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力

作品数:19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真菌
  • 4篇基因
  • 3篇代谢产物
  • 3篇生物合成
  • 3篇细胞
  • 3篇聚酮
  • 3篇聚酮合酶
  • 3篇次级代谢
  • 3篇次级代谢产物
  • 2篇
  • 2篇病原
  • 1篇代谢
  • 1篇底盘
  • 1篇毒素
  • 1篇多不饱和脂肪...
  • 1篇选育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浓度
  • 1篇药物

机构

  • 19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李力
  • 4篇张明亮
  • 4篇黄建忠
  • 2篇林清强
  • 1篇王明兹
  • 1篇陈必链
  • 1篇郑永标

传媒

  • 5篇药物生物技术
  • 4篇福建轻纺
  • 1篇精细与专用化...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组挖掘技术及其在真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微生物次级代谢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在当前以活性为导向的传统筛选机制出现停滞时如何采用新的筛选方法减少已知化合物的重复检测,快速得到结构新颖的有特殊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是药物开发的关键。基因组挖掘技术可控制编码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的定向表达,将科学理论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并对其进行指导,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及周期,有利于最终的市场应用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简述了基因组挖掘技术的研究方向和激活沉默基因表达的技术手段,以及真菌在基因组挖掘中的重要地位和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在医药领域的广阔前景。
徐杰黄建忠李力
关键词:次级代谢产物
真菌聚酮合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真菌聚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结构复杂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抗菌、抗真菌、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聚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主要源于它本身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而产生的这些化合物的关键酶是真菌聚酮合酶(Polyketidesynthase,PKS)。文章主要介绍了真菌聚酮合酶的分类、结构以及对近几年来新发现的真菌聚酮化合物进行了归纳。
苏红梅李力滕安然
关键词: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
基因敲除技术在微生物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敲除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动植物、微生物领域,成为研究生物基因功能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基因敲除技术在改造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发育生物学、鉴定新基因新功能、育种以及医疗领域都有应用价值。针对微生物方面,对实现基因敲除的各种原理方法,RecA系统同源重组法, Red系统同源重组法,基于自杀载体的同源重组法,基于温敏型质粒的同源重组法, CRISPR/Cas系统介导的基因敲除方法进行了总结,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并提供一些成功案例以及各种方法相关的发明专利,以期对了解基因敲除技术的方法与发展提供参考。
王雪黄建忠李力
关键词:基因敲除技术微生物
利用不同底盘细胞开展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2年
萜类化合物种类多样,且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和应用价值,在药物研发、食品工业以及新型生物燃料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开发潜能。目前生产复杂萜类化合物的效率较低,传统的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法不适于大规模工业生产,而近年来新兴的合成生物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萜类产量,在一些萜类化合物的实际生产研究中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果,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总结了一些成功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提高萜类合成量的经验,以不同的底盘细胞的研究进行阐述,为进一步开发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提供了依据。
高扬乐谢梦斯李力
关键词:萜类化合物合成生物学生物合成
谷物和饲料中真菌毒素的危害、降解及其检测技术被引量:8
2021年
真菌毒素是由丝状真菌产生的一系列次生代谢产物,一般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毒性、和致畸性等特点,谷物和饲料常受真菌毒素的侵害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解决真菌毒素对谷物和饲料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为了目前食品与饲料行业的重点与难点。文章介绍了谷物和饲料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主要的致毒基团,初步介绍了真菌毒素降解方法,同时简要地介绍了近几年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
苏红梅滕安然李力
关键词:谷物饲料真菌毒素降解方法
细胞色素P450酶参与动物体内代谢的研究与展望被引量:7
2021年
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 enzymes,CYP450)通过其活性部位的Fe3+使底物得到O2中的一个氧原子并伴随着得失电子来进一步实现化合物的氧化过程。其家族成员CYP3A4在治疗抗COVID-19的化学药物中能介导利托那韦(Ritonvir)与洛匹那韦(Lopinavir)的代谢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血药浓度;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holesterol 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P450scc)具有催化类固醇生物合成的功能;CYP19A1可在脊椎动物中催化底物形成六元环芳香化物且能催化雌性激素的产生;CYP17A1可催化雄性激素合成,这些酶都能有效催化体内的底物,实现体内调控的功能。其家族成员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并行使着各自的功能,例如促进类固醇激素(Steroid hormones)的合成、调控治疗药物与脂溶性激素(Fat-soluble vitamins)的代谢、促进致癌α-细辛脑(Alphaasarone)的代谢、作为信号分子检测生化反应等功能。目前许多家族成员及其功能还尚未被发掘,所以研究细胞色素P450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结构、功能及其展望作简要综述。
黄玉松李力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血药浓度类固醇激素代谢治疗药物
聚酮合酶和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杂合体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ases,NRPSs)和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s,PKSs)是两类结构较复杂的多功能巨型酶,在非核糖体多肽类化合物(Nonribosomal peptide,NRP)和聚酮类化合物(Polyketide,PK)的合成中至关重要。该文的目的是希望可以为研究NRPS和PKS的工作者提供帮助。文章论述了NRPS和I型PKS的结构,简单介绍了两者的作用机理;另外,伴随生物信息技术和测序技术手段的发展,以及PKS和NRPS基因簇信息的不断完善,使得人们对PKS-NRPS杂合的机制有了清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PKS-NRPS杂合化合物被发现,而PKS-NRPS的杂合极大地丰富了组合生物合成的领域;还综述了近年来新发现的PKSNRPS杂合的化合物。资料显示许多微生物体内都有很多PKS-NRPS杂合的基因簇,然而在标准实验条件下,由于缺少一定的刺激,这些基因簇是不表达的,但如果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也能够使这些沉默的基因簇表达,所获得的PKS-NRPS杂合化合物通常都会有抗菌或抗肿瘤或抗病毒的作用,意义重大。总的来说,PKS和NRPS是两种结构复杂、功能重要的酶,可用于研制抗生素、抗真菌剂、抗癌和抗肿瘤药物等,是当前药物领域研究的热点,希望这些新的两者杂合的化合物能够带来医药研究领域的新突破。
滕安然李力苏红梅
关键词:聚酮合成酶
极端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
极端微生物是指在高/低温、高/低pH值、高压、高盐、高辐射等极端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微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赋予了其特殊的基因与产物,因而在生物燃料、化工、食品、化妆品、环境保护、医药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极端微生物的研究不仅是对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的追溯,也是谋求新型微生物资源或材料的有利途径。文章就极端温度、极端pH值及高盐环境中的微生物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极端微生物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李沛霖李力
关键词:极端微生物极端环境
微生物合成5-羟基色氨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5-羟基色氨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是血清素和褪黑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代谢物,可有效治疗多种疾病,如抑郁症、头痛、肥胖和失眠等。传统生产5-HTP的方法是植物提取或化学合成,然而,这些方法效率低,难以大规模生产,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随着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利用微生物合成目标产物成为必然趋势。笔者综述了微生物合成5-HTP的研究进展,通过定向进化羟化酶以及引入辅酶因子合成与再生途径,实现了微生物合成5-HTP,再经代谢工程调控,通过平衡宿主细胞内代谢流提高5-HTP生产效率,为工业微生物有效合成5-HTP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翁可欣张明亮李力
关键词:生物合成四氢生物喋呤色氨酸羟化酶
磁性分子印迹在食品污染物分析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将磁性材料和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制备的一种新型高分子物质,具有快速分离的优点。该聚合物是以磁性材料为载体,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直接选择性分离目标物质,在对食品污染物分析时,减少了复杂的前处理时长。所以将其结合分析检测仪器,可以实现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食品违禁添加物,致病微生物,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的快速,准确检测。文章对不同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其在食品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刘佳李力
关键词:磁性材料分子印迹食品污染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