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50篇“ 免疫病理机制“的相关文章
- PI3K信号过度活化引发免疫病理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目前少数研究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基因PIK3CD(编码p110δ)发生功能获得性(GOF)变异后,可导致活化的PI3Kδ综合征(APDS)。该突变可通过诱导T细胞减少/衰老/耗竭、B细胞发育受阻、NK细胞毒性降低等多种免疫系统内部缺陷机制导致机体内免疫缺陷、免疫失调甚至肿瘤发生。本文主要对PI3Kδ GOF诱导APDS发生的相关临床疾病特点及免疫缺陷分子机制展开综述,重点阐述该突变导致淋巴细胞发育、分化及功能缺陷的分子机制。
- 王燕王燕张玉张玉陶律延李莉
- 关键词:免疫病理
- 抗NMDAR脑炎中B细胞相关免疫病理机制与治疗进展
- 2024年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自身免疫性脑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机制与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的抗NMDAR抗体有关。抗NMDAR脑炎患者B细胞表面受体互补决定区3存在特异性核酸排列顺序。CXC趋化因子配体13、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在B细胞迁移和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已开始使用利妥昔单抗和托珠单抗治疗抗NMDAR脑炎。未来,深入研究抗NMDAR脑炎中B细胞成熟和克隆分化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寻找抗NMDAR脑炎的生物标志物,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 杨素格韩松常忠正徐营营周晓艳魏艳程玲王允
- 关键词:B细胞
- Treg、γδT和TRM细胞在斑块状银屑病免疫病理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的发病主要与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以及表皮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密切相关。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和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与斑块状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密切相关;T细胞亚群的相关研究进展不仅为阐明斑块状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而且为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和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在斑块状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概述。
- 甘奕传张三泉张锡宝
- 关键词:银屑病ΓΔT细胞免疫病理机制
- 揭秘HIV感染的免疫病理机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粟斌研究员
- 2023年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AIDS)病毒,其感染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CD4+ T淋巴细胞持久的损耗.当CD4+ T淋巴细胞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
- 赵静
- 关键词:免疫功能缺陷机会性感染HIV感染免疫病理机制T淋巴细胞
-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免疫病理机制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出现以来,全球相关学者投入巨大精力研究其致病原理,重症免疫机制得到进一步阐述,为合理的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COVID-19重症免疫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涉及先天性免疫反应中干扰素(IFN)诱导缺陷、中性粒细胞活化、单核/巨噬细胞肺部过度浸润、树突状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功能障碍、补体系统过度激活以及细胞因子风暴形成;适应性免疫反应中B细胞抗体成熟延迟,T细胞反应延迟和亚群失衡。目前COVID-19免疫治疗可能有效的措施主要有恢复期血浆、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皮质类固醇、白细胞介素-1(IL-1)抑制剂、IL-6抑制剂、IFN抑制剂、Janus激酶(JAK)抑制剂、补体C3和C5抑制剂、氟伏沙明、胸腺肽α1等,但上述方案也有一定局限性,甚至出现不良临床结局。因此COVID-19重症免疫机制以及免疫治疗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
- 高军龙甘亮亮郭龙飞袁媛
- 关键词:免疫机制免疫治疗
- 脓毒症的免疫病理机制及诊断和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22年
-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感染、烧伤或大型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病死率高。脓毒症发病机制与免疫反应关系密切,细胞因子风暴和免疫抑制是其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脓毒症早期,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程序,导致一系列细胞因子产生,引发机体炎症反应后,细胞因子又可激活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进一步产生细胞因子,形成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细胞凋亡使脓毒症免疫抑制的主要发展因素,主要特征在于淋巴细胞耗竭及抗原提呈细胞的重新编程。IL-6等促炎细胞因子、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HLA-DR)、血乳酸、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等临床常见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脓毒症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估、预后预测,为脓毒症的诊断与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同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ncRNAs)等遍观遗传修饰相关生物标志物,对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预测有所帮助,但在患者体内的作用仍未清晰,其临床应用尚存在争议。
- 翟昭王楠张宇晨钟佳宁刘先发易会兴
- 关键词:脓毒症免疫病理免疫抑制生物标志物
- Tourette综合征的免疫病理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Tourette综合征(TS)免疫反应与其发病的关系,本文就TS的免疫病理机制进行综述。TS的疾病机制涉及神经与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的相互作用,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TS异质性谱系障碍中某一特定亚群的特征。免疫细胞亚群、免疫细胞因子或基因的不同分布及表达会影响TS患者的免疫反应,多巴胺功能亢进、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加、自身抗体参与TS发生的免疫病理机制。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TS的神经精神症状和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
- 张小玲刘秀梅
- 关键词:TOURETTE综合征免疫调节性T细胞小胶质细胞
- 抗合成酶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病的免疫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抗合成酶综合征(ASS)是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中一种常见的亚型,这类患者常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称为抗合成酶综合征相关性间质性肺炎(ASS-ILD)。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ASS-ILD患者发病过程中存在免疫机制的异常,然而其致病机制尚不明确。现就ASS-ILD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免疫相关病理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 毛萌萌韩茜
-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间质性肺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免疫病理机制
- 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在妊娠期糖尿病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在妊娠期糖尿病免疫病理机制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50例糖耐量检查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比较两组孕妇血清中CD3、CD4及CD8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孕妇T淋巴细胞总数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血清中CD3、CD8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孕妇,CD4、CD4/CD8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FPG、BMI、FINS及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CD3与LYM呈负相关(P<0.05),CD4与服用葡萄糖2 h后的血糖呈正相关(P<0.05),CD8与服用葡萄糖2 h后的血糖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病理性免疫应答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病理机制。
- 张晨昕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妊娠期糖尿病免疫病理机制
- 猫冠状病毒分子进化、免疫病理机制和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具有2种血清型(I型和II型),又分为2种生物型或病理型,一种是猫肠道冠状病毒(Feline enteric coronavirus,FECV),主要引起轻度到重度肠炎;另一种是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主要引起感染猫腹膜炎、眼膜炎及神经症状等。FIPV被认为是FECV缺失突变体,其在猫群中不存在水平传播,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特性,接种疫苗后高水平的抗体反应会加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的发展。本文对猫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FECV/FIPV突变的组织嗜性改变机制、FIPV感染的病理学成因及免疫效力评估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国内猫冠状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刘玉秀黄柏成田克恭
- 关键词:抗体反应免疫效力组织嗜性缺失突变体
相关作者
- 闵迅

- 作品数:90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肺炎链球菌 原核表达 保守性 蛋白 临床微生物检验
- 王国春

- 作品数:285被引量:1,20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研究主题: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特发性炎性肌病 类风湿关节炎 皮肌炎合并
- 高嵩

- 作品数:14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CD200 受体 及其受体 分子 发病机制
- 方宁

- 作品数:112被引量:425H指数:12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人羊膜上皮细胞 造血干 分化 祖细胞
- 孙安迪

-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台湾大学
- 研究主题:口腔扁平苔藓 免疫病理机制 OLP 免疫指标 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