行联合检测,以探讨其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对PHC的诊断价值。
- 张燕黄留业张竹卿
- 关键词:肝癌A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